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 国家统计局:7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稳中略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减少,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下降、同比有涨有降。从新建商品住宅看,7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连续两月持平,其中北京和上海环比分别上涨0.4%和0.2%,广州和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2%和0.6%;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从二手住宅看,7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20个和6个,比上月分别减少11个和1个。
■ 港交所CEO欧冠升:未来是否下调股票印花税 取决于香港特区政府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此前上调股票印花税增加了香港特区政府的税收,是疫情防控时期增收的举措。未来是否下调股票印花税,取决于香港特区政府。“我们会不断寻求各种方式,保证我们的市场是蓬勃发展的,从而提高港股竞争力和吸引力。我们会做好各种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参与者,但下调印花税并不在我们的职权范围内。”
■ 消费贷利率“卷”起来,最低触及3%
近期多家银行推出消费贷利率优惠活动,通过直接降低利率和发放利率优惠券、折扣券等方式吸引客户购买个人消费贷产品,以积极响应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的“在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小额消费信贷和信用卡利率、还款期限、授信额度”的要求和号召。从目前来看,消费贷的利率集中在3.3%-3.8%之间,额度多为20万元。(21世纪经济报道)
■ 中国连续第3个月减持美债,6月持仓创14年新低
美国财政部6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日本6月增持88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11056亿美元,为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6月减持113亿美元美国国债至8354亿美元,连续第三个月减仓,再前一次的持仓规模低点是2009年5月创下的8015亿美元。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从去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澎湃)
■ 外汇局: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跨境资金净流入回升,7月份净流入规模为近一年来次高值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7月份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健。一是货物贸易仍是跨境资金流入的基础性来源。7月份,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维持较高水平,高于上半年月均值。二是境外资本流入态势逐步向好。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跨境资金净流入回升,7月份净流入规模为近一年来次高值;来华证券投资跨境资金保持净流入,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三是境内主体有序开展对外投资。
国外
■ 瑞信报告:去年全球财富总额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降,缩水11万亿美元
去年全球家庭财富总额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下降,通货膨胀和美元升值使资产缩水约11.3万亿美元。瑞士信贷周二发布的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私人净财富总额下降2.4%至454.4万亿美元。北美和欧洲的家庭损失最大,合计损失10.9万亿美元。尽管受到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去年的财富仍大幅增加,增加了56名百万富翁。拉丁美洲的财富增长了2.4万亿美元,得益于拉丁美洲货币对美元平均升值6%。(第一财经)
■ 公募基金降费进行时 偏债混合型基金管理费下调明显 部分二级债基低至0.4%
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推进,一部分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基金率先宣布下调管理费用至1.2%。近日,一些偏债混合类基金的管理费用也出现下调,其中较为明显的是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正在发行的产品中,部分产品管理费率已降至0.4%,最高的为0.6%,相比最近一个月成立的二级债基0.7%的管理费率有进一步下调。
■ 指数基金“集中火力”申报 更加注重差异化布局
今年以来,指数基金获得不少资金青睐,不仅基金规模频创新高,基金上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从申报情况来看,截至8月14日,7月以来申报的指数基金(包括QDII)共计100只,占申报基金总数的四成以上。从近期申报的趋势来看,业内人士表示,宽基指数基金主要在积极布局未被覆盖的中小盘指数;主题指数基金更关注与国家战略、市场需求相契合的热门主题;港股、跨境指数基金相对专注于科技、汽车产业、云计算等主题,整体呈现细分化、创新化、差异化的特点。(中证报)
■ 私募机构人士:市场下探空间有限 寻找结构性机会
针对近期相对偏弱的A股市场表现,受访的多家私募机构人士认为,市场总体向下空间有限。不过,也有偏谨慎预期的私募投资人士称,短期内市场彻底扭转颓势的难度不小,现阶段应做好仓位管理和组合优化。受政策面等因素影响,近期不少机构投资者对于券商、房地产、医药医疗、科技创新等投资方向的关注度居高不下,而前述受访私募也普遍将相关行业板块作为现阶段挖掘结构性机会的重点方向。(中证报)
