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国务院: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 国务院发布公告,自即日起,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暂时调整实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旅行社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的有关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相关省市人民政府要根据上述调整,抓紧对本部门、本省市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相应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国务院将根据相关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情况,适时对批复内容进行调整。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3年我国企业物资采购总额175.4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4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数字化采购渗透率逐年提升,有效提升了采购效率。根据《2024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2023年我国企业物资采购总额17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工业生产采购额为96.7万亿元,同比下降6.8%;零售批发采购额69.2万亿元,同比增长7.2%。
■ 《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 《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据中银协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57万亿美元,较上一年增幅4.4%;国内信用证结算总量较上一年有明显提升,规模超3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达24.9%。据了解,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八年发布该报告。(中国金融时报)
国外 ■ 美国通胀全面降温 增强美联储降息理由 美国劳工统计的数据显示,5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1%,为2021年8月以来最小增幅。同比增幅3.3%,也是三年多来最低水平。经济学家认为,核心CPI比总体CPI更能反映潜在通胀水平。受汽油价格下降影响,整体CPI环比下降0.1%,为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同比上涨3%。分析认为,美国6月通胀全面降温,这将进一步提振美联储官员相信可以很快降息的信心。 ■ 瑞银:到2028年 英国将成为失去最多百万富翁的国家 根据瑞银对全球财富趋势的分析,到2028年,英国将成为失去最多百万富翁的国家。瑞银报告预测,英国以美元计的百万富翁人数将减少17%,从2023年的306.2万下滑至2028年的254.2万。预计到2028年,荷兰的百万富翁人数也将减少4%。
■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触及3% 日本4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触及了3%,这是该品种自2007年开始发行以来首次。三只40年期日本国债的收益率周三升至3%,而且周四没有跌下来的迹象。日元走势持续疲软,加剧了市场对日本央行将采取进一步货币政策正常化措施的猜测,包括寿险公司在内的主要投资者对投资日债持谨慎态度。
■ 美联储预防式降息预期升温 大类资产配置或转向“降息交易”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时发表的偏“鸽派”论调,令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机构人士称,美国就业市场降温和通胀水平回落将触发预防性降息,美联储有望在今年9月启动降息。从交易逻辑角度看,机构人士认为,大类资产将逐步反映降息预期从“折返跑”转向“兑现”,“降息交易”主线或逐渐清晰。(中国证券报)
■ 继续“抢跑”降息预期 金价调整或为良好买入窗口 2023年12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2024年的货币政策将边际宽松,此后市场进一步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逻辑。同时,以国际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也节节攀升。业内人士表示,本轮国际黄金价格上涨主要是受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驱动。虽然降息预期一再推迟,但美联储迈向降息的大方向是确定的,市场仍会继续“抢跑”降息预期。此外,考虑到大选,美国政府仍会不断提高资本开支以保持经济高增长,而历史经验表明,黄金价格与美国财政赤字之间存在良好的同步性,预计后市金价仍存上涨空间。(中国证券报)
■ 业内人士:不宜对程序化交易过度污名化 近期,有市场观点认为“程序化交易加剧市场下跌,是市场低迷的原因之一,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应当暂停或取消程序化交易。”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需正视程序化交易的利弊影响,不宜对程序化交易过度污名化。上述人士表示,程序化交易市场影响具有两面性,应理性客观看待,既不能将之拒之门外,也不是听之任之。从监管实践和境外经验看,程序化交易利弊兼有,宜一分为二,“趋利避害、规范发展”是对待程序化交易较为理性客观的态度。(证券时报) ■ 公募基金暂停新增转融通,存量规模正逐步了结 7月10日,证监会宣布暂停转融券业务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公募基金在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之后,再度迎来监管加码。有相关基金公司表示,自2月以来,公司已经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而且在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
■ 小红书完成E+轮融资 小红书完成E+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DST Global、中信资本、博裕资本、红杉基金、高瓴资本等。小红书是一家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用户可以在社区分享产品评测和旅游目的地介绍。据了解,小红书成立以来已经历多轮融资,包括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E轮以及战略融资。(科创板日报) ■ 苹果中国开启限时教育优惠活动:买电脑“送”耳机,买平板“送”手写笔 苹果中国宣布开启2024高校优惠活动,即日起到9月30日,有资格的购买人在购买符合条件的Mac并搭配一副AirPods时,或购买符合条件的iPad并搭配一支Apple Pencil时,可享促销优惠金额。其中,购买指定产品时,闪电充电盒版AirPods 3、AirPods 2以及两款Apple Pencil均可全款抵扣,相当于买电脑“送”耳机、买平板“送”手写笔。(财联社)
■ 稳市政策初见效,机构称武汉住宅6月成交同比增近2成 今年上半年,武汉住宅成交量价齐降,但受“汉十条”政策刺激,6月成交量环比上升8.9%、同比上升18.2%。7月10日,戴德梁行发布了武汉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业内人士表示,武汉上半年土地市场回暖,远城区引领住宅市场成交,律所积极扩张带动写字楼租赁需求活跃,餐饮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
■ 香港楼市“撤辣”刺激作用消退 “北上”或成港人置业第二选择 今年2月末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撤销长达14年的楼市“辣招”(防楼市过热强力限制举措),香港楼市一度重回火热,大批购买力得到释放,市场交易也明显转旺,政策效果一度“好于预期”。但在“撤辣”政策实施三个月后,利好效应便逐渐减弱。刚刚过去的6月份,据中原地产监测,香港一手住宅登记982宗及126.0亿港元,较5月份分别大幅下跌了49.6%及55.3%,为今年2月后的近4个月低位,成交量几乎回到了“撤辣”之前的水平。(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