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新的爆款基金的火热发行,一边是老的爆款基金的份额缩水。据统计,一季度火热发行的4只破百亿爆款基金,在二季度被合计赎回超过百亿份。赎旧买新,似乎是基民惯常波段操作,合适么?
买基金的三个误区
很多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股票和基金的过程中有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把股票当白菜,觉得2块钱的股票比100块的股票便宜。殊不知股票的贵贱取决于价格与其合理价值的对比关系,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不同的企业,就好比你不能把两千块一瓶的茅台和两块钱一罐的可乐放在一块儿比谁便宜。
误区二:把基金当股票,觉得净值为1块钱的首发基金比净值为5块的老基金便宜。殊不知每只基金的背后都是一篮子动态的股票组合,股票的风格或有均值回归的倾向,基金经理的能力和净值未必会均值回归,赎旧买新的操作结果不一定坏,但根据净值高低切换的逻辑不对。
误区三:试图在不同风格的基金之间进行风格切换,试图在成长股表现好时买成长型基金,价值股表现好时换成价值型基金。殊不知,风格切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各路神仙的分析套路往往是事后诸葛亮的后见之明。绝大多数基金经理是做不好风格切换的,那么个人投资者能做好的概率就更低。更何况,如果你真能做好,那指数基金似乎是更好的操作标的。
长期业绩回报更值得期待
比起略显“浮躁”的基金短线打法,业内人士认为,长线布局的业绩回报更值得期待。
长安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徐小勇称,面对短期的考验,投资者不妨把应对市场的这部分压力交给专业机构。如果认可投资逻辑、投资方向,那可以多一点定力,从中长期角度考虑投资布局,与优质资产共成长。
上海证券创新发展总部总经理刘亦千也给投资者做出建议,在配置基金资产时,首先应当立足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偏好,保持适当的风险暴露;
第二,择时的判断往往失败,投资者不要被短期市场迷惑,还是应当基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继续保持与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充分投资;
第三,鉴于短期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应该在组合配置上保持一定均衡性,同时保证资产组合的流动性,尤其是确保个人现金流的稳定。
总之,基于对基金经理能力的判断来选择基金是阳关大道,基于牛熊市和风格轮动的判断买基金是羊肠小道。明白了这一点,绝大多数基民会少走很多弯路。
(文章来源:中泰证券资管、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