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资产配置?
投资的目的是赚钱,所以,如果亏钱肯定会不开心,会很难过。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一开始进入就赚了一点小钱。然后加大投入力度,接着又亏了一点,后来又涨回去,接着再涨,但是没有卖出,后来又跌了。
总之就是起起伏伏,这过程有时亏,有时赚。这时就可能存在一个问题,赚了也不开心。
假设你投入了10万,然后最高涨到30万,接着又跌到20万。最终你赚了10万,但是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你甚至觉得你亏了10万。
其实,这是一种叫做损失厌恶的心理在作怪,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需要尽量减弱,否则很难长期稳定的盈利。
就比如打牌的过程钱匣子里有进有出,投资也必然是有涨有跌,都不是直线,而是在波动。
一些投资者会因为波动太大,心理防线被击溃,往往选择了割肉离场,无法继续坚持下去。
那有没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那就是资产配置。
目前我们面临的投资环境在发生变化,除了银行的存款,各种理财产品,比如: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P2P产品等都在逐渐打破刚性兑付。
可以说,既稳定收益又不错的固定收益产品为主的理财时代已经越来越远了。
未来,标准化的、净值型的产品会成为常态。比如银行理财产品,会向公募基金的管理运作方式看齐,开始净值化,盈亏由投资者自行负担。
而投资者在未来将告别投资单一资产的时代,多元化配置资产会成为大众的主要投资方式。
所以资产配置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用公募基金作资产配置?
首先,公募基金是我们国家金融市场里监管最为严格的投资工具,没有之一。公募基金从管理到销售,全部都有托管结构,全程被证监会和银监会严格监管。
第二,公募基金都是专业的投资团队在管理,投资收益是相对有保障的。
第三,公募基金可以做到各大资产类别的全面覆盖。
在资产配置层面将资产类别进行分类,投资者将资产分散在多个相关性低的资产类别中,这样做可以利用资产大类的配置来降低某一资产类别的系统风险,利用不同资产的低相关性平滑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如何用公募基金实现资产配置
公募基金虽然是一种会出现净值波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优点非常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居民大众进行资产配置的主流方式。
首先公募基金是非常阳光化的,所有信息都是按要求严格披露且监管的,这就让它成为一个可以长期信赖的资产类别,而不用担心明天会不会发生本金损失风险。
其次它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门槛是非常低的,让我们钱不多也能实现资产配置。
还有就是它的流动性非常好,随时进行再平衡、或者变现都是可行的。所以支持养老金、教育金这类持续产生资金需求的方案都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公募基金的集合投资工具属性越来越明显,我们有非常多的标的可以选择。
从大类资产上讲,有股票类、债券类、商品类、REITS等。
股票又有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他们的相关性会比较小,也有不同类别的,比如价值类和成长类,也有不同行业的,他们的风险-收益属性有差别。
债券基金也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时也有不同发债主体的,这样提供不同等级的债券资产。
商品方面,有黄金、白银、原油等不同的商品资产。
以上这些资产的相关性、受影响的因素、风险-收益属性不尽相同,这给我们的资产配置带来很大的空间。
普通人最好的投资方式之一
近日在“牛市风向标”券商股的带动下,沪深两市持续上攻。7月3日,上证指数站上3100点。“现在A股市场已逐步从上半年的局部牛市转向下半年的全面牛市。”
拉长时间来看,中国股市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成长。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资产、优质上市公司,就是投资国运、投资中国的未来。
在投资股市时,我们常常纠结是买股票好还是买基金好?买股票赚钱有两种方式:一是研究上市公司发展、业务、盈利等,择机买入并长期持有;二是研究股价变动趋势,快进快出,赚市场波动的钱。目前,沪深两市各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长规模、管理方式等千差万别,股价也是瞬息万变,要从中选择值得投资、长期持有的股票,或是通过短线交易获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炒股有“七赔二平一赚钱”的说法。
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相比,个人投资者差距明显。首先,公募基金经理都是金融、财务、法律专业出身,大都具备CPA (注册会计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等专业资质,本身就是财务法规方面的专家;基金公司有强大的投资研究团队支持,可以说基金经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次,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大都身经百战,经历过不同的股市牛熊周期、经济繁荣衰退周期,不管是对个股还是对宏观经济、配置环境的研究和体会,都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比拟的;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就是以股票投资为生的,选股、投资是他们的吃饭的本事,他们必然对此全力以赴。这和随便看看股市,或是做了一些简单的研究就买股票的普通投资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干过团队合作的。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公募基金20年投资报告》显示,偏股型公募基金从98年到18年20年时间,取得了16.18%平均年化收益率。20年来,公募基金已经培养了大批牛基和牛经理。截止到去年10月底,出现了13支“10倍基”,为投资者带来显著的复利回报和10多倍的涨幅,甚至不输部分城市的房产。去年前10个月,上证综指涨17.45%,沪深300%涨29.1%,而股票基金涨了36.73%。最高的1支涨幅超过90%、有8支超过80%、30支超过70%。
现在,中国基金规模跃升全球第五,正成全球稀缺资产,投资公募基金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