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会员登录
尊敬的客户,您好!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首页
高净值人士线上商学院
唐宁会客厅
谈资论市
有资有未
传承时刻
财经纵横
瑞承动态
美好生活
会员权益
小黑卡专区
传承学院
公益金融
PLUS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精英团队
荣誉资质
合作伙伴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瑞承服务协议》
《瑞承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我已阅读并接受
《瑞承服务协议》
《瑞承隐私政策》
1月CPI 5.4%,货币政策下一步如何操作
1581416329000
来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作者:
CF40研究部鲁西
最新数据显示,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再创新高。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5.4%,涨幅较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这是CPI自2011年10月以来首次突破5水平。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核心CPI则同比上涨1.5%。
图/统计局官网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0.1%;环比则提高0.6个百分点,实现2019年6月以来首次同比转正。
综合多方面分析来看,此次CPI同比和环比涨幅扩大,主要是受疫情叠加春节因素影响,还包括食品价格攀升、春节错位、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
春节叠加疫情影响,
CPI同比增速或已达年内峰值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0年1月,CPI同比上涨5.4%。CPI同比增速创下八年来新高,原因何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表示,
CPI上涨主要来自食品价格,主要还是猪肉供给不足带来的整体肉类蛋白价格上涨。
此外,今年春节在1月份,去年是2月份,春节错位可能也加剧了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上涨。
从去年开始,猪肉价格就不断攀升,今年1月份,猪肉价格比去年同期价格直接翻倍,这也成为当月CPI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根据统计局数据,1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4.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6%,涨幅提高19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7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继续攀升,同比上涨17.1%,涨幅扩大6.3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10日—1月16日,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46.59元/公斤,同比上涨145.8%。
猪肉价格上涨的同时,起到一定替代作用的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鸡蛋价格涨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鲜果价格下降5.0%,连续四个月下降。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9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2.3%、2.2%和0.9%。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多因素叠加推动本月物价较为明显上涨,但主要受到翘尾因素影响,新涨价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
与CPI相比,反映普遍价格变化的核心CPI环比涨幅虽有所扩大,但仍在低位运行。数据显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5%,相比上月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张斌表示,核心CPI低位,说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依然低迷,总需求不足。
目前,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大部分需求被“冰冻”。但随着疫情好转和企业相继复工,需求有望得到逐步释放。下阶段,春节效应和翘尾因素也会逐渐消退,物价水平预计将逐步回落。
招商证券分析团队认为,CPI同比增速大概率已经到达年内峰值,预计一季度结束后将回落到4.0%;二季度结束后将回落到3.0%。但需关注鲜菜鲜果、交通燃料项的持续上升。
此外,在疫情重灾区湖北,CPI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1.5%,涨幅与全国大体相当。
CPI短期涨幅扩大,难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多位市场分析师认为,随着交通物流、企业相继复工,春节因素消退,2月CPI大概率会下降,
全年物价将呈前高后低走势,短期内物价走高,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掣肘作用有限。
东方金诚分析团队认为,在新冠疫情对物的影响方面,综合考虑短期内商品生产、需求,以及物流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冲击,这一因素在2月份对CPI或有小幅推高作用。但从2003年SARS疫情高峰期间的情况来看,这种影响较为有限,不会带动2月CPI明显上升。
从上述分析来看,此轮CPI上涨最重要的因素是食品价格,而食品中最突出的是猪肉价格。
换句话说,
如果疫情控制得当,CPI的走势取决于猪肉价格的走势。
从前期中央和地方推出的各种措施来看,不少分析师预计,猪肉供给矛盾将逐步缓解,待到猪价大幅下降之日,大概率是CPI同比大幅回落之时,拐点或许在今年下半年出现。
尽管当前物价水平涨幅较高,但核心CPI仍处低位。温彬指出,(当前)通胀可控,货币政策有空间。
有分析师指出,目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于疫情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短期观察疫情能否得到控制,长期观察复工进度、需求恢复情况。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央行近期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在2月3日、4日,超预期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两天累计投放了1.7万亿流动性。
疫情不仅影响CPI走势,也给经济带来较大的下行压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货币政策下一步操作的重点是什么?
2月7日,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公开表示,
我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应对经济下降的压力,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我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少数处于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操作,潘功胜在发布会上点出三方面重点,
一是加大逆周期调节强度,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市场报价利率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三是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像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这样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毫无疑问,当前货币政策仍要以支持防控疫情为重心,主要是支持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重点行业和地区,要做到精准扶持,不能“大水漫灌”。
CF40成员、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此前指出,货币政策可以在流动性方面灵活一些,目的是保证金融市场有序运行,以及不让企业因为疫情冲击而出现流动性危机,但切勿放水。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CPI
相关推荐
05.14财经早报|中方对美加征关税税率调整为10%;沙特给特朗普送6000亿美元“礼包”;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05.13财经早报|中美联合声明释放积极信号;高盛大幅推迟美联储降息时间预期;避谈关税,苹果或将上调新iPhone价格
05.12财经早报|国常会:稳步推动共同富裕;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额度5000亿元;中美在日内瓦结束首日贸易磋商
文章推荐
05.14财经早报|中方对美加征关税税率调整为10%;沙特给特朗普送6000亿美元“礼包”;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05.13财经早报|中美联合声明释放积极信号;高盛大幅推迟美联储降息时间预期;避谈关税,苹果或将上调新iPhone价格
05.12财经早报|国常会:稳步推动共同富裕;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额度5000亿元;中美在日内瓦结束首日贸易磋商
京ICP备2021029146号-1
Copyright © 2023 Heritvest. All Rights Reserved. 瑞承家族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