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外汇局:7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00亿美元 环比增长1.4倍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7月,我国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带动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环比增长48%,规模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00亿美元,环比增长1.4倍,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积极性依然较高。 ■ 国家统计局:外贸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巩固增强 将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下阶段,尽管国际环境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具有产业体系完备、创新性强的供给优势,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引领下外贸主体活力足、增长韧性强的优势不断显现,外贸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巩固增强,将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挥积极作用。 ■ 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7月份,我国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但同时也要看到,多数房地产指标仍处于下降之中,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中。下阶段还是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潘功胜:整体看中国金融体系是稳健的 整体风险水平大幅下降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整体的中国金融体系是比较稳定的,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的数量和存量的债务规模也是处于下降的。整体的地方政府债务的成本负担水平,也有大幅度的下降。在房地产政策方面,按揭贷款的首付比例,现在已经降到了15%,它是历史上是最低的一个首付比的一个水平。利率,也处于一个很低位的水平。同时,我们提供再贷款,帮助地方政府,能够收购存量的商品房,用于保障性和租赁性住房,来消化存量的商品房。在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方面,目前高风险的中小银行,它的数量与高峰时期,已经差不多下降了一半。整体来说,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是稳健的。整体的风险水平是有大幅度的下降。(央视新闻)
国外 ■ 马来西亚计划从中国租赁新列车 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该国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为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交通部决定实施一项新的客运列车资产采购策略,即通过马中政府间合作机制,以租赁方式为马来亚铁道公司添置新列车。“根据目前的情况,整体可靠的在用列车总数,仅为68组客运列车。”陆兆福表示,“如果不立即采取改进措施,马来亚铁道公司的服务质量恐将持续恶化。因此,迫切需要为每条服务线路增加客运列车数量,同时确保每辆客运列车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环球时报)
■ 对冲基金大佬Tepper续押中国资产 大砍英伟达持股 亿万富豪投资人David Tepper仍然持有今年稍早买进的中国公司股份,但他减少了阿里巴巴以及美国科技巨头的持股。根据13F申报文件,Tepper的Appaloosa Management在第二季削减对阿里巴巴的持股约7%,但其仍然是该基金的最大头寸,占其62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的12%。David Tepperr也调整对其他中国公司的投资,增持京东、贝壳控股和两只中国ETF,同时,减持拼多多和百度。中国股票和ETF占该基金股票投资组合的26%。于1993年创立Appaloosa的Tepper,继续削减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持股,包括亚马逊、微软公司和Meta Platforms Inc.。他在英伟达的持股在该季减少84%,至8500万美元,占投资组合的 1.4%。 ■ 超50家港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红计划 港股多措并举提升投资者回报 进入中期报告披露季,越来越多的港股公司在筹备派发中期“红包”。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共有52家港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红计划,其中有13家公司的中期分红方案已开始实施。从派息金额来看,央企和港资房企最为“慷慨”,中期分红总额位居前列。从行业角度看,资源品、机械、家电、水电燃气等领域的公司尤为活跃,上半年业绩转暖为这批企业的中期分红筑牢基础。(上海证券报) ■ 企业存款持续“搬家” 银行理财规模破30万亿元大关 一边是企业存款大幅减少,一边是银行理财规模破30万亿元大关。今年前7个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3.23万亿元,而据测算,7月末理财规模增长至30.30万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受银行“手工补息”被叫停和治理资金空转的影响,银行理财成为企业投资者更理想的选择。