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2019已经走到尾声。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是迎接挑战的一年,对于世界经济而言,是风云变幻的一年。
临近年末,不少大事正轮番上演——美联储今日公布2019年最后一次利率决议结果;英国大选也于今日举行;12月15日加征关税节点临近,这是中美谈判非常关键的一天......
借着年底贺岁档的热浪,小编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今年影响市场和投资的3部重磅大戏!
1
中美摩擦:《让子弹飞》
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一场大战就此爆发。
贸易仅是表面,两国深层角逐,蕴含了科技、主导权和国运之争。随着中国的发展,科创实力和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中国制造2025”表现亮眼,这些都导致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防范及敌对。
再过几天就是12月15日,是美国决定是否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最后截止日期,大家都在等待这个关键时间。显然,面对这个不确定性,A股市场资金比较谨慎,大家都在等待新消息。
掐指一算这场争端已将近两年,不难看出其实双方都没有真正要打倒对方的意图,一次又一次磋商不过为争取更多筹码;一次又一次搁置和延期,不过是想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综合当前情势来看,摩擦何时停止是个未知数。狂风暴雨之下,若要问A股投资者是什么感觉?答案多是“疲惫与焦虑”。
散户们非常喜欢寻找和跟随能操纵股市的“庄家”、打探各种“内幕”消息、时刻捕捉涨跌机会…… 市场表现不佳时还要揪出一些导致下跌的“阴谋家”(外资参与、新股发行等)来狠批一通。在两国争端的炮火下,散户们夜间盯美国市场,白天蹲国内市场,除了为我国对美国义正词严的谴责喝彩助威外,还要紧跟“川总统”的推特了解最新“敌情”。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炮火”中生存,如此一来想不“疲惫与焦虑”都难。
然而市场频繁波动,散户中绝大多数人都被负面情绪包围,以至于对有些好的公司价格跌入可投资区域,是否能够开始长期持有等投资判断,都没多少人去关心了。
其实,中美之间产生争端不是第一次,也一定不是最后一次。几十年来,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总是在“摩擦”中妥协、前行,这次也不例外。所以不要把股市中的失利都怪在争端头上,散户们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的跟风、贪婪与恐惧。
无论是眼下主要经济体正陷于低增长的“泥沼”,还是中美摩擦持续笼罩的阴影,都在干扰着投资者的判断。因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多一点耐性,多一点长远的思维来看待市场。
在新经济环境下,热衷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金融科技、消费升级、智能制造等高成长行业,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而股权母基金无疑是个人投资者分享新经济红利的最佳工具。
股票投资方面,可以关注多策略投资母基金。从过往诸多历史经验来看,没有哪一类资产能够持续表现强势,单一策略也永远难以在市场上持续性获取超额收益。对于将多种策略科学组合的多策略母基金而言,由于在各个不同市场条件下,都能找到那些为其获利的子策略,从而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
美联储:《风声》
为什么世界总是盯着美联储?
因为美联储虽然是美国的央行,但美元却是世界货币,世界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都采用美元结算。经济学家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美联储打个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也是为什么美联储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世界的金融行情产生巨大的影响。
今日重头戏——美联储年内最后一次议息已经上演,虽然其按兵不动在之前已被市场全面定价,但从以往经验来看,即使不降(加)息,单靠鲍威尔的发言也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市场行情。
美联储在7月31日、9月18日以及10月30日先后降息了三次,降息的背后,与全球经济放缓、美国部分经济指标表现不如预期息息相关。今年前三季度美国GDP增速持续下滑,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在外部贸易局势变化和内部减税效应弱化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趋缓。
这三次降息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 全球经济
降息意味着要进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一旦降息非常容易引发全世界各国央行的跟进。今年以来,全球已经有30多个经济体降息。虽然中国央行一直以来都有自己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基本上不会被外国所左右,但如果全世界形成降息潮,中国也难以在全球降息的浪潮中保持自己不降息的特点,从而增加降息压力。
▲ 股市
降息可以为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一般被认为是股市的利好消息。比如美联储第三次降息宣布后,美股尾盘三大股指拉升,而中国股市两市也双双高开。
对中国股民来说,美联储降息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相对有限,不过鉴于中国股指也会受到美国股指波动的影响,受到一定的波及是很正常的。
▲ 利率和汇率
美联储降息最直接的影响是利率和汇率,进而扩散到股、债、商品等大类资产。降息从理论上来说降低的是储蓄收益,但长期中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刺激经济增长,所以降息对于避险资产和风险资产都是利好。
▲出口
对于出口会带来不利。美联储一旦降息意味着美元会呈现一定程度的贬值,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我们卖同样的商品出国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上我们的收益会更少,对于中国这种进出口大国,特别是拥有世界工厂地位的国家来说,我们的出口会出现一定的不利因素。
对于2020年美联储可能会采取的举动,市场上有很多声音,影响美联储做决策的因素有很多,没人能看得透。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让投资者受到过无数次的教训,建议大家用母基金做好科学的资产配置,以不变应万变。
3
英国脱欧:《甲方乙方》
从2016年脱欧公投后,英国脱欧进程一波三折。
目前欧盟同意将脱欧日期延迟至2020年1月31日。为打破僵局,约翰逊提出在12月12日提前大选,以此来给这场大戏划下句号,并带领英国在明年1月离开欧盟。无论最终选择甲方还是乙方,能尽早大结局就行,毕竟吃瓜群众都看累了。
英国脱欧,对英国、欧洲的影响比较大,对美国、亚洲的影响比较小。这会使得投资者对英国资产的投资信心受到打击,同时也会令目前英国的很多资产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脱欧事件带来的影响:
▲ 对宏观经济与实体投资影响负面
据测算,如果发生硬脱欧,对英国经济可能是-8%的影响,对英国的实体企业可能面临关税、清关流程等影响。本田已宣布在伦敦的工厂于2021年关闭,因此实体企业仍有一定投资风险。
▲ 英国房地产
无论脱欧谈判进度如何,伦敦依然稳居欧洲房地产投资的首选城市。
不确定性的确让很多买家在观望,但长期的房产短缺阻止了房价的急剧下滑。一些买家的犹豫不决会导致需求被压抑,从而进一步压抑房价,但伦敦通勤带的自住刚需房产价格并没有大幅下滑。
长远来看,英国未来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自身的经济实力、经济周期的表现以及市场供求关系,脱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短暂且有限。
▲ 移民、投资、留学
英国宣布脱欧后,申请移民的人数不减反增,因为与欧洲所面临的难民危机不同,预计脱欧后的英国社会环境更为稳定,投资移民、企业家移民、技术移民的意愿出现增长。
对于中国高净值人士而言,英国脱欧是好事。因为脱欧后的英国,需要与中国加强经济往来,各类投资机会大大增加。
对于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而言,英国脱离欧盟同样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毕业后,英国雇主选择雇员的时候,欧盟居民已经不再具有比中国学生更强的显著签证优势。
当然,除去以上这3部“大片”,大家还需警惕其他市场风险。在这里小编希望2020年的全球政经走势能够趋于平稳,并预祝大家在明年的投资票房能够破纪录,且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