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A:近期宏观政策层面出现了一系列更加积极的信号,主要包括:1)3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具体来看,财政政策方面包括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货币政策方面包括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等。2)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大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力度”。财政政策上,再提前下达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货币政策上,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支持金融机构发行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全部用于发放小微贷款;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在我们看来,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向市场发出了非常明确的政策信号,即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这是因为,尽管中国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工业领域的供给能力迅速恢复,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散、全球贸易接近停滞,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新的挑战。为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稳就业,需要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支持。政治局会议要求“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表明新一轮、更大力度的宏观调节政策正在酝酿,值得高度关注。周三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事实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方向。对中小银行的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已经超过了2月新增的共8000亿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会议进一步提出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的同比增幅将达到30%。在这样的指引下,近日媒体报道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拟采取取消短融和中票发行人待偿债券月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40%的限制、扩大优质发行人范围等措施。这些政策组合拳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因疫情冲击面临的现金流压力,降低信用风险溢价,引导信用债和贷款融资利率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