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全球宏观及资本市场周报:美元走弱的态势会持续吗?

 

前瞻来看,在中期,虽然美国较其它国家率先退出量化宽松和提升政策利率,相对主要发达国家高的美元利率仍然可能不会是主导美元的主要因素,在众多国家经济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往往倾向于发生的是美元走弱的情形。从经济、政治角度,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市场可能会开始揣测欧央行的量化推出进程,这将给欧元带来上行压力,让美元指数承压;美国明年下半年中期选举的不确定性也将会对美元带来下行的压力;另外,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亦继续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下,贸易条件的提升和自身宽松的政策条件,资金流入的带动给新兴市场货币带来相对美元升值的压力。

影响汇率的因素繁多,每一个阶段,对同一汇率产生主导影响的因素往往不尽相同, 使得对汇率的预测更为困难。从资产配置角度看,长期地跨国家做资产配置可以帮助对冲部分外汇风险。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美元的贬值并不意味着投资美元资产就一定亏损,美元资产并不仅是持有现金,而是投资可能受益于美元贬值的资产。美元的贬值可能有助于美国对外部门的竞争力,提升整体经济发展,使得某些行业或资产类别受益。

一周选图

微信截图_20171127182208.png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事件:上周全球主要央行公布最新会议纪要显示鸽派信号

上周美联储公布11月、欧央行公布10月、澳大利亚央行公布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显示鸽派信号,12月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与会者认为如果未来数据并未改变中期经济前景,近期加息可能是有必要的。另外,几位与会者表示他们对是否在近期加息,将主要取决于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是否增强了他们对通胀率超过目标水平的信心。然而,少数与会者表示应该推迟加息,直至数据显示通胀明确升到2%通胀目标为止。亦有少数与会者认为在通胀仍然疲软时加息,担心会压低通胀预期,或导致公众质疑美联储对长期通胀目标的承诺。

欧央行10月会议纪要显示经济持续上行,但通胀依然不振:与会者支持继续开放式QE,部分委员希望有明确的QE结束日期。但部分委员却担心确切的QE结束日期可能引发紧缩。欧央行预计今年下半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短期内更有上行风险。然而,欧央行认为通胀依然不振。自今年初通胀率温和上升,但尚未显示出上升的势头。
澳大利亚央行11月会议纪要显示鸽派信号,加息时间推迟至明年4季度:3季度消费增速可能低于2季度。预计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在3%左右。预期失业率仅小幅降至5.25%,工资增长趋势落后,并表示工资压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预计通胀率将逐渐上升,但澳元升值却减缓通胀上行幅度。

事件分析:美元走弱的态势会持续吗?

近来美元大幅贬值的迹象,上周相对主要发达国家货币表现的美元指数下跌0.9%,三周累计下降2.3%。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下降超过9%,对一揽子货币的贸易加权的美元名义有效汇率亦下跌5.7%。,其未来的走势会如何?

前瞻来看,美元指数或会走弱,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反映从经济角度看,市场可能会开始揣测欧央行的量化推出进程,这将给欧元带来上行压力;而从政治角度看,美国明年下半年中期选举的不确定性也将会对美元带来下行的压力;另外,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亦继续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下,贸易条件的提升和自身宽松的政策条件,资金流入的带动给新兴市场货币带来相对美元升值的压力。

2017年,欧元区和日本增速超预期加快,加上英国通胀加剧导致其货币对美元有所上行。2017年,欧元区经济触底反弹,呈现金融危机以来最快的增长,增速亦持续上行并超出预期,并高于美国增长,刺激欧元兑美元大幅上升近13%;日本经济前景持续改善,在消费增长的带动下,经济活动录得两年以来最大的环比增长,导致美元兑日元下跌超过4%。英镑兑美元亦上升超过8%,主要反映去年英国脱欧公投后英镑急剧下降后引发的通胀升温,导致英国加息,加上低基数效应,支撑英镑回升。

前瞻来看,我们预期2018年美元指数会维持有所下滑,但降幅低于2017年,其中主要反映欧元对美元于明年有所上行,而英镑则大致持平。尽管市场预期明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低于美国,但考虑到欧央行新一批购买计划明年9月结束,预料投资者于明年下半年开始揣测欧央行退市进程,无论是降低购买规模或何时启动加息,这将给欧元带来上行压力。同时,美国明年11月中期选举,预期特朗普政府将会面临当选两年以来最大的挑战,政治博奕和不确定性将会对美元带来下行的压力。

美元指数是一个指标,反映美元对六个环球主要货币的综合变化。因此,欧元区、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通胀情况、货币和财政政策等因素,皆对美元指数做成重要的影响。其中,指数权重以欧元最大,达57.6%、日元13.6%、英镑11.9%、加元9.1%、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分别占4.2%和3.6%。

图 2: 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和美元指数今年持续下行

微信截图_20171127182306.png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新兴经济体得益于全球经济向好,吸引资金流入,预料其汇率相对美元仍然有望上行。全球贸易从2016年的衰退中开始复苏。全球工业生产持续上升,进一步推动贸易复苏和经济增长,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因此,新兴经济体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并支撑其对美元的汇率。今年以来,德银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已经上升9%,其中,人民币对美元亦上升近5%。美元持续弱势,加上全球经济复苏,有望支撑投资者风险偏好,将会继续利好新兴市场股市和货币。

美联储加息周期与美元走势没有必然的正面关系。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联储7次加息周期经验显示,每次加息后美元未必走强,在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增加至5.25%。在此期间,贸易加权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反而下跌了近7%。预期美国今年加息共三次达75个基点 ,但美元指数今年以来已经下跌近9%。

美元上行风险。可能来自美国经济表现超出当前预期和加息规模加大,或者危机的发生所引发的避险情绪。美元是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的主要交易、融资和结算货币,它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在危机时的避险货币的特性。这一功能和特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屡次得到体现。

汇率

美元指数连续三周下滑2.3%。上周下跌0.9%,美元对各主要货币皆有所下跌,降幅约0.4-1.2个百分点。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导致投资者认为明年加息步伐可能小于预期,导致美元加速下行态势。

欧元兑美元上升1.2%,主因是 德国默克尔组阁重现转机,反映第一大反对党社民党表示对与新政府谈判持开放态度。

韩元兑美元上周上涨1.1%,升至两年多以来最高水平,反映强劲的出口数据及投资者预期韩国央行即将加息。

英镑兑美元上升0.9%,主因英国央行委员表示英国未来三年内经济将温和增长,并强调三年内应加息两次。

图 3: 主要国家汇率表现(11.17-11.24)

微信截图_20171127182344.png

数据来源:彭博信息

股市

上周全球主要股市普遍上行,但国内A股则有所下降。美联储会议纪要偏鸽信号和德国组阁现转机再次支撑股市,但国内债券市场动荡传导至股市,使A股明显下降。

国内A股:沪指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上周四下跌2.3%,一周降0.8%,反映国债市场动荡和投资者担忧中国政府进一步紧缩股市。

香港股市:香港恒生指数在2007年10月以来首次收于30,000点以上,主要反映由腾讯等少数大涨的股票推动。今年迄今,腾讯股价已上涨了125%,对恒指涨幅的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

图4:主要国家和地区股市表现(11.17-11.24)

微信截图_20171127182435.png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