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财政部:企业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可抵免部分企业当年应纳税额 财政部公告,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超过该专用设备购置时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 财政部7月24日将发行550亿元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期)(30年期)。本期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50亿元,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本期国债自2024年7月2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1月25日和7月25日,2054年7月2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超半数投资者看好未来12个月香港、内地经济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发布投资者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全球、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其中52%的投资者对未来12个月的内地经济表示乐观,而55%的投资者对未来12个月的全球经济表示乐观。调查发现,香港投资者主要偏好投资香港、内地以及北美市场。其中,72%的投资者在未来12个月最有兴趣投资的市场为香港,其次是内地市场,北美市场则有49%的投资者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
国外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跌至6.87% 为3月初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上周跌至3月初以来最低水平,为潜在购房者和寻求搭乘购房需求顺风的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喘息之机。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当周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合约利率下降13个基点至6.87%。15年期抵押贷款利率跌至6.49%。抵押贷款利率与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同步,后者上周也显著下滑,因政府数据显示通胀压力普遍降温。这促使交易员提高了对美联储更有可能推进降息、最早可能在9月降息的押注。
■ 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3.2%不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中,从全球范围来看,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和今年4月份的预测值持平;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3%,相较今年4月时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中,日本和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其中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被下调至2.6%,反映出其经济增速慢于预期以及国内消费放缓的现状。另外,报告还预计今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为5.9%,2025年将降至4.4%。 ■ 亚行上调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预期,维持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不变 7月17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2024年亚洲发展展望(7月版)》,将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在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从此前预测的4.9%上调为5.0%。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期则维持4.9%不变。其中,亚行维持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不变,2024年预计为4.8%,2025年预计为4.5%。
■ 美元指数创3月下旬以来新低 美元指数刷新3月21日以来新低,现报103.8,日内跌0.42%。美元兑非美货币普跌,美元兑日元跌1.3%,美元兑欧元跌0.3%,美元兑瑞郎跌0.7%,美元兑英镑跌0.4%,美元兑纽元跌0.5%。过去三个月通胀数据不温不火,加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呼吁美联储在两周后政策会议上降息的呼声越来越高。
■ 百亿级私募现年内最大加仓力度 结构性机会受青睐 百亿级私募的进攻态势愈发明显。最新统计数据,截至7月5日,百亿级私募仓位升至74%以上,单周仓位提升超4个百分点,创出今年以来最高周度加仓幅度。据悉,多家百亿级私募对于后市看法相对积极,挖掘结构性机会已成为共识,其中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板块备受青睐。(上证报) ■ 北证50指数放量上攻 行业人士指出四大涨因 北证50指数昨日上涨7.2%,成交129.76亿元,近7个交易日北证50有6个交易日收阳。行业人士认为,本轮行情有一定的合理性基础,据此给出四大分析:一是超跌反弹之下,估值有修复需求。前期市场有明显调整,北证50于7月9日最低触及658.17点历史低位,今年以来跌幅近30%。此外,约有43%的个股市盈率小于20倍,板块整体具备配置性价比。二是已有9家北交所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且均为预喜,相关标的与两创板具有联动特征。多家公司宣布回购计划,以期稳定股价表现,对投资者信心形成一定支撑。三是近期交易风格有从注重红利、稳定属性的大盘股逐步转向科技、成长属性中小盘股的趋势。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受益于投资者交易风格切换。四是市场各方对后续北交所的改革发展预期总体偏乐观,看好后续高质量发展机遇。
■ 美联储威廉姆斯:美联储距离降息更近一步 但尚未准备好行动 美联储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距离降息更近一步,但尚未准备好行动。最近三个月的通胀数据更接近正在寻找的反通胀趋势。即使在美联储开始降息时,利率仍将保持在限制经济活动的水平上,目前采取的政策限制性立场是合适的。希望看到更多数据,以增强对通胀迈向2%的信心。 ■ 二季度债基吸金 基金经理谨慎情绪升温 在权益市场震荡不断、债券市场持续走牛的背景下,多只债基在今年二季度吸金趋势明显,并且基金公司自购债基的情况也频频出现。业内人士透露,一方面,“债牛”背景仍然存在;另一方面,4月禁止手工补息之后,存款搬家效应明显,债基也从中获益;此外,在利率不断走低的趋势下,居民存款不断寻求具有安全边际的资产,债基日益受到青睐。业内人士分析,人民银行旨在引导长期利率中枢阶段性上修,债市吸引力或阶段性下降,短期内市场情绪或承压。不过货币政策并未实质性转向,市场对短期政策的反应如果过大,可以从中挖掘新的投资机会。(中证报)
■ 华为车BU半年收入近百亿元 超过去两年总和 截止今年7月初,2024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收入达到100亿元。对比往年,华为车BU收入已翻倍增长。华为年报显示,2022-2023年,华为车BU的全年收入分别为21亿、47亿元,华为车BU短短半年收入,超过过去两年总和。华为回应称,涉及财报信息,建议以官方公布的权威信息为准。(36氪) ■ 英伟达等巨头被曝违规使用YouTube数据训练模型 涉17万个视频 据媒体报道,包括苹果、英伟达、Salesforce和Anthrophic在内的一些大型科技公司,被曝在训练AI模型时使用了来自谷歌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的未授权数据。这些公司使用了一个由第三方提供的数据集,其中包含从YouTube上抓取的大量视频字幕文本,违反了YouTube禁止从平台上未经许可抓取内容的规定。报道指出,这些科技公司在训练AI模型时都使用了一个名为“YouTube Subtitles(YouTube字幕)”的数据集,大小为5.7GB,包含4.89亿个单词,来自Youtube上超过4.8万个频道中的17.35万个视频。该数据集由视频字幕的纯文本组成,包括视频博主上传的部分和Youtube自动转录的文本,除了英语外,通常还附带日语、德语和阿拉伯语等语言的翻译。 ■ 北面母公司15亿美元出售潮牌Supreme 7月17日,Vans及The North Face母公司VF集团宣布以15亿美元将美国潮流品牌Supreme出售给眼镜制造商EssilorLuxottica集团。VF集团此前在2020年以21亿美元收购Supreme。EssilorLuxottica集团预计在2024年年底完成收购。(界面) ■ 霸王茶姬辟谣星巴克前副总裁加入 有消息称,星巴克副总裁李涛已离任,目前已经加入霸王茶姬。对此,霸王茶姬方面回应称:“不属实,没有这回事。”(中证金牛座) ■ 小米新款折叠屏外观发布,雷军:不再是美丽小废物 小米在官微中晒出 MIX Flip 折叠屏手机的外观海报,小米介绍道,该机搭载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徕卡光学 Summilux 大光圈镜头、4780mAh 小米金沙江电池。雷军也发布微博称,“美丽小可爱?还是,美丽小神机?”并在配图中称小米 MIX Flip不再是美丽小废物。”此前,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数枚“Xiaomi Flip”“Xiaomi MIX Flip”“MIX FLIP”商标。而该款新机将于7月19日在雷军2024年度演讲会上发布。
■ “普通话拼音”买家上半年赴港买房同比涨近70% 涉及金额超700亿港元 据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香港累计录得6117宗“普通话拼音”买家买卖登记,较去年同期的3667宗急升近七成,涉及总金额705.4亿港元,按年上升42%,无论成交量及金额均创1995年有记录以来新高。而目前,香港楼市“普通话拼音”买家比例升至25%的历史最高点,总入市金额占比30.9%。对比来看,在1997年香港楼市高峰期,普通话拼音买家比例仅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