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央行:研究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央行研究局党支部发文称,央行将以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为重点,持续加大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研究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增强金融支持上海总部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发展能力。支持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加强绿色金融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人民币成为绿色能源计价货币。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沟通交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展业兴业。 ■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 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 有反映部分地区发生税务部门针对企业纳税问题“倒查30年”及要求企业补税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回应称,国家税务总局已关注到相关反映,也充分理解广大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关切。需重点说明的是:首先,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近期反映的有关查税补税,有的是对企业以前年度欠税按程序进行催缴,有的是对企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适用风险按程序予以提示告知,均属税务部门例行的依法依规正常履职行为。第二,税企双方始终休戚与共。依法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支持企业发展是税务部门的应尽之责,广大经营主体好,国家税收才能好。税务部门一贯坚守保经营主体就是保经济税源的理念,坚决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严格防范和查处违规征税收费行为,积极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健康规范发展。第三,加强税收监管也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我们将持续优化税务执法方式,着力推进精准监管、精确执法,重点打击偷逃抗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守法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营商环境。同时,也请广大纳税人对税务部门依法履职予以监督、理解、配合,对有关涉税争议,欢迎和支持纳税人通过法律途径积极妥当解决,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证监会: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积极入市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一司党支部发布《以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文章称,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稳定,做好服务实体经济“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增强制度适应性、包容性,壮大耐心资本,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展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等重要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积极入市,打通制度堵点。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拓展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
国外 ■ 美国5月零售销售增幅不及预期 由于汽油和汽车价格下降影响了加油站和汽车经销商的收入,美国5月零售额增幅低于预期。5月零售销售增长0.1%,4月数据被下修为-0.2%。近几个月来,零售销售因复活节提前而受到扭曲。尽管如此,由于物价和利率的上涨迫使家庭优先考虑生活必需品,减少自由支配的开支,销售增长的趋势已经放缓。由于低收入借款人越来越难以偿还贷款,银行也在收紧信贷。虽然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固,但失业者要想迅速找到新工作已变得有些困难,工资增长也在放缓。不包括汽车、汽油、建材和食品服务在内的零售销售对照小组增长了0.4%。
■ 深交所发布深港通50指数 打造跨境投资特色标的 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21日发布国证深港通50指数(简称深港通50,代码983091),反映深港通标的范围内市值规模大、行业代表性强的公司股价变化情况,丰富深港市场优质投资标的供给,为中长期资金跨境配置提供多样化选择。深港通50指数从深证50、国证港股通50两条重要指数的样本股中,选取主上市地在深交所或港交所、自由流通市值处于沪深港市场行业第一或第二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深港通50指数汇聚深港两市稀缺龙头企业,权重股包含腾讯控股、宁德时代、比亚迪、美团、迈瑞医疗、小米集团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公司。 ■ 上交所:境内首批投资沙特市场的ETF获批,助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据上交所发布消息,近日,境内首批投资沙特市场的跨境ETF产品正式获批。下一步,上交所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新“国九条”部署安排,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丰富交易所跨境基金产品体系,增强资管行业国际化发展能力,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 国内债券型基金规模逼近10万亿 近日,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再度攀升。今年以来,受益于债券市场收益率走低,国内债券型基金业绩和规模实现双增长。今年已有不少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大幅提升,如30年国债ETF上涨8.56%,10年地方债ETF上涨5.49%。20只债券型ETF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半数基金年内收益率在2.5%以上。从规模来看,债券型基金规模达到9.62万亿元,今年新发规模占全市场新发产品募集规模的比例超过80%;从收益率来看,400余只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超3%。(券商中国)
■ 英特尔中国入股立讯精密子公司,合作主要聚焦数据中心业务 英特尔和立讯精密将在数据中心领域进行合作。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立讯精密旗下的子公司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东莞立讯技术)最新的股东名单中出现了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出资额1766万元,同时,注册资本由约5.71亿元人民币增至约5.89亿元人民币。立讯精密相关人士证实了这起投资,称双方合作主要聚焦数据中心的业务。立讯精密和英特尔联手合作有助于在数据中心领域进行更好的协同。(澎湃) ■ 马斯克回应黄仁勋言论:未来人形机器人普及程度将是汽车10倍 英伟达CEO黄仁勋最近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机器人技术将在未来2-3年内取得重大突破,并预言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变得像今天的汽车一样普遍。他说,100年后人形机器人将无处不在,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产量最大的机器系统。一位X用户分享了黄仁勋采访的视频片段。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回应称:“它们的普及程度将是汽车的10倍。”(新浪财经) ■ 美股三巨头占全球市值10% 在微软、苹果和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以后,三家公司占标普500指数权重达到了2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美股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市值权重已经超过60%。标普道琼斯指数高级指数分析师希尔维布拉特(HowardSilverblatt)发现,美股三巨头已经占全球市值的10.6%,这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一财经)
■ 滴滴回应准备明年香港IPO传闻:关于IPO目前没有时间表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滴滴正为2025年香港IPO做相关准备。文章称随着业务逐步改善,滴滴近日向相关投资者做推介,并参与相关银行的电话会议。滴滴针对上述传闻回应称,公司当下聚焦于持续深耕主营业务,更好地服务乘客、司机和合作伙伴,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和创新能力,为行业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滴滴一直与投资人保持常态化的沟通,同步公司的业务进展,关于IPO目前没有时间表。(澎湃新闻)
■ 多地楼市显著升温,购房者信心不断修复 5月17日,房地产行业迎来一揽子支持性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协力打出政策“组合拳”,力度空前超出市场预期。一个月以来,多地积极响应,因城施策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带动楼市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表示,楼市新政出台后,购房者信心不断修复,各个城市的成交量均有上涨。不同城市表现有所差异,其中,一线城市及部分核心二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增幅较大。(上证报) ■ TOP30上市房企5月销售额同比、环比降幅均收窄 主流上市房企2024年5月销售数据已经披露完成。在剔除部分数据披露不全的上市房企后,以沪、深、港三大交易所主要上市房企为样本,分别统计了销售金额、销售面积以及销售均价排名前三十的企业。5月销售额TOP30上市房企合计销售金额为2028.38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37.12%,较2024年4月下降1.93%。5月销售额TOP30上市房企合计销售金额同比、环比降幅均较4月有所收窄。5月销售面积TOP30上市房企合计销售面积为1204.79万平方米,较2023年同期下降37.52%,较2024年4月上升2.55%。5月,销售金额超过200亿元的上市房企仅保利发展、万科、华润置地3家。30家房企中,仅绿城中国5月实现销售额同比正增长,实现销售额162亿元,同比增长26.56%。(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