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万字回顾!一线投资人的真实洞察:信心从哪里来

 


9月26日《唐宁会客厅》直播,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钧山资本市场董事总经理王浩宇、本草资本合伙人刘千叶做客会客厅,一起剖析时局、前瞻趋势、变中寻机,共同探讨信心从何而来。


四位投资人聊到了当下市场关心的诸多议题,包括一线投资人对市场的体感是冷是热;资本市场是否见底、能不能投;如何看待私募类型的长期投资、早期投资;科技创新如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明年全球和中国经济会怎么走…


本文是对这期直播内容的综合整理。扫码文末海报二维码,可以观看完整的精彩回放内容。




01.

一线投资人

对市场的体感是冷是热?



|创业公司非常拼

科创驱动的公司未来增长更快


刘千叶:我最近在深圳出差,深圳创业公司给我的感触是,节奏比北京和上海还要快。北京上海已经就够“卷”了,但我感觉深圳公司的创始人和员工恨不得住在公司旁边、睡在公司里头。


唐宁:跟疫情前的节奏相比呢?


刘千叶:跟疫情之前的节奏相比,是有过之无不及。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唐宁:前段时间的医疗反腐给一些医疗企业带来了压力,你和同事们的感受如何,你觉得这些企业家和创业者有信心吗?


刘千叶:我觉得信心还都挺满的,虽然也有受到一点反腐的影响,但是大体上都是非常拼搏,而且信心满满。


可能因为我们做的医疗赛道,本身是高度关注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的硬科技,我们一直相信科技创造生产力。


现在不像过去几十年,大盘在快速增长,干什么都能增长。但现在大盘增长慢了,那么有科技领先性的公司就能获得更快速的增长。


|企业“出海”转型进行时

从GDP到GNP


唐宁:浩宇是做二级市场的,既有跟上市公司实控人团队的访谈调研,也有跟基金公司的深度合作,你的体感如何呢?


王浩宇:今年本来信心满满,但实际情况确实比大家想的要难,尤其二级市场,很多订单在二三季度开始往下走。


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家本身的精神还是非常突出的。企业家现在想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怎么能够“卷”赢。


举个例子,西安有一个企业家给阳光电源做配套设备,现在他的上下游全部都去墨西哥建厂了,因为墨西哥人力便宜,而且在北美离客户更近。所以他现在学习怎么建立起海外的管理能力,招墨西哥本地人,把文化差异弥合起来。


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安踏、比亚迪,这些大公司全都出海了。


所以未来会有一个概念叫做“从GDP叫到GNP”。


GDP是在中国发生的国民生产总值,而GNP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在海外建厂创造出来的价值。


日本一直是走GNP的路径,大家如果统计日本的GDP,会看到“失去的20年甚至30年”。但这不重要,如果看日本的GNP每年增速是很快的,丰田的汽车是卖给全世界的。


所以我觉得,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讲,在今年越“差”的情况下,越倒逼着去干那些早就该干的事儿。


唐宁:出海其实并不是说“抛弃”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持续重要,但与此同时,把在中国市场上建立起来的能力为全球市场所用。


现在越来越多中国的优秀的企业在往海外走,我觉得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其中也蕴藏了很多机会。



02.

资本市场

股市见底了吗?股票能买吗?



|A股在底部,但抄底要有方法


王浩宇:我觉得短期见底需要时间,现在往下的情绪确实还是比较大的,只能说现在是处于底部。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特斯拉,它之前从450跌到100的时候,大家看它跌了80%。再从100跌到50,跌了50%。但是从50涨回到400,涨了8倍。什么意思?就是当股票市场从数学的角度去算,底部的波动是巨大的,从100块到50块看起来是腰斩了,这个时候会大大地放大人性的恐惧。


所以大家问我见没见底,我觉得在底部,但不一定是最大底。


第二个问题能不能抄底?能抄,但一定要以合适的方式去抄。假如现在去抄100块钱的特斯拉,跌到50块还是腰斩。但是值不值得100块钱以下去抄呢?我觉得可以分步建仓或者用母基金的方式去配,这些都是好的方式。


所以对底部的判断和抄底是相辅相成的。大家要有好的方法工具,而且要评估自己的风险波动承受能力。我觉得现在这个市场是有一些超跌了。


|从PEG的视角看A股是否便宜


李丰:中国未来3-4年的GDP增速,即使是按最悲观的预期,也能保证大概是3%-4%左右的增长。


我们对比来看,德国作为一个全球的主要经济体,今年的经济是不增长。那德国的经济或者是资本市场变成今天中国这样了吗?当然是没有。


今天我们A股的市盈率几乎是全球最低的——平均十倍市盈率。这个十倍的市盈率合理吗?


