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9日,以“完善金融安全防线,推进金融安全科技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开幕。本届论坛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宜信公司创始人、CEO 唐宁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现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平、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北京市房山区区长郭延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等政府和行业代表出席会议,共同探讨金融安全、金融风险防控等热点话题,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提出前瞻性意见。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指出:金融科技是金融监管与科技创新的产物,以监管为本,制度为基,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传统监管模式侧重对机构监管、事前监管、分业监管,应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等领域的制度建设。
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平
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平表示:中国是金融科技发展比较快的国家,防范金融风险是重中之重,金融科技在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变量就是监管。金融科技监管关注的应该是金融属性而不是技术属性。最重要的是消费者保护,各参与主体都要遵守个人金融数据保护原则。
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
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表示:金融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全球化以后,国际金融风险的外溢性越来越强。保障金融安全除了监管部门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外,还应完善法律、会计制度,优化市场生态等。
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王忠民
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认为:数字化时代,必须沿着数字化的一些逻辑把金融安全深嵌到数字化的理论运行和市场工具中。金融数字化的基本逻辑有三点:一是源代码开放且具备安全基因;二是金融基础设施边际成本趋向于零;三是5G等物联网技术可以把金融安全智能搜索引擎做到最有效。金融业只有积极应用新技术才能实现安全、稳健发展。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指出:金融安全和金融科技发展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公平与效率、技术的保障与引领、监管与创新。遇到问题不要一棍子打死,但必须密切关注,一定的容忍度和监管才能够使技术真正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北京市房山区区长郭延红
北京市房山区区长郭延红表示:房山区将通过产业集聚重点打造北京基金小镇和北京互联网金融安全产业示范园,构建“园区+产业生态”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更加优质的服务,并在保障金融安全上发挥积极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在圆桌对话中表示:中国的金融是一个二元金融市场,原来的民间金融出现问题但是又消灭不了,于是就转型成为了P2P网贷行业,它有助于民间金融走向阳光化、规范化和正规化。网贷是民间金融的升级版,现在打击或者试图取缔它都不是上策。在民间金融研究中,堵不如疏,一定要疏解它,给它出路,而不是试图堵。对于网贷行业同样如此,要给它出路。“2013年我就曾说,网贷会成为中国金融的一条鲶鱼,激活整个金融创新的活力。回过头来看,是实现了。今天我们仍要保留这条鲶鱼,不能杀了,否则中国金融创新的活力又会消失。P2P网贷没有错,让出借人和借款人直接对接,实现直接金融,这是金融监管一直在鼓励、一直在促成的一件事,现在问题出在一些打着P2P名义的变异P2P平台或伪平台,没有让出借人和借款人直接对接,而是以平台的名义直接收了所谓投资人的钱,再以自己的名义再放贷,变成了影子银行,变成非法放贷和非法吸存,这当然是应该被清除的。在清除伪P2P的同时,要保留真的P2P平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谈到:在对待金融风险和安全上,形成一个开放、包容、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因噎废食,基于一种要去消化风险、去除风险的态度去做,因为无风险不金融,如果把风险都消除掉了,那金融行业也就不存在了。有时候监管像足球比赛的裁判员一样,裁判不能不吹哨,但也不能总吹哨,政策和监管体系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摇摆不定,大起大落。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 唐宁指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把握金融的底蕴,切实的解决实体经济问题,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为金融而金融。”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 唐宁
我们从2016年开始区块链的实践应用,建立了区块链实验室,将这项技术与业务、实体经济需求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我们不是以技术为中心,而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经过三年实践,我们做到了两点:第一,宜信的区块链团队做到了让企业可以非常便利地部署和利用区块链技术。让企业的科技人员与应用层面的商务人员都可以便捷地使用区块链技术,真正将科技的门槛降低。第二,我们做到了将区块链实实在在用到普惠金融、财富管理、投资、公益金融等领域,让金融行为、金融交易变得更加安全、便捷。利用区块链解决金融需求痛点,满足实体经济需求。
宜信13年发展历程中,金融科技投资一直是重要的创新引擎。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是全球投资规模最大、最为活跃的金融科技投资基金之一。在国内和全球的金融科技前沿进行了多项投资,这使我们与未来同行。例如被投企业“轻松筹”就利用区块链技术把每一笔爱心交易永久地记录下来,且不可篡改;被投企业“什马金融”使得农村供应链的风险大幅降低,目前已覆盖中国几乎各省的近3000个县。我们在海外投资的企业Circle为区块链提供底层设施,另外一家贷款服务商Figure利用区块链技术将非常复杂的房地产为抵押资产的证券化流程做得清楚明白。
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是北京市打造促进金融安全领域全球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论坛举办地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于2015年6月18日经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授牌成立,是以互联网金融安全为主题的产业园。来自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行业协会、金融企业、高校等共600位代表参与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