接下来,银行理财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应更注重“灵活性、风险控制、收益稳定性”,从而为投资者构建更为稳固的收益防线。(上海证券报) ■ 桥水二季度大砍苹果持仓 减仓英伟达 文件显示,桥水基金二季度减持英伟达48.9万股、谷歌82.8万股;大笔增持亚马逊159万股、微软51万股,幅度分别达152%和88%。桥水还卖出近75%的苹果持仓至46.9万股。截至二季度末,桥水美股持仓总市值为192亿美元,环比减少6亿美元。 ■ 追涨杀跌 多只基金变身“毛基” 由于业绩欠佳规模缩水,不少净值跌至几毛钱的“毛基”,正面临清盘的境地,尤其是对成立三年后的存续规模要求较高的发起式基金。从这些陷入危机的“毛基”来看,除了市场欠佳以外,更多是由于基金经理追逐热点、豪赌赛道,引发基金净值持续下行,难以吸引投资者,导致规模持续缩水。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更加考验基金经理的真实投资能力。在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突破12000只的情况下,过往市场整体较好时“滥竽充数”的基金经理,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地。(上海证券报) ■ 适配投资者“求稳”需求 多只公募REITs多次分红 公募REITs正成为基金市场一股重要的分红力量。截至8月14日,总市值约1200亿元的公募REITs今年以来的分红总额已达44亿元。部分REITs今年以来已多次分红,还有REITs成立仅两个月就向投资者派发现金。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整体赚钱效应不佳的情况下,高分红的REITs产品因能提供相对稳健的收益而逐渐受到投资者追捧。某公募基金基础设施研究人士说:“公募REITs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其相对稳定且可预期的分红能力,其稳定性背后主要靠底层资产经营及产品特性来共同保障。”(上海证券报) ■ 巴菲特最新持仓:苹果占比降至30% 建仓美妆股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增持西方石油、安达保险;减持3.89亿股苹果,持仓占比降至30.52%、还减持了雪佛龙、T-Mobile;清仓Snowflake和派拉蒙环球;建仓美妆公司Ulta Beauty和海科航空。截至二季度末,伯克希尔哈撒韦持仓总市值从3320亿美元降至2800亿美元。
■ 蚂蚁集团计划收购好大夫在线 业务并入支付宝医疗健康事业部 从多个信源处获悉,蚂蚁集团正计划收购好大夫在线。此前,与好大夫在线洽谈收购事宜是蚂蚁集团的兄弟公司阿里健康,但近期,有接近蚂蚁集团的人士透露,目前谈判方已由阿里健康转变为蚂蚁集团。目前,打开支付宝首页的医疗健康频道,选择“在线问诊”,即能看到“好大夫”的字样,点击进入后,页面所呈现的内容和好大夫在线APP里的“专家问诊”界面完全一致。有支付宝医疗健康业务内部人士证实,双方已经在今年6月底达成相关业务合作。(第一财经) ■ 思科给出乐观营收前景 计划进一步裁员 思科第四财季营收136.4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35.3亿美元;第四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0.87美元,分析师预期0.85美元;第四财季产品营收98.6亿美元,分析师预期97.5亿美元;第四财季服务营收37.8亿美元,分析师预期37.1亿美元;预计2025财年营收550亿-562亿美元,分析师预期556.7亿美元;预计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86-0.88美元,分析师预期0.85美元;预计第一财季营收136.5亿-138.5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37.1亿美元;思科将进一步裁员,预计税前费用将不超过10亿美元。 ■ 苹果推进桌面机器人项目开发 寄望开辟更多收入增长来源 努力寻求新收入来源的苹果公司正在推进一款昂贵桌面家用设备的开发,将类似iPad的显示屏与机械臂结合在一起。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目前有一个数百人的团队在开发这款设备,该产品依靠纤细的机械臂来移动一块大尺寸显示屏,利用机械装置上下倾斜显示屏并使其完成360度旋转,可以说是亚马逊Echo Show 10和Meta叫停的Portal等家用电子产品的变种。向机器人转型是苹果提振销售和利用Apple Intelligence的计划一部分。在今年早些时候终止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后,苹果正在寻找新的收入增长来源。知情人士称,苹果现已决定优先开发该设备,并计划最早2026或2027年上市。该公司希望将售价压低到1,000美元左右。但由于距离预期发布时间还有数年,这些计划理论上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了表示支持,苹果将Kevin Lynch任命为该项目唯一负责人,Lynch是一位资深高管,担任苹果负责技术的副总裁,并主管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此外,他还曾经主管苹果的智能手表和健康软件工程。 ■ 瑞幸咖啡股价涨了20倍 不知不觉,瑞幸股价已从0.95美元升至20美元上方,谷底逆袭20倍,与上市时的价格看齐。此前瑞幸咖啡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为84.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5%,创单季营收额新高,上半年瑞幸咖啡总净收入达146.81亿元人民币。(中国证券报)
■ 香港甲级办公大厦成交价创20年新低 比五年前买价低63% 香港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香港甲级办公大厦中环中心的一个单位以约亏损7,200万港元(合92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比五年前的买价低了63%。每平方英尺均价约为13,191港元,创中环甲级办公大厦20年来最低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