如果3%-4%的GDP是社会平均增长率(就是各行各业全拉平了算),假定你选的是上市公司,那最少在3%-4%的基础上有一倍以上的增长,也就是有6%-8%的增长;那如果选到了更好的公司,可能会有10%-20%的增长。


我们二级市场总说PEG,就是PE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在估值贵的时候,别说找PEG是1的,就是找PEG是2的都不太容易。


那么我们按最悲观的预期,即GDP增速3%-4%,现在平均市盈率10倍,再来看A股是不是足够便宜,相信大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科技是人类进步之光,低位要投科技


王浩宇:大多数投资人的共识是,长期投科技一定是没问题的,因为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唯一的抓手。既然B点就是投科技,在大的周期里有高点、有低点,那么低点投科技是一个更好的参与方式。


科技板块里投什么呢?如果把smart beta选对了,比如医药医疗、新能源,在大的方向性上就明确了。那我们再往下看,选「龙头公司」或者「创新型小公司」,这是两个不同的投资策略,核心就找那些能创造价值的公司。


如果继续往下深挖,我们会发现中国科技面临着卡脖子的压力,美国科技的确突飞猛进,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科技公司估值都很贵了。而中国很多公司,包括华为产业链,比亚迪产业链突破,现在估值是很便宜的。


所以投资机会在好的时候是有,差的时候也有。差的时候难投,但是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有专业人士帮您去做。市场好的时候收获反而不一定多,因为估值很贵。


所以二级市场的角度,估值是我们一直挺关注的一个点。以便宜的方式投科技,找到真正创造价值的公司。



03.

信心来自于哪里?



|相信企业家精神:悲观中找乐观


王浩宇:我的信心来自于两点。第一点就是现在足够便宜;第二点就是来自于企业家本身的信心。


我们去尽调发现宏观比较悲观,微观是相对乐观的。这个背后就变成了企业家的信心来自于什么?当中国短期可能有压力或者长期看不清的情况下,全世界的市场都是我们的,资本是流动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信心来自于全球化。


市场永远在自我的rebalance(再平衡),大家要相信企业家,相信资本的力量,不是盲目的自信,也不是盲目的悲观。


唐宁:相信企业家精神,相信顶级的企业家。那这些企业家你在跟他们互动和尽调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


王浩宇:乐观的企业家可能在所属的行业不一样,他们所属赛道是相对景气的。但悲观的这群企业家,我觉得他们也能自我调节,可能下个季度他就没那么悲观了,因为能看到新的增长点。在悲观里面能发现乐观精神,在绝望中找希望。


|“腾笼换鸟”,拥抱新质生产力


唐宁:浩宇刚才讲的,我觉得有一点特别重要。在景气指数高或者是说是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行业或赛道,就会有高质量的增长,大家信心就会比较足。


如果是“旧质”生产力,咱们说,像前段时间出现了一系列波动的房地产市场,对于企业家和投资人的信心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所以,从旧质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的转变,我觉得是特别重要的。其中非常关键的,还是要去与时俱进。


当然,新旧动能的转化,不代表“旧质生产力”要退出历史舞台,其中也有许多细分领域分化机会


举例来讲,十几年前去投资房地产、买房没有任何问题,但现在我们就要转变思路了。现在特别火的全球房地产细分类别就是生命科学实验室,它也是房地产概念,我们多年的合作伙伴铁狮门,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附近建设了一个大型的生命科学研发中心,租金回报非常可观。另外包括物流地产、数据中心也都是房地产的范畴,但是其中就有属于“旧质”的,有属于“新质”的,我觉得未来会有这样一个分化。


现在做企业也好,做投资也好,都要拥抱新质生产力,拥抱科技创新。


|不仅“打不死”,还能出新招的典范


唐宁:刚才浩宇还提到了“从绝望中寻找希望”,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俞敏洪的新作《我的2022》,特别推荐大家去读一读。


我们知道,教培行业经历了非常大的波动,那是非常极端的、过山车似的经历。俞敏洪是怎么做的,新东方在做些什么,大家也都看到了,那就是拥抱科技创新,拥抱新质生产力,做直播带货,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流量趋势,这是非常好的“腾笼换鸟”。


即使是今天,东方甄选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那未来能够怎么样?俞敏洪老师又在筹划做老年人的文旅项目,把优质的文旅概念和体验带给老年人。以后的老年人可不老,老年人是“活蹦乱跳”的,会有很旺盛的旅游需求。


另外,企业家身上还得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称为心力或者韧性。咱们在做投资的时候,尤其是观察这个企业家、创业者,就要有像俞老师这样的心力,不仅“打不死”,还得有新招,能够去寻找杀出一条血路来。


除了自我调节的本事,企业家身上还要有责任担当,像新东方当时把学校的桌椅捐赠给公益学校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担当。所以企业家精神,给了我们极大的一个信心。



04.

