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央行突然宣布,将在3月27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25%。
上周在公开市场央行已经超额续做MLF,净投放力度也创下了2020年12月以来最多。在这种情况下,央行还是在短期内就宣布了降准,继续向市场释放中长期的流动性,打出稳经济的宏观组合拳。
降准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今年的首次降准,对市场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降准是一种以最低成本,由央行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的手段。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假如你在银行存了100块钱,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银行就只能把90块钱贷出去,剩下的10块钱要交给央行来应对储户取钱的需要。这10块钱就是存款准备金。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代表银行上交央行的钱变少了,能贷出去的钱变多了。现在存款准备金率降了0.25%,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只需要交给央行9.75元,剩下的90.25就可以用去贷款。等于说,商业银行有更多的流动性注入进来。
这意味着老百姓能从银行借到更多的钱。借到钱就会消费,消费带动企业生产,企业赚到钱给员工发工资,员工再拿着工资去消费。这样经济循环就转起来了。
这次0.25%的降准大概能释放出多少资金?
不要小看这0.25%的降幅。截至2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268万亿。根据这个规模估算,这次降准能够释放5000亿以上的资金。货币是有乘数效应的,5000亿会越滚越大,比如银行贷给小李100万,小李拿着100万向老王买原材料,钱就到老王手里了。老王再拿着100万去买房子,钱就到开发商手里了。虽然银行只向市场投放了100万,但经过2次倒手后,100万创造了300万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乘数效应。
目前货币的乘数效应是7.65,5000亿x7.65=3.8万亿。也就是说能衍生出3万多亿的资金。
为什么降准而不降息?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讲到,我们今年不搞大水漫灌,要把社融M2和实体经济增速相匹配。去年M2持续增长,可社融实际上是不高的。说明钱在金融体系里转,没有雨实体经济匹配。今年则是实体经济要多少钱,金融系统给多少钱。必须要把钱中间的堵塞打通。
央行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降准呢?
首先,积极回应市场需求。此次降准最直接解决的问题就是补充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去支持经济复苏的信贷需求。从开年之后信贷投放的需求是变大很多的,但资金面也一直保持比较紧张的状况,利率中枢整体在抬升,再加上地方债要加大发行规模,所以就需要更多的流动性补充,所以央行很及时的提供。
第二,目前经济复苏略显温和,需要添把火。2月份CPI只增长了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还下降了1.4%,说明经济略微通缩。这就为降准打开了空间。因为无需担心通胀,可以安心稳增长了。
第三,刺激消费。在出口不太乐观的背景下,经济复苏的重任就到了内需上。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到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虽然比去年底的负增长有很大反弹。但3.5%的增速还是有点低,要知道疫情前,这个数据是保持每年8%以上增速。所以,现在消费还略显疲软。
分行业看,前两个月全国商品房1.5万亿,同步下降0.1%,虽然比去年20%以上的负增长已有很大反弹,但还没有恢复正增长。乘用车的销量312万辆。同比下降15%。汽车和房子都是拉动消费的主力,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降准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给消费打一剂强心针。
第四,调节信贷结构。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达到了3.16万亿,同比增长9.9%。增速和规模都大大超预期。但国企融资和政府发债起了主要作用。小企业和居民贷款增加的不多。降准可以让资金的惠及范围更广,让急需钱的人也能贷到款。
必须说,这次降准是及时的,能够直接降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能呵护来之不易的复苏成果。
第五,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央行向市场投钱,有一部分是通过换汇的形式。比如,小刘出口商品赚了100万美金,他要在国内花就得去银行换汇。央行收到美元后,会给他680万人民币,钱就这样流向国内市场了。但今年出口不太景气,预计出口赚的外汇会减少。这意味着央行投向市场的钱也会减少。所以用降准来填补这一空缺。
降准对股市有影响吗?
降准对A股是长期利好的。今年已全面实行注册制,国家希望股市能解决更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上市企业多了,会稀释大盘进而造成指数下跌。降准为股市注入了更多流动性,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降准对楼市会有什么影响?
房地产是资金使用大户,降准不仅会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还有可能降低房贷门槛。可能会助推楼市回暖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