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华网再次报道了福建晋江,点赞其资本市场“加持”民营经济 上市公司“晋江板块”崛起,带动高质量增长。
这也是今年“晋江经验”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之后,央媒对这个县级市的又一次点名。
20年前,“晋江经验”诞生。20年后,晋江,这个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仍在不断以全国典型的身姿,创造奇迹与辉煌。
01为何是晋江?
中国所有的区域发展,都可以从自己的历史和地理当中溯源和归因。晋江也不例外,近年来常年位列中国百强县城前十,背后可以看到属于他独特的精神文化体系。
晋江市在唐开元年间置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因晋江而得名。西晋中原士族为避战乱,衣冠南渡,依江定居。出于对故土的思念,便把栖身的河流命名为“晋江”。202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好有三处代表性的古迹遗址在晋江。
从古闽越文化,到数次南迁带来的中原文化,再到马可波罗笔下这个海上丝路东方第一大港背后的海洋文化,这片土地千年繁衍更迭,孕育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
正如北京拓维研究院院长王毅所描写的那样,自从“三王入闽”以来,把“最中原”的东西保存了下来,闽南话被称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同时这里又临海,有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涨潮声中万国商”繁荣的历史。而闽越文化的古朴与尚武也潜藏在闽南人的文化性格之中。
也正因此,其称,闽南文化可以概括为“闽越文化的古代遗存、中原文化的现代传承和海洋文化的当代整合”。闽越文化赋予晋江野蛮生长”的原始力量与旺盛的争强好胜的男性荷尔蒙。中原文化给予晋江一种家族团结的基因与内在的“直道而行”的战略定力;海洋文化则给晋江彪悍决绝的气质、“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与和陌生人合作的契约精神。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句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歌词,也正好书写了晋江人的心声。
“敢于拼搏”,也正是晋江企业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晋江商人最大特点的共识。
正如晋江企业家所说,晋江的企业赚了100万,还会再贷100万,继续冲刺,企业成长很快,连锁扩张能力强,而其他地方企业可能赚了100万,存起一半。
02 百强县城的崛起
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9年居福建省县域首位,晋江这个福建第一县城,土地只占福建省的1/200,但是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全省的1/16。
晋江有超过9万家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创造着90%以上的税收和就业。也正是在这97%占比的民营企业共同努力下,晋江成功打造出一个产业集群——超3000亿的鞋服产业、超1000亿的纺织产业、超500亿的建材和食品产业,超300亿的智能装备和医疗健康产业。
从全国知名的贫瘠穷壤,到如今遍地开花,晋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激活了自身蕴藏的能量:
从“三闲——闲房、闲资、闲置劳动力”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过渡,再到“三资企业”上路、“产业集群”迈步,创造出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应该将这种晋江模式,与当时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并列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
而此后,晋江模式也一直与时俱进。
1995年,晋江全面启动“质量立市”。
以制鞋行业为例,1980年代初,这里还是以小作坊为主,生产的是低端市场的休闲鞋和拖鞋。到了90年代,晋江市先后投入巨资进行现代化改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1998年,其又在产品质量得以全面提升基础上,提出“品牌强市”,打造“品牌之都”,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创立品族品牌。这也让晋江的制鞋行业实现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品牌商的转型与升级。像安踏,从中小企业成长为如今全球巨头,特步,从手工作坊到如今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卡尔美的总裁柯永祥说,我在大学创业时就帮我哥的工厂卖球服,我从那时就知道有品牌才好卖,没品牌你根本卖不出去。
2002年以后,晋江又开始推行资本运营和品牌经营比翼双飞的“双翼计划”,努力打造证券市场上的“晋江板块”。从恒安国际成为晋江第一家上市公司,至今已有20多年。
今年2月,随着成立20年的理臣中国LICN登陆纳斯达克,晋江累计培育的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了51家。总市值超4000亿元。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县域第2位,上市和挂牌企业合计106家。安踏、利郎、七匹狼、柒牌、九牧王,一大批名字,耳熟能详。
上市企业行业类型也扩展到了纺织服装、体育用品、造纸、建筑陶瓷、新能源、食品、伞业、机械、电子、管理咨询服务等多个行业。
而或许是特有的文化DNA所影响,晋江企业家也并未因资本助力而盲目扩张,反而专注自身实业领域本体,不断在产业链上和科技上做延伸与升级。
03 与时俱进的更大发展