以「华为」为例

看中国企业的韧性与国际化



|主动国际化VS被动国际化


李丰:刚才唐总和浩宇都讲到了科技和国际化的问题,我也做一点补充。


中国在国际化的轮次当中,我们有一部分产业链是主动国际化,比如说以家电为代表的海尔,全球雇佣和全球供应链,全球主要消费地区的中高端品牌和性价比品牌都是它。包括像刚才大家讲的新能源车,正在带动这条产业链进行全球布局的国际化,也是主动国际化,在这条产业上我们有龙头企业,有高附加值的科技企业。因为要卖到北美,所以我们去墨西哥,因为要卖欧洲,所以我们去匈牙利。这是主动国际化。


中国之前唯一被动一点的只有消费电子产业链。我们花了20年时间,形成了精密制造这个链条上的重要供应链,但是因为缺失龙头和高科技附加值企业,所以我们的消费电子是有一些被动国际化。比如苹果说你要去印度设个厂,就必须得去设个厂,但设完了之后,用什么方式来管理,组装或生产什么产品,以及需要用多少产能,这些都会相对被动一点。


那华为手机经过了四年努力回归,对中国的消费电子产业链附加值提高、对可以开始相对主动的国际化布局,会有更大的长期帮助。


所以往后看,大家都说中国企业要去国外“卷”,但卷也分成了刚才我们讲到的这两种情况。如果能在全链条上的科技附加值提高,并且有领先品牌,那么即便不是最好,也是最好之一。如果只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而被迫做转移布局,没有产业链条上的附加值提升,这又是另外一种国际化。


那我想这是大概中国企业在涉及到国际化和高科技,这两个问题上共同作用的结果。



05.

从「生物医疗」领域看长期投资



|中国金融结构从「贷款」转为「投资」


唐宁:在现在这个时点,李丰怎么看待私募形态的长期投资、早期投资?


李丰:长期投资该不该做,我们讲一个事例和一个结论。


6月16号国常会新闻大家可以搜一下,新闻当中有四段话,其中有两段都提到了中国投资和金融结构的调整问题。我把那两段简单翻译成一句话,就是中国需要增加多种支持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的投资手段。


中国的经济结构从要素驱动,也就是房地产、制造业的产能扩张和基建,这都是靠银行贷款驱动,转变成用新经济驱动高质量增长,这就需要用新金融结构来驱动。


金融结构要转变——从贷款转向投资,这个是国家层面的意图,在7月2号也出了对应的条例。所有的金融结构调整都是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服务的。


|长期投资要看“顺周期”


李丰:长期投资怎么做?


长期投资的问题是我们就看正确的事情。我们拿生物医疗举例子,今天这是被杀的最惨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领域,那你要回过头来看。


政策规划对于医疗写的是很清楚的。在十三五规划当中,非常明确地写到,主要目标是要把药在占整个医疗服务中的占比从30%降到20%,所以在2015年之后我们看见了非常多的集采,因为要做总量控制。但是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医疗的规划中又要求,在药占比20%的控制基础上,把创新药的占比提到20%或以上。


大家都认为中国今天的创新药不够好,或者说创新药的机会不多,是因为有很多内外部因素影响。


但是从顺周期的角度来看,事实上也许它已经过了最差的时候。因为第一波叫总量控制,第二波开始调整结构。创新药也许还会在拐点上开始变好了,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是仿制创新药。


再比如说,政策规划里提到,医生的服务收费总体在医疗消费当中的占比要增加,各种各样的手段都有可能带来医生专业服务收费增加,那到底谁在里边有顺周期两个贝塔的机会呢?就是既有医疗服务增长,又有占比增长,这大概就是我们要找的长期投资机会。


|医药企业正在转向底层的自主创新


唐宁:千叶在生物医疗投资这方面有些什么补充,有些什么分享?


刘千叶:刚才李丰总提到高能耗材,其实15年前的医疗,包括医疗器械,很多高值耗材,基本上都是叫copy,所谓叫进口替代,核心的东西都是买的,比如说钛合金、换能器,器械上一些关键的阀门。


既然是买来的,要保证有一个比较好的毛利的话,到最后中国很多公司只是报了个证,加入一些微创新,到最后其实大家都是同质化的比拼。


现在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公司能够从底层去解决问题,就是从最上游解决关键原料,关键的零部件,而不是说简单的组装,加上一点点自己的东西。我觉得这些公司将来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包括医疗反腐,如果大家产品都比较同质化,都是模仿式创新,产品力是不太够的,过去很多就需要所谓叫“带金销售”。如果真正的产品力强,做出来的药品疗效特别好,那其实不需要带特别的带金销售。


所以我觉得中国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一些蛮令人兴奋的创新医药公司。



06.

