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央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
作为被刷屏的大新闻,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降准?为何此时降准?本次降准带来了什么影响?
1
什么是降准?
央行的货币政策像是水龙头,而商业银行像是一个阀门。降准就是告诉你我水龙头打开了,但是阀门那里我还控制一下。然后宣布不搞大水漫灌,是希望阀门的喷水嘴要对得准一点。
2
为何此时降准?
① 对冲波动
每年春节前后,流动性波动都较大。央行一般都会“未雨绸缪”,提前释放资金,确保春节期间流动性。
② 降低融资成本
降准后,银行上交给央行的钱少了,这些钱能够流向市场,让市场资金更加宽裕。贷款利率降低,那么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就降低了,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利好实体经济发展。
③增加银行可贷资金
每年1月,都是贷款的“大月”。银行都想着“早投资早受益”,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格外大,降准能够让银行兜里的钱够富裕。
3
本次降准带来了什么影响?
● 股市
降准让市场上有了更充裕的钱,将会刺激投资,稳定经济增长。从估值、盈利、风险偏好三个角度看,均对股市构成显性利好。
但由于本次降准已有预期——2019年12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成都考察时表示将降低实际利率和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所以本次降准已经较大程度将本次降准计入资产价格(Price in),虽说为股市带来了利好消息,但后期影响整体偏中性。
今年全年较宽裕的货币环境都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尤其是科技类企业的试错成本,可关注成长股,关注电子、传媒、计算机、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
同时也利好利率敏感性较高的板块,包括地产、银行、券商和其他传统低估值蓝筹板块。
● 楼市
从历史看,只要出现降准,对楼市肯定是利好。降准能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购房者也能获得相对低廉的按揭贷款利率。
降准后市场上的流动性有所增加,预计会使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可能会走低,进而降低购房成本。
从时间点看,2019年1月份也出现过降准,受到降准及各地人才政策井喷的影响,出现了一轮持续2-3个月的楼市“小阳春”。但楼市“以稳为主”的大趋势没有变。央妈降准的目的很明确,保证小微企业的流动性,精准向实体经济注水,目的绝不是楼市,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