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欧央行宣布降息并重启QE,继续开闸放大水。9月18日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距离上次降息不足两个月,下调联邦利率25个基点,并且同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30个基点。欧美降息也为各国央行调降政策利率打开了空间,在随后20小时内,全球又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公布利率决议,全天共有7家祭出降息举措,而纵观2019全年,全球已有3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宣布降息。国内来看,全面降准释放的8000亿资金周一到位,昨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布,1年期LPR下降5基点,连续第二次下降。十年轮回,全球再度回到降息共振的时点上。宽松组合拳下的新利率周期,我们该如何理解宏观变化并做好资产配置?
铁树开花!欧央行“降息+QE”重启量化宽松
欧洲央行在9月12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将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0.5%,并改变利率政策指引,宣布从2019年11月1日起重启QE(购债计划)。但德拉吉的一句“有必要保持高度宽松的立场”就已经将欧央行的焦虑暴露无遗。自2016年3月以来,欧洲央行在负利率的基础上再次降息,同时QE的重启等一揽子货币宽松举措意味着全球一个超级大央行继续开闸放大水了。
这一波“宽松组合拳”或许不难预料,毕竟火车头德国一再失速、法国自身难保、意大利也在危险的边缘试探,藕断丝连的英国还埋下了“硬脱欧”的定时炸弹。在全球经济承压的背景下,欧洲经济持续走弱,货币政策刺激计划或许势在必行。
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全球降息潮正式启动!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利率25个基点,并且同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30个基点。美联储的降息的“息”是联邦基准利率,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细看本轮“降息潮”,不难发现2个特点:
一种是预防式降息,意在对冲国内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并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代表国家就是美国、马来西亚;另外一种是被动式降息,比如印度、俄罗斯、韩国等国家都是在经济基本面恶化情况下的被动降息。
“降息”,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全世界都要盯着美联储的动作?
答:因为它背后是一整套美元体系:
美元——世界储备货币
美债——世界安全资产
美股——风险资产的核心标杆
而美联储调整的「联邦基金利率」则是这个体系的万有引力,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实每个国家的央妈都一样,都有自己的「工具箱」,用里面的工具调节经济,控制市场上「货币」和「信贷」的数量,同时维持市场流动性。
美联储的货币工具箱长这样:
这波降息,对美国影响几何?
有利:美国贷款者增多,数额增加。也就是通过这样来刺激信贷,拉动经济增长,以及美国内需。
有弊:美联储降息后,使用美元的成本就降低了,由于美元是国际通用储备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因此就会有更多的美元会转换成未减息的可兑换货币或者大宗商品,大家都抛售美元,导致美元贬值。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汇率走低,对他国货币贬值,由于国际贸易多以美元结算,所以导致对应的以美元计价的购买力下降,美国人手中的钱贬值了,进口货物的价格相对上涨,所以美国的进口能力下降。
中国:LPR降了,“降息”还是来了!
此前,央行在8月16日宣布改革LPR。不光给LPR改了名,还做出多项调整:
1. 报价方式: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加点形成,既能反映货币政策意图,又能反映银行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等。
2. 覆盖期限:增加5年期的品种。
3.报价银行范围:扩大报价银行类型,将城商行、农商行、外资和民营银行纳入,数量上升至18家。
4. 报价频率:降低至1个月1次。
这当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报价方式变化,这相当于确定了LPR作为信贷市场新定价参考指标的地位。
LPR改革前:贷款基准利率充当贷款定价基准,LPR大多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
LPR改革后:LPR取代贷款基准利率,LPR=MLF利率+加点。
国内为何跟进“降息潮”?
综合各方观点看,第二轮LPR报价利率继续下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支撑:
一是“全面+定向降准”落地后,会降低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带动资产端LPR定价走低。既然央行提前给银行“减负”,那么,银行给实体“让利”也就合情合理。
二是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进一步降低实体融资利率,LPR作为新发放贷款的定价基准,首次报价降幅有限,后续还有继续下调的空间。
从长远看,央行改革LPR的目的旨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货币当局调节政策目标利率(如MLF)-影响市场基准利率(无风险利率)-市场主体交易形成实际利率”的传导链条。
“央妈”的具体操作体系是什么?
“打个比方,央妈是个水库,泄洪放水,由沟渠把水引到田地里。与此同时,大家用水,要缴水费(利率)。现在的情况是:一个村子共用水库,引向公田的沟渠通畅,水费也相对便宜;私田的沟渠有点儿堵塞,水费也贵点儿。
降准的作用就是加大水库的放水量,但水怎么流到需要水的田地里,要看后续工作。
降息比较好,相当于大家的水费降低了。“
央妈的工具箱
等式一:
LPR=MLF+18家银行报价加点
(其中:MLF由央行定价)
等式二:
银行房贷利率=LPRx(1+浮动百分点)
降息,会如何影响国内市场?
以往传统降息的表现是什么?
降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社会资金成本下调,这对于复苏实体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1.贷款环境宽松,创业投资更容易
银行放松了贷款要求,民众贷款更加容易,贷款的成本也降低了。获得了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去做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2.人民币:贬值预期
有利于出口,所以对于出口产品特别是中高端产品的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
3.生活消费:更加活跃
降息意味着银行存款的利息可能减少,使银行的存款流转到消费和投资方面。
4.股债:利好风险资产
央行降息直接影响到投资产品,利好较大的主要有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民众理财会有更多选择,对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利好。
本次LPR有何不同?
以LPR取代贷款基准利率,LPR=MLF利率+加点。此次调整1年期的力度不大,五年期没有变化,略低于市场预期。
1.股市:提振作用
从逻辑分析来看,本次LPR下行一是缓解企业财务负担;二是有助于刺激需求,提振经济增长,改善企业盈利增长预期;三是提振风险偏好。
2.债市:影响中性
此次LPR下行,并非通过降低公开市场利率的方式。MLF等政策利率仍然构成债券收益率继续走低的障碍。同时,LPR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基本面的角度不利于债市。
3.汇市:快速拉升
这次市场利率并未调整,对汇率影响不大,而降低贷款利率有助提振风险偏好和支持经济增长,从基本面的角度利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20日早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730元,调升2个基点。新一期LPR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拉升。
4.房市:房贷利率预期走高
8月25日,央行发布公告, 明确自今年10月8日起,新发放房贷利率将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主要是在5年期以上LPR基础上加点。即:房贷利率=5年期以上LPR+加点。此次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没有变化,仍为4.85%,这意味10月份房贷利率正式“换锚”时或有不少银行将调高房贷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