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里,受益于全球贸易持续复苏和政治风险的降温,欧元区经济超预期地呈现欧债危机以来最快的增长。包括私人消费和投资在内的区内经济动力将给欧元区经济在2018年里继续提供支撑,但今年欧元的升值也将给2018年的出口带来滞后的副作用,总的来说,欧元区经济增长明年将大致持平。
前瞻的看,就资产配置而言:在宏观经济同步增长、企业盈利上行、以及主要发达国家量化退出(减少量化宽松)的预期下,我们认为中期市场的风险偏好会利好股市,不利债市。但在主要国家股市估值普遍昂贵的情况下、我们建议略微下调传统资产的配置比例,略微上调另类资产。
在既定的传统资产配置中,减小固定收益的比例。建议股市的投资逻辑从之前的牛市看涨型策略转向防御型策略,同时强调注重各国股市的相对表现。发达国家中的股市配置,我们建议加配欧洲股市并同时减配美国股市,反映欧元区相对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为便宜的估值。
一周选图:当前欧元区股市比美国股市估值便宜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欧元区
惊喜的2017年. 欧元区经济触底反弹,呈现欧债危机以来最快的增长,增速持续上行并超出预期,受益于全球贸易持续复苏。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也有所下降。
经济增速上升至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7年3季度GDP同比上升2.6%,高于上半年平均的2.2%和2016年的1.8%。欧元区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从负转正,抵消了投资增速的下滑对GDP增长的贡献。
图2:贸易对增长的贡献在2017年里有提升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政治风险降温。年初反全球化情绪和政治两极化浪潮愈演愈烈,反映在早前英国脱欧公投、美国总统大选,以及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相继出现民粹主义政党的情况。然而,最终极端或反欧的情绪有所降温。5月中间派马克龙赢得法国总统大选,其政党亦在议会选举中赢得大多数议席;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联邦选举中再次当选担任,尽管在组成执政联盟中仍有不确定性。
2018年:有支撑,也有挑战
我们预期2018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将大致保持平稳,GDP增速接近2017年。 欧元区内生动力,诸如私人消费与投资,给经济提供支撑;但同时,欧元在2017年的上涨对净出口会产生滞后的负面影响。各成员国国内政治、一些国家疲软的生产力、成员国发展不平衡和债务问题等因素仍将扰攘经济复苏。同时,欧央行要为2019年货币政策正常化作准备,2018年将会是关键的一年。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条件下,商业和消费者信心持续改善,11月德国IFO企业景气指数同比上升6.6%至记录新高,预料会继续支撑欧元区经济增长。10月失业率下跌0.1个百分点至8.8%,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图3:欧元区经济信心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由于欧元自今年初开始持续上行至3年高位,考虑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大约有3-4季度的滞后效应,预料欧元区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长将会下滑,对2018年经济增速带来压力。
图4:欧元上行对净出口增长带来下行压力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另外,尽管欧元区整体产出缺口持续收窄,并接近零,但各个成员国的状况并不一致。德国的产出缺口已经转正(实际增长高过潜在增长),通胀率亦因此持续上升,并高于其他主要成员国;但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产出缺口仍为负值,仍存在不少闲置产能,经济周期上,它们仍在上升阶段。
就劳动生产率而言,尽管德国和法国的增长有所提升至约2%,但仍然大幅低于危机前十年平均的4%,而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劳动生产率是持续下降,反映了经济复苏过程中存在隐忧。基本面稳健的核心国家(如德国)与仍受债务和经济疲弱困扰的边缘国家(如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仍将存在明显差异。
图5:欧元区产出缺口持续收窄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图6:欧元区各主要成员国潜在GDP增长
数据来源:欧盟执行委员会
欧元区整体通胀率从过去两年接近零的水平明显回升,但仍然低于2%的通胀目标。各成员国复苏势头明显不同,通胀率亦因此有所分化,反映欧元区内部经济的不平衡。欧元区11月CPI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至1.5%,小幅低于预期;德国CPI同比增幅却上升0.2个百分点至1.8%;但意大利和西班牙通胀率却持平于10月水平。
虽然欧央行要准备货币政策正常化,但我们认为最终仍是偏鸽,2019年的收紧货币政策将会非常缓慢,有利欧元区股市。各成员国处于不同的状况,减少买债甚至加息可能影响一些较弱经济体的复苏态势。
图7:通胀率处于不同水平,但仍然低于2%目标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我们预期欧元对美元于明年将会略有升值。
2017年至今,欧元区经济增速高于美国,刺激欧元兑美元大幅上升近12%。尽管市场预期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低于美国,但考虑到欧央行新一批购买计划明年9月结束,预料投资者于明年下半年开始揣测欧央行退市进程,无论是降低购买规模或何时启动加息,都将给欧元带来上行压力。
股市
上周全球主要股市小幅下行,但大中华股市跌幅较大。国内A股和港股分别下跌0.8%和1.5%,主要反映钢铁、煤炭和基本金属股(A股)与今年升幅较大的科技股和地产股(港股)明显下滑。
· 上周初以巴地缘政治引发避险情绪升温,道指高位回落,标普连续四天下降,带动全球股市有所下行,直至周五呈现反弹。
· 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滑,亦触发相关股票走势转弱。上周,道琼斯商品指数下降2.8%,铜价下跌4.0%、铁矿价下跌0.9%、钢价则上升1%。布伦特原油下跌0.5%至63.4美元/桶,反映汽油库存超预期地大幅增加,为11个月以来最大的一周增幅。
图8:主要国家和地区股市表现(12.1-12.8)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