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ajor News Analysis
【重磅解读】
一)海外市场情绪回暖,发达经济体股指多数上涨
五一假期前后,海外主要股指集体上涨。美股方面,三大股指延续反弹,标普500、纳指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上涨2.9%、3.4%和3.0%。亚洲市场,恒生指数上涨2.4%,日经225、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上涨3.2%、0.5%。欧洲方面,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法国CAC40分别上涨2.2%、3.8%、3.1%。
二)美债利率小幅反弹,海外债市多数回调
主要发达国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多数回升。受非农数据超预期等消息影响,10Y美债收益率上行4.0bp至4.33%。其他债市方面,10Y德债下行2bp至2.46%,10Y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国债利率分别上行5.3bp、5.3bp、4.9bp、4.8bp,10Y英国、日本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3.6bp、5.6bp。
三)美元指数小幅反弹,日元汇率快速贬值
美元指数小幅上行0.5%,欧元、英镑、日元兑美元均有所贬值,跌幅分别为0.5%、0.3%、0.9%。5月1日,美国4月ISM制造业PMI录得48.7,虽创五个月以来最大萎缩、但高于市场预期的47.9;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快速走强,一度走强至100.4、收复100关口。随后美元指数小幅回落,但在周五非农数据的提振下,仍收在100.0,全周累积上涨0.5%。
四)原油价格再度大跌,黄金价格小幅回落
油价大幅走弱、金价大幅回调。原油方面,OPEC+成员国同意将6月份的石油供应增加41.1万桶/日,加快了恢复产量的步伐,供给冲击下,油价大幅下跌,WTI原油、Brent原油分别下跌7.5%、8.3%至58.3美元/桶、61.3美元/桶。而随着衰退担忧有所缓和,黄金价格小幅回落,COMEX金本周下跌1.4%至3225.0美元/盎司。
5月2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召开股东大会,巴菲特、非保险业务负责人阿贝尔、保险业务负责人贾因共同参与。会议深入讨论了诸多投资相关议题。
(1)巴菲特卸任CEO,计划由阿贝尔接任。巴菲特在问答尾声宣布计划向董事会提议年底卸任 CEO,这意味着伯克希尔 “巴菲特时代” 将落幕,投资者需为公司新纪元做好准备。伯克希尔非保险业务负责人阿贝尔或将在年底会接任CEO,巴菲特相信阿贝尔的领导能力。
(2)美国财政政策是当下巴菲特对美国最担心的问题,政府不负责任的行动可能导致货币价值 “令人恐惧”。巴菲特认为“政府的天然走向,就是让货币在时间中“缩水”。这种倾向,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但在制度设计中,很难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制衡机制来阻止这种事发生。”
(3)巴菲特看好日元资产,愿意长期持有日本商社股。伯克希尔已在日本投资约200 亿美元,但巴菲特仍愿意继续增持。巴菲特喜欢日本商社的经营模式,不打算在50年内出售这类资产。
(4)巴菲特批评了贸易战,认为“贸易不应成为武器”。巴菲特认为保护主义政策在长期可能对美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美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工业国家之后;美国应寻求与他国进行贸易,做各自擅长的事。保护主义政策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5)伯克希尔在当下持有约3000亿美元现金,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下,巴菲特较为谨慎。这一环境下,房地产的投资比股票更加复杂和困难。美国正在经历一些巨变,但长期来看,当下的变化并不值得过分担忧,他依然坚定看多美国。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称,美国电影业“正在迅速衰亡”,其他国家正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美国电影制作人和工作室离开美国”。特朗普说,好莱坞因此“遭受重创”,这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好莱坞行业媒体报道说,近年不少美国电影公司前往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制作大片,好莱坞也需要借此降低影片成本。媒体指出,对外国制作电影加征关税的做法或将对美国娱乐产业产生重大冲击。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美国商务部前官员威廉·赖因施认为,对外国制作电影加征关税“弊远大于利”,将“杀死我们(美国电影)产业”,且外国制作电影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说辞很难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