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基建火了!25万亿砸来,会带来什么效果?

 

2月27日三大指数勉强收阳,但基建板块再度登上领涨榜单。



这背后是高达25万亿的逻辑支撑。


据证券时报,中央及地方出台政策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从各省市发布的重点项目清单来看,目前已有7省市推出未来几年25万亿重点项目。例如,河南、云南、福建三省在短短5天内先后提出3.3万亿、5万亿和3.84万亿的项目。其中基建投资仍是重要部分,也是最能拉动钢铁、水泥、电力消费的领域。


1.png


然而这次的“25万亿”却和往年有所不同。


为什么?


首先,这次的11万亿,是媒体从各省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自己计算得出的,看上去是2008年的近3倍,刺激的确来得很猛。实际上,熟悉的人,一眼就看出问题了。这种投资是计划内的,没有任何大惊小怪的地方,跟往年比,一点都不出彩,比如2019年,当时的新闻是“40万亿”!



其次,这次的基建也有了变化。相比传统的“老基建”,科技新基建更受专业机构青睐。


传统基建更多是托底的作用,其空间有限,长期来看,新基建才是重要的发力方向。过去几次的重要会议都提到了新基建,新基建加码将给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带来更多业绩支撑。


国金证券也表示,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中,当前积极财政投向“新基建”优于“老基建”。而“新基建”主要指的是智能电网、5G基站、IDC数据中心这些板块。


2月27日智能电网板块爆发涨停潮


IDC产业图谱


25万亿会带来什么效果?


受疫情影响,各地一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为平滑疫情造成的缺口,各省市纷纷出台了新一轮的基建发展计划,确保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


业内人士和机构预测,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专项债规模扩大之下,稳增长政策将明显发力,2020年将会保持传统基建项目和新型基建项目并行发力的态势,从政府、市场两方面推进,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预计在8%至9%左右。


面对黑天鹅式的“非常灾害”,必须要用“非常手段”。这就好比一个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再要求他天天跑步锻炼、提高免疫力,那将是非常可笑的。大灾当前,想快速、有效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欲望,让资金转起来,也只有大基建、房地产了。这是回笼资金、提高税收最快办法。


1.png


让富人过度消费(投资),让中产提前消费(投资)。所以我们看到地方政府都在做两件事:调整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尽快上马大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提出降低开发商预售门槛、延缓土地款交纳时间等措施(救开发商)的省市,已经有20多个。


在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看来,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基建在我国经济中的托底作用不可或缺,全年基建投资增长值得期待。


国泰君安认为,针对此次新冠疫情,假设疫情对2020年2月社零增速冲击为5个百分点,为了对冲消费的负贡献,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至少需要5.9%。假设2020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在3.1%增速不变,房地产投资增速为7%,则需要全年基建投资增速达到7.2%


1.png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唐川认为,从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中央及各部委通过下调部分领域项目资本金、信贷支持,以及增加专项债在地方债中的比重等政策明确了大力发展基建项目,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和各区域均衡发展的经济战略。目前看来,在疫情的影响下,各方已有意识地为经济稳健发展给出了实质性的调节措施。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