今日(2019年10月30日),商务部发布数据:肉类批发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其中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1.21元,上涨11%;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为每公斤65.81元和62.73元,分别上涨1.2%和1.7%。对此,很多市民都感叹,都快吃不起肉了。
大家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猪价创历史,其他商品物价有跟风上涨的可能吗?会对通胀影响多大?
由于猪肉在中国人的餐桌占据重要位置,其价格上涨,可能带动牛肉、鸡肉等食品价格的整体上涨。
但是,中国物价指数上涨还主要局限在食品领域,其他领域反而展现出价格回落,整体通胀压力并没有想象中大。
虽然猪价一定程度上推升了通胀,但考虑到这种通胀是行业供给收缩所致,而货币政策功能为调整需求。西南证券得出结论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对猪价上涨带来的通胀作反应。
面对猪肉价格的屡创新高,8月21日总理针对猪价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三点内容:
1. 降低养猪企业和个体养猪成本,保障市场生猪源头供应稳定。 2. 提升动物疾病防疫能力,提升生猪存活率。; 3. 加快猪肉生鲜运输、保障猪肉供应与价格稳定,试行限价限量政策,保障民众猪肉消费能力。
政策旨在维稳,打压快速上涨的猪肉价格;同时通过补贴,推动生猪养殖放量,整体以民生为重。
稳定猪价,就是为了避免猪价暴涨,猪企及中间商乘机牟利,引发生猪市场混乱,连锁产生社会问题。相信,在政策推动下,生猪行业有望尽早企稳。
首先,不需要过度恐慌,温和的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2%的通胀都属于合理水平。但是,对个人而言,通胀却是我们财富面临的一种长期威胁。一般情况下,除了恶性通胀,我们的财富不会在短期内有巨大损失。但长期却不是,就像开头提到,放银行里33年,购买力就损失了一半。所以,应对通胀,重要的是进行长期的投资规划、寻找长期回报理想的投资品。
观察资产板块轮动的发展过程就会发现,不管是全球股票、基金市场,还是房地产、对冲基金等等,它们过去十几年到二十年当中,没有一个资产类别是单打独斗、完胜市场的,也没有一个类别一直跑赢市场或者是跑赢其他的类别。以中国的A股为例,我们没有办法预测A股在全球资产类别当中的表现,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往往不是最好就是最差,所以A股不是一个能够单独给客户提供持续性收益的资产配置。不光是在中国,美国的房地产、股票市场也是一样。
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张越曾经分享过长期价值投资中的优秀案例——耶鲁模式:
耶鲁、哈佛、普林斯顿世界前3大名校的学费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0%左右,而其基金投资收入则达到了1/3,高校主要收益来源是投资收益。(数据来源:耶鲁基金年报,机构创新投资之路) 成立捐赠基金, 其一,是为当下学校运营提供充足稳定的现金流; 其二,是为了在未来也有长期的、充足的资金,支持一代代学生更好的成长发展。
那么,耶鲁捐赠基金,到底买了什么?
打开耶鲁的资产包,我们发现不仅有收益高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股票,也有收益低的债券、自然资源等。
为何不都投资收益高的类别,这样收益不是更多吗?
一个成功投资组合,要考虑“风险-收益”的平衡、现金流等各方面的情况,耶鲁需要的是一个长期优秀的投资组合,而不是一时的成功。
每个资产类别,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性:
①股权、股票分享的是未来的成长价值; ②债券、固收分享的是现金流; ③房地产既有“未来价值”也有现金流; ④以石油、天然气(油气)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则是很好的抗通胀资产。
只有实现了跨资产的科学配置,你才能拥有一个能分享未来新经济红利,兼顾现金流,也能抗通胀的优秀投资组合。
都说投资是“反人性”的,那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委托专业机构做投资,这些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超人性的。唐宁曾经说过,中国在财富管理这一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也为像宜信这样的机构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对于国人在资产配置的逻辑认知和能力提升方面,我们有太多的事可以做,也应当做,宜信希望做这样的启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