如今,晋江市又陆续提出“创新驱动”“数智转型”“资本赋能”等战略,以助力企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持续巩固产业集群优势,为“晋江经验”的可持续发展破局。
智能化升级、数字化工厂和原创研发正在引领晋江企业又一轮高速成长。
比如,晋江制鞋行业通过成立的“高效制鞋技术研究与应用联盟”,积极探索机器视觉导入、3D打印、智能化等新技术的运用。依靠不断推进的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提升品牌附加值。
再如,晋江服装行业,如卡尔美,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造,通过“3D试衣”,实现只做一件样衣就能交付生产,大大减少研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安踏和东华大学共同建立的“联合创新研究院”,众多研发人员成功研发第一代“呼吸膜科技”,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和价格壁垒,解决了防风防雨的材料和透气性的长期矛盾关系。
又如,晋工机械,将新能源作为智能装备的新赛道后,出现了不一样的场景——系统使用寿命增加50%,有效散热效率提升20%,线束装配时间缩减80%。
而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头部企业整体营收下滑超过40%,行业整体下滑也超过40%,在燃油挖掘机、叉装机等传统产品上,价格竞争已然白热化,“卖一辆亏一辆”成为没有差异化、缺乏竞争优势的中小机械企业的生存真相。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优势产业之上,晋江酝酿7年,在这片热土栽起又一棵百亿产业大树——集成电路产业,成为晋江产业经济新的增长曲线。
而在最初,质疑声不断——“中国鞋都能造芯片?”“做芯片可比做鞋子难多了!”“晋江没有基础,怎么和别人争?”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以做鞋服起家的县级市能干成。
但晋江,毅然投入数百亿元。数据显示,目前,晋江集成电路产业筑链成势,已落地胜科纳米、中探针、颖华、华清、三伍微等50多个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逐渐形成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配套、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的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晋江还帮助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以并购收购助力实现跳跃发展。
近年来,国产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崛起,给汽车内饰皮革行业带来了弯道超车机会。兴业皮革科技便紧抓这一机遇,通过收购成功切入汽车内饰赛道,综合两方的渠道优势、原材料资源、制造和资金优势,成为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问界汽车、吉利汽车等品牌天然真皮内饰供应商。
此外,恒安集团入股芬兰公司Finnpulp,成芬兰纸浆厂最大股东;七匹狼先后收购肯纳服饰、拿下“老佛爷”,成功拓展中高端服装市场;安踏收购斐乐、迪桑特、亚玛芬等,从单一品牌转型发展成为多品牌体育用品集团。
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晋江上市公司累计并购重组58起,并购金额超599.67亿元。
此类种种,晋江和晋江企业们的战略眼光,可见一斑。
高质量发展大旗之下,“晋江经验”正在与时俱进,驱动晋江企业探索出独特的发展新路,也必将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树起新典型。
瑞承作为专为高净值人士、企业家群体提供服务的品牌,致力于围绕企业家客户群体的“企、传、投”需求提供综合咨询服务解决方案。
长期深耕企业家“企、传、投”服务,通过多年资产配置能力、科技能力、国际化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持续建设,为客户在资产配置、家族传承、企业发展与提升、品质生活、公益金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长期陪伴企业家客户的企业、个人和家庭成长,奔赴更加美好的事业与生活。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您的专属顾问
定制您的“企、传、投”服务
END
信息来源:
http://www.news.cn/fortune/2023-11/27/c_1212306701.htm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8B%E6%B1%9F%E5%B8%82/2279862?fr=ge_ala#8-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433203821448312&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850265830909304&wfr=spider&for=pc
https://mp.weixin.qq.com/s/tXVHXgFEI-Vb8udHPg-a2Q
https://mp.weixin.qq.com/s/c9ei7U3QihmweAT1OyYgqQ
https://mp.weixin.qq.com/s/Hwmg9cc5l66p8XSvo3EMNQ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性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成绩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依据本文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法规及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