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芯片、系统、基础元器件全面中断供应。
2023年8月29日,一部手机悄无声息地发布了。
没有声势浩大的发布会,甚至没有一张预热海拔。华为全新旗舰手机Mate 60 Pro直接“空降”开售。
发布当天,迅速冲上热搜榜,官网备货抢购一空。
被封锁1566天之后,华为王者归来。
图片来源:华为官方商城 到底是不是「真 5G」? 由于受到美国技术限制,华为5G高性能手机的生产陷入停滞。 因此,本次华为推出新机,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 “有5G了吗?” 有拿到第一批新机的网友发现,Mate 60 Pro插卡后,手机右上角的信号系统并不会显示4G还是5G。 华为自身也未对新机做任何关于5G和芯片的宣传。 不过,这都难不倒机智的网友。有数码博主在拿到新机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拆机测评: 在基站测速,4G的华为Mate X3最高下行速度达到100Mbps,iPhone 14 Pro是500Mbps,而Mate 60 Pro也达到了500Mbps,下载速度能达到50m/s,这个速度基本就是5G的水平。 为了排除Mate 60 Pro不是速度跑的很快的4G+,数码博主又打电话给运营商客服,关掉了5G上网功能。 结果这个时候,被藏起来的信号标识跳出来了——显示为4G,而且下行速度直接降到了三分之一以下。 测评来源:B站数码博主「先看评测」 测试结果总结来说就是,虽然手机信号状态没有显示5G标志,但确实达到了5G标准。 无论是下载速度还是硬件,这都是一台真正的5G手机。 图片来源:华为官方商城 怎么实现的? 对此,外界有几种猜想。 第一种,认为此次华为使用的芯片可能是之前剩下的麒麟9000芯片。 另一猜想则认为,此次搭载的是使用了一种使用了3D堆叠技术的芯片。 通俗来讲,就是把两块不那么先进的芯片组合在一起,实现“1+1大于2”的计算效果。 最后一种猜测是,麒麟9000s芯片是由华为海思自研,基于中芯国际7nm工艺代工的一款支持5G的新芯片。 在数码博主的拆机视频中可以看出,华为Mate 60 Pro的CPU上的编号是2035-CN。而台积电的芯片是标注的是TW(产地为中国台湾地区),CN代表的产地是中国大陆。 所以,Mate 60 Pro采用的芯片很可能是中芯国际生产的2020年第35版方案。 图片来源:B站UP主「先看评测」的拆机视频 不少科技博主经过部分的验证和沟通,Mate 60 Pro 这次采用的芯片,很有可能被命名为麒麟 9000s,这个芯片的超大核和大核都是华为自研的架构,绝对性能跟麒麟9000和骁龙888接近。 如果以上的猜测都被证实,那将意味着华为走出了一条独特且自主的技术和产业路线,是打破美国封锁的一次标志性突破。 之前,很多人保有很悲观的观点,觉得美方不仅禁了7nm的芯片,并且把能够造出7nm的EUV光刻机也禁止了,甚至把部分只能制造22nm的DUV光刻机也禁了。 没有快刀,刀法来凑。 中芯国际买不到EUV,用老款的DUV光刻机,采取N+1技术多重曝光的方法,牺牲了良品率,但愣是造出来了。 卫星技术「捅破天」了? 除了5G,Mate 60 Pro的另一大看点是“卫星通话”。 早在去年,华为就已经想用天通卫星电话。 但是当时技术上实现难度很大,所以去年9月Mate 50系列只上了北斗的短报文系统,核心就是用北斗卫星发短信。 去年9月,iPhone14与华为Mate 50对决时,就胶着于这项“捅破天”技术。华为全球首发卫星通信功能的时间,只比苹果早一天。 但如今,Mate 60 Pro从发卫星短信直接升级到打卫星电话,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 这是什么概念? 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情况下,也可以从容拨打、接听卫星电话,还可自由编辑卫星消息,选择多条位置信息生成轨迹地图。 想象一下,在电梯,地铁,地下车库...有些断网的地方,这项功能就太有帮助了。甚至去深山老林walk,也根本不用担心信号问题,卫星电话能为户外探险者、救援人员等提供更可靠的通信手段。 卫星通话是智能手机卫星互联网应用的最前沿,实现它的技术难度非常大。 卫星互联网主要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 如今,华为将卫星模块集合在一台小小的基带芯片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另外,Mate 60 Pro支持卫星通话,也标志着卫星通信面应民用C端应用场景的成熟,或打开了卫星互联网的百亿级市场。 