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疫情如何影响中国经济?朱民:必然反弹,但需10倍努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月22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全球副总裁朱民在“五道口在线大讲堂”上,讲授了他对此次疫情及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看法。


1.png

朱民


疫情将如何影响经济?


朱民认为,从总需求、总供给和整体宏观经济周期环境看,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非典”。


消费方面,朱民指出,通过大数据的调研,我们估计今年1-2月期间,线上、线下消费可能会下降。比如线上的社会零售消费下降幅度不大,17%左右。


但是非数字化消费,餐饮业会下降60%左右;日用百货就包括口罩等,因为口罩需求上升,我们假设是持平;但电影的票房估计会下降92%,专业演出、赛事全部关了,下降90%,旅游休假会下降97%。


总的来说,朱民估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会是一个很大的规模。相当于去年总消费的5.5%,如果把消费需求折换成经济增长的话,第一季度消费肯定是负增长,对第一季度GDP会连带着个3~4个百分点的影响。所以影响还是很大,对此要有深刻的理解。


在总供给方面,朱民认为,这次新冠疫情影响区域大幅超过“非典”,整个供给面大规模受到影响。停工大约20-30天,经过调研发现,复工难的原因,主要还是物流,物流、人流、交通流不通,鉴于这次疫情的影响面都达到了全国60~70%以上,产业链的恢复非常困难。


反弹是必然的但需要十倍努力


朱民认为,消费可以反弹,但很难全面补回来。“2个月没出去吃饭,不可能后面完全补回来。所以2003年的消费增长低于2002年,但是2004年保持了强劲增长。”


但他也表示,“反弹是必然的,但我们需要一个强劲反弹,所以需要十倍努力。”


据微信公众号“国是直通车”,朱民提出了实现2020年经济和社会增长目标的七大政策抓手:


1.迅速启动复工,时间就是效率;


2.实际落实复工,物流、人流,资金支持,财政支持,政策支持;


3.从重点产业开始,产业链恢复;


4.全力拉动贸易恢复和出口;


5.全力拉动和鼓励疫情后的消费;


6.政府加大和提前采购,拉动总需求;


7.以抗击疫情中的科技创新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数字化。


从整体环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时期有何不同?恢复难度有什么差异?


朱民援引数据表示,2003年“非典”后,中国整个投资一直上升,反弹非常强劲。2003年工业增长有季度下调,之后就是直线上升。贸易,有第一季度下跌,以后就反弹,维持上升。贸易反弹也是非常强劲。年度房地产有很大下降,但以后就开始反弹,很强劲。整体上,2003年房地产销售比2002年上升31.9%。


“总的来说,2003年经济有强劲反弹,消费比较困难,靠投资、房地产、贸易拉动,使经济继续增长。”他表示,从结构上看,反弹和恢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消费角度,需要很大力度来推动,但反弹是客观存在的。


现在整个经济周期、外部环境和2003年“非典”时期完全不一样。“2003年是全球性的上升周期,中国也是上升周期,所以有非常迅速的经济反弹。今天这个环境,也会变得相对困难。”


“好在投资和工业是稳住的。2019年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减税、鼓励投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支持等,工业增速2018年也稳住了,还在上升,还是有个很好的基点可以继续反弹”,他说。


疫情后的恢复会走上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他说:“本次疫情发生时,中国已经是网络大国,全社会数字化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了疫情信息传递、防控,基于强大的网络和各种科技手段的加持,互联网和数据智能技术助力科研检测、信息服务、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甚至捐赠等,极大提升了本次疫情防控的效率。


同时,疫情期间的社会经济运行,如生活服务、在线医疗和办公学习等,也因为数字经济出现了新的生态。


“线上教育、娱乐、医疗、娱乐、办公,都得到了跳跃式发展,这是很大和很新的变化。”朱民认为,“疫情后的恢复,会走上很大规模的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这个对整个经济的推动和影响,以及对长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科技创新既是抗疫的有力工具,也在成为反弹的新经济增长点。“如果疫情期间可以线上做,为什么不能成为常态?如果成为常态,以后中国的数字经济会上一个大台阶。”


朱民指出,抗疫引发了中国新一轮数字化高潮,未来会出现数字化社区,因为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现在通过线上登记、每日健康跟踪,整个数字化治理的框架正在形成。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