2024年会好吗?



|内需看房地产,外需看美债利率


李丰:中国今天的问题,内需的挑战除了信心本身造成的之外,多多少少跟房地产有关系。房地产我们就是看限价、限购和限贷政策。


限价,是为了让房价不要过快上涨,这也造成了一二手房在部分区域的倒挂。限购和限贷都是为了抑制投资性需求。房地产作为大类资产,原则上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些投资性需求,具体是占15%还是25%可能看情况,但它一定会有。中国是用了调节手段把投资需求挤出去了。今天中国的房地产还没有全面放开限购和限贷,就意味着还是在保刚需。房地产大概是这个情况。


我们再来看外需,这就要说到美债,也叫无风险收益率,全球定价的资产锚。


如果大家认为美国的利率会下降,也就意味着无风险收益会降低,那就要想办法重配其他的资产,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增长收益机会。


但是现在美联储非常好地管理了全世界钱的预期。它对外释放的信号是,即使9月份不升息,也要让市场认为它可能会升息,并且不会在短期内降息。这是个预期控制能控制多久,决定了外需和整体的全球流动性会怎么变化,也决定了外资会怎么配置中国。


明年大概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说美联储开始较快降息,放松了全球被迫升息的这只手,那全球都开始要重回刺激经济。欧洲现在的经济都不增长,甚至负增长了,它当然希望尽快刺激经济,但正是因为汇率和锚被美联储攥着,所以说它不能大规模的开始重启刺激经济。


所以说明年会不会好,除了中国坚持把自己的事做好之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取决于全球的钱、全球各个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如何变化,内部环境看房地产能不能稳稳得住。


|八字箴言:入世、守正、正念、发心


刘千叶:我觉得中国最大的信心其实来自于人民,就是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很大程度上,我又觉得信心还来自于“工程师红利”。中国在过去20年,大概产生了一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光是在我们生命科学领域里头,从2000年到现在,差不多有1000多万人,这么大体量的专业工程师,它还是冲向全世界的,科技和生产力的提升本质是需要人来做的,中国的科学家一点都不差。


另外,我也想顺便分享一下我们最近给投资人的八字箴言。


首先是「入世」。努力去学习,努力的去拥抱科技的发展。因为你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出世,即使你有出世的想法,你的下一代也还是得在这个社会上奋斗,不可能完全避开的。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经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答案,做好每一天,做好当下,做好自己。


第二个词就是我叫「正念」。整天悲观没有用到,守护好自己的起心动念。要心存善念,保持意识能量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第三个词是「守正」,还是要相信科学,创新是增长的驱动力。即使自己不能直接参与,也可以通过资金的配置,通过参与基金间接投资到高壁垒、硬科技、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中。


最后一点就是叫「发心」,就是初心。机会主义是无法长久的,不要总想着赶上一个什么窗口期,我觉得基本上都赶不上。最终还是要创造价值,回归商业本质。


|坚持创新、敢于“卷”


王浩宇:我再两点补充,第一点就是坚持创新,这不是一句空话。不管是主动创新,还是因为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创新,在创新上这点上都要更加的坚决。


第二点,我觉得是敢于卷。正好刚才看到了一组数据,中国工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长全世界第一,薪水却是全世界最低。但是中国工人的竞争能力是很强的。因为中国跟海外有不大不一样的特点就是人力——人力资本和钱不是像其他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能自由流动的,于是在境内“卷”出了最高的竞争力和效率。


所以我觉得敢于卷的点,在企业家方面是完全是奏效的。在境内卷完之后再走出去,会发现在海外这个大海里游泳,是沉不下去的,反而能游得更好。所以坚定信心的前提下是大家要相信自己卷赢之后,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唐宁:工程师红利同样也来自于企业家,创业者,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他们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他们有好奇心,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有对于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敏感度,善于使用科技工具,同时还有很深的人文情怀。


我特别开心的就是,看到中国企业家正在成为全球企业家,他们的企业不仅仅是赢在中国,而是走向世界,赢在世界。我觉得这些都是信心之所在,信心之源。


我们也希望能把这样的初心、正念,结合我们兢兢业业的努力,注入到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之中,能够使我们的信心真正转化为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让我们的国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得更好。


最后,我把在新东方总部看到的一句话献给大家,与全国的企业家、投资人、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能够共勉——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扫码,观看直播完整回放



瑞承做为专为高净值人士、企业家群体提供服务的品牌,致力于围绕企业家客户群体的“企、传、投”需求提供综合咨询服务解决方案。


长期深耕企业家“企、传、投”服务,通过多年资产配置能力、科技能力、国际化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持续建设,为客户在资产配置、家族传承、企业发展与提升、品质生活、公益金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长期陪伴企业家客户的企业、个人和家庭成长,奔赴更加美好的事业与生活。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您的专属顾问

定制您的“企、传、投”服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性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成绩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依据本文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法规及相关责任。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