据美国2023年的调研数据,约70%的用户愿意为卫星连接的短信语音业务付费,NSR预计未来十年全球手机直连业务收入累计将超过 668亿美元。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36氪研究院数据,国内2021年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为292亿元,2022年达到314亿元,到2025年有望达到447亿元。 华为新机带来哪些后续影响? ① 推动Al终端应用的发展 很久之前,华为就宣布鸿蒙4.0小艺语音中助手将接入华为盘古大模型,让小艺更为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 华为的盘古大模型是由NLP大模型和CV大模型构成。其中: NLP大模型是业界首个千亿参数的中文预训练大模型,具有出色的语言处理能力; CV大模型则是业界首次实现模型按需抽取,并在Image Net上展现了小样本学习能力业界第一的优势。 这些大模型实现AI落地的关键在于其能够提供低成本、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通过预训练这些大模型,将知识、数据和训练成果沉淀到模型中,并将其释放到产业中。这种底层的预训练模型可以作为AI工业化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成本效益。 盘古大模型已经在100多个行业场景完成验证,包括能源、零售、金融、工业、医疗、环境、物流等等。 此次,华为不忘初心,在Mate 60 Pro中接入盘古人工智能大模型,还将搭载鸿蒙操作系统4.0,提供更智慧的交互体验,内置AI增强功能,包括Al隔空操控、智感支付、注视不屏等智慧功能。 不仅将为消费者提供更智慧的交互体验,也推动Al大模型在手机端侧落地。 毕竟Al不可能一直飘在空中,总要落地应用的。 ②利好华为产业链 华为作为中国高端手机代表厂商,Mate 60 Pro 发布或将引领国内高端机发展趋势,有望加速带动智能手机市场回暖,加速产业链上下游景气度恢复。 华为就像一个大哥,带着小弟们走向辉煌。 A股市场对于华为新机发布也给出了热烈的回应,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标的在第二天应声上涨。 同时华为Mate 60 Pro的发布有利于整体手机规格提升,推动手机产业链零部件升级,包括卫星通话、光学、充电电源管理等全面升级。 ③ 半导体布局正当时 此次是全新麒麟芯片重归市场,这或许预示着国内高端芯片制造工艺得到市场认可。 芯片中包含了大量的晶体管,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从而降低功耗、提高芯片效率。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对于芯片的尺寸、功耗等要求高,优化空间利用并提升性能至关重要,通常需要更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能力。 近年来国产化率提升,国内晶圆厂持续扩产,核心设备和零部件陆续突破,龙头公司的在手订单和收入持续超预期,看好自主可控带来的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大趋势。 从半导体的销售额来看,也的确是度过了最差的时候,周期的底部基本夯实了。 作为在中国母基金领域深耕了十多年的机构,钧山合作了近200家优秀的GP伙伴,布局了多家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在赛道理解、GP遴选合作、募投管退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联系您的专属顾问,可了解更多半导体、先进制造领域的投资机遇。 写在最后: 华为品牌也曾是市占率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位次三星,碾压苹果的江湖老大哥。 被美国制裁后,华为手机落后同期竞品一整代的性能,从全球销量前三名,跌至排行榜中的Others,市场份额急转直下,到今年不足5%。 上山需要毅力,下山需要勇气。 面对制裁,遭受多方打击,仍未磨灭华为的信心。在去年发布的Mate 50系列上,昆仑玻璃、北斗卫星通信、HarmonyOS,华为仍能拿出领先世界的技术,吸引全球消费者的目光。 如今Mate 60 Pro横空出世,风云再度变换,完美印证了月初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的那句话:“ 轻舟已过万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