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应用场景
它不仅可以记录每一笔交易,还可以通过编程来记录几乎所有对人类有价值的事物:
电商:商品溯源、商品防伪、商品认证……
个人:个人征信、遗产继承、档案管理、个人公证……
教育:学历证明、档案管理、产学合作……
健康:数字病例、健康管理……
金融:支付、交易结算、股权、私募、信贷、风控、征信等……
版权:专利、著作权、商标保护、许可证等……
每个区块就像一个硬盘,把以上这些信息全部保存下来,再通过密码学技术进行加密。这些被保存的信息就无法被篡改。
其中,比特币,就是区块链在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领域最大的应用。
区块链系统每10分钟会检验期间产生的所有数据(比如交易记录以及该区块何时被编辑或创建的记录等),并将这些数据储存在一个新的区块上,这个区块会与前一个区块连接,从而形成一根链条。每个区块都必须包含前一区块的相关信息才能生效。
根据西班牙最大银行桑坦德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的银行内部都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话,大概每年能省下200亿美元的成本。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区块链”给传统金融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和突破。
宜信正在通过区块链技术
解决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挑战
10月27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等机构共同推出的首届外滩金融峰会召开,会议主要聚焦金融开放、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议题。会上就热议的区块链议题进行的讨论。
唐宁表示,
外滩金融峰会设立组委会,组委会是峰会的最高决策机构。峰会组委会创始成员8家,包括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海通证券、复星集团、万达集团。峰会战略合作机构8家,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交通银行、汇丰银行、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宜信公司。
2018年,宜信翼启云服宣布,正式对外开放Blockworm BaaS区块链云平台。
宜信选择与区块链结合的点,是金融科技场景覆盖最全面的技术云计算。具体到BaaS上,是给企业落地场景提供统一的环境和详细的定制化服务,形成场景化的区块链服务方式,达到“开箱即用”的效率。
宜信希望,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结合能够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融资效率、智能风险管控、累积信用资产等方面。尤其目前征信体系尚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区块链也被希望于降低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各环节的风险。
那么,区块链是如何解决供应链金融痛点?
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又是供应链。供应链涉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天然是个多主体、多协作的业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贸易融资,首先会遇到很多真实性的问题,比如交易的真实性,单据的真实性,这都需要多方确认,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次,涉及的多主体,存在互联互通难的问题,例如每个主体用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甚至是财务系统都有所不相同,导致对接难。就算对接上了,会由于数据格式、数据字典不统一,而导致信息共享很难。
因此,供应链金融需要数据穿透和信息共享,通过把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等融合在一起,来提升信息的真实性、信用的可传递和融资的高效率。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各个相关方链入一个平台,通过多方记账确权数据存储,实现数据的横向共享,进而实现核心企业的信任传递。基于物权法、电子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的约束,借助核心企业信用额度,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加速实现普惠金融。
引入区块链带来哪些优势呢?
第二,根据物权法、电子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等,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凭证可以通过区块链转化为可流转、可融资的确权凭证,使得核心企业信用能沿着可信的贸易链路传递。基于相互的确权,整个凭证可以衍生出拆分、溯源等多种操作;
第三,提供可信贸易数据,比如在区块链架构下提供线上化的基础合同、单证、支付等结构严密、完整的记录,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实现可穿透式的监管;
第四,实现资本降本增效。核心企业信用传递后,中小企业可以使用核心企业的信贷授信额度,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第五,实现合约智能清算。基于智能合约的自动清结算,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操作风险,保障回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