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ajor News Analysis
【重磅解读】
2月27日晚,小米发布SU7 Ultra,定价52.99万元。较小米去年透露的81.49万元预售价降低近30万元。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消息,小米SU7 Ultra开售2小时,大定过10000台。 据悉,小米SU7 Ultra搭载与小米SU7 Ultra Prototype(原型车)相同的超级三电机系统和赛道版高功率电池包,最大马力达到1548PS, 0-100km/h加速最快仅需1.98s(不含起步时间),最高时速350km/h,是目前地表最快的四门量产车。 事件解读:业内媒体指,小米SU7 Ultra的上市,或将翻开国产豪车市场的新篇章。 与SU7 Ultra同在近期上市的蔚来 ET9 是行政级旗舰,更强调外在气质和乘坐的舒适性、设计用料的豪华感;尊界S800体现的是未来属性,是中式豪华电动车依靠科技创新颠覆产品定义的全新尝试;而小米 SU7 Ultra,则是通过性能的强化,来营造豪华气氛——不管是蔚来、小米,都是中国新造车面对“高端化”课题,交出的不同答卷。 港股三大指数早盘冲高回落,午后探底回升曾一度转涨。截止收盘,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0.29%及0.66%,恒生科技指数跌1.22%表现最弱,盘中一度涨超2%到大跌3.18%,呈现大幅震荡行情。 盘面上,昨日大肆上涨的科技股集体回调,尤其是小米集团从创新高到一度跌近9%,最终收跌5.68%,快手跌超3%,百度、腾讯跌1.2%,阿里巴巴、美团跌0.8%;中金、银河连夜公告否认合并,中资券商股今日回调明显,招商证券跌超4%,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皆有跌幅,值得一提的是A股中国银河尾盘封涨停!前期表现强势的DeepSeek概念股、机器人概念股、AI医疗股、半导体股集体走低,汇量科技暴跌超38%,微盟集团、有赞、金蝶国际、金山软件、华虹半导体齐跌;黄金股、影视娱乐股、手游股、军工股、电信股、煤炭股普遍表现弱势。 另一方面,餐饮股大幅上涨,奈雪的茶飙升超21%表现抢眼,海底捞、海伦司、九毛九纷纷上涨,大摩看好中美在电动汽车领域展开合作,汽车股走强,长城汽车涨超7%,蔚来、小鹏、吉利汽车皆涨超6%,家电股、航空股、重型机械股部分活跃。 美股收盘三大指数集体下跌,道指跌0.43%,纳指跌2.78%,标普500指数跌1.58%,大型科技股普跌,英伟达跌超8%市值跌破3万亿美元,博通跌超7%,特斯拉跌超3%,亚马逊、谷歌、Meta跌超2%。超微电脑大跌近16%,美光跌超6%。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93%。金山云跌逾13%,小马智行跌7.3%,向上融科跌近5%,理想汽车跌超3%,阿里巴巴跌近2%,B站跌2.1%,新东方跌1.4%,腾讯和拼多多跌0.8%,小米ADR跌0.3%。 周四(2月27日)纽约尾盘,现货黄金下跌1.34%,报2877.24美元/盎司,全天震荡下行,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下跌状态,交投区间为2920.79-2867.93美元,北京时间22:30美股开盘后出现一波显著的下跌。COMEX黄金期货跌1.48%,报2887.30美元/盎司,日内交投于2935.80-2879.00美元区间。现货白银跌1.86%,报31.2630美元/盎司,美股盘初也出现一波显著的下跌行情。COMEX白银期货5月合约跌2.24%,报31.845美元/盎司。 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7.3010元,较周三纽约尾盘下跌357点,日内整体交投于7.2623-7.2798元区间,几乎完全回吐2月13日当天的涨幅(从7.3140元飙涨至7.2678元)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在采访中表示,在4月1日一份有关关税的研究结果出炉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决定关税政策。 当地时间2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表示,美国将从4月2日起对进口自墨西哥的商品和进口自加拿大的非能源类商品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还称,预计将很快宣布对欧盟输美商品加征关税。 奔驰中国于26日约谈了部分员工并立即启动裁员,裁员比例约为15%。本轮裁员主要涉及销售、汽车金融两个体系,公司主体主要是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研发体系暂未涉及。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与美国政府的首次接触令人心生希望。美国伙伴展现出务实精神,俄罗斯与美国准备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并不拒绝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我们理解一些西方精英将试图破坏我们与美国的对话,不是所有人都对俄美接触感到高兴。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应该继续系统性工作,包括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应采取额外措施以捍卫俄罗斯的国界。 日本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新生儿人数下降5%,降至创纪录的720,988人,延续了连续九年的下降趋势。这是自1899年开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数据显示,同期死亡人数上升1.8%,达到创纪录的162万人,导致总人口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年度下降。据Recruit Works Institute估计,到2040年,日本预计将面临1100万的劳动力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