■ 社保基金上半年部分持仓动向曝光 对中国移动等4只个股的持仓市值均超10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报,被视为“投资风向标”的社保基金持仓情况也愈加明晰。截至发稿,在已披露2023年半年报的516家上市公司中,有8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社保基金的身影,累计获社保基金持股约10亿股,对应持股总市值约201.49亿元。其中,社保基金对4只个股的持仓市值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中国移动、三安光电、宏发股份和华测检测。
■ 私募把脉A股调整:市场下探空间有限
针对近期相对偏弱的A股市场表现,多家私募机构人士认为,市场总体向下空间有限。不过,也有偏谨慎预期的私募投资人士称,短期内市场彻底扭转颓势的难度不小,现阶段应做好仓位管理和组合优化。受政策面等因素影响,近期不少机构投资者对于券商、房地产、医药医疗、科技创新等投资方向的关注度居高不下,而前述受访私募也普遍将相关行业板块作为现阶段挖掘结构性机会的重点方向。
■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上半年狂赚1426亿美元
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全球养老基金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基金的回报率为10%或1.5万亿挪威克朗(约合1426亿美元)。前五大持仓个股均为科技股,苹果和微软分列一二,市值分别为338亿美元、316亿美元;固定收益投资的回报率为2.2%,持有的三大国债分别是美国(1061亿美元)、日本和德国国债。实时数据显示,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最新的规模为1.42万亿美元。(第一财经)
德邦证券:下调印花税仍是交易端政策工具箱中可以适时推出的一项工具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来看,随着“活跃资本市场”各项政策的不断推进,我们认为下调印花税仍是交易端政策工具箱中可以适时推出的一项工具,虽然效果集中于短期情绪的提振,但其带来的政策象征意义大于资金面的宽松意义。从交易费用的视角看,近几年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规模约占当年IPO规模的一半。下调印花税将在边际上改善资金面环境,同时也利好投资成本下行,促进交易活跃。而从财政收入的视角看,2002年至今的大部分年度中,证券交易印花税仅占税收收入的1%左右,虽然近三年印花税占比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2%,适当削减并不会对税收收入造成过大的冲击。从调整方式上看,在人大的授权下,国务院可以适时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率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证券交易印花税率调整的灵活性。
中信证券:超预期降息提振市场信心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8月15日央行超预期降低MLF和逆回购利率。一是时间超预期,前两次降息分别间隔10个月和8个月,而本次只有2个月。二是幅度超预期,前三次MLF降息幅度均为10bp,而本次为15bp。我们认为降息的可能原因包括7月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走弱,以及推动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后续LPR利率、存款利率也有望下调。降息可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贬值压力,不过央行的汇率政策工具箱充足,预计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
■ 面临成本压力,中国台湾DDI厂商考虑选择中国大陆代工厂
据台媒报道,近期业内人士透露,中国台湾显示驱动芯片(DDI)供应商出于成本因素,考虑转向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厂,因为价格比台湾地区的同行低很多。几乎所有的DDI供应商都认为,2023年下半年客户要求降低显示驱动芯片价格的压力非常大。消息人士表示,尽管用于手机屏幕的触控芯片(TDDI)已经接近成本,但由于手机市场持续低迷,显示面板客户选择将压力转移至供应链上游。
■ 波音任命柳青为波音中国总裁
波音公司宣布柳青将担任波音中国总裁,该任命将于9月1日正式生效。此前,在服务公司34年后,前波音中国总裁谢利嘉宣布计划于2023年年内退休。7月10日开始,柳青受命代理波音中国总裁职务。在担任波音中国总裁之前,柳青负责领导波音在中国的政府关系团队,管理与重要政府机构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及影响力遍及中国各地的教育和公益项目。
■ 8月份以来11家车企宣布降价,销售终端直言“竞争太激烈”
“行业竞争太激烈了,赔钱也得卖。”近日,北京地区多家汽车4S店销售人员感慨。车市“价格战”硝烟再起。据不完全统计,8月份以来截至8月15日,已有11家车企宣布对旗下部分车型降价,降价幅度在1万元/辆至6万元/辆不等。走访中发现,汽车降价促销氛围在终端渐浓,部分车型的降价已落地实施。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表示,“价格战”可以刺激汽车销售,缓解行业库存压力,也在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END
风险提示:
1.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性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成绩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依据本文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法规及相关责任。
2.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