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发布最新报告《2022全球财富报告》,今年的数据让人意外,由此引发了三个重要问题:
一是,2021年,全球顶级富豪们的财富迅速累积,并且呈现出近乎“财富爆炸”的现象,创下了历史纪录。新富人们做对了什么?
二是,报告显示,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全球46%的财富,而2020年这一比例还是44%。为什么大多数家庭很难持续有钱?
三是,受通货膨胀、利率上升以及资产价格回落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的财富增长趋势在2022年是否可能会发生逆转?
疫情下,富豪反而更多了
《2022全球财富报告》显示:
疫情冲击之下,富豪不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2021年全球财富呈爆炸式增长,关键数据的增速均创新高纪录。
-全球超高净值人士(个人净资产需超过5000万美元,约合3.5亿人民币),2021年增长约4.6万人,达到创纪录的21.82万人;
-全球财富总额,截至2021年年底达463.6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8%。撇开汇率变动不谈,全球财富总量增长了12.7%,是有史以来最快的年增长率。
-全球成人人均财富,2021年增长至87489美元(约合61.7万人民币),同比上升8.4%,为21世纪初的近三倍;
-全球百万富翁总人数,2021年达到近6250万人,较2020年增长520万人;
以国家为单位来看,美国的超高净值富豪和百万富豪数量均在全球遥遥领先,而中国富豪人数也在迅速增长,在全球排名第二。
美国在2021年增加的家庭财富最多,其次是中国、加拿大、印度和澳大利亚。
各个地区共同推动全球财富增长,其中北美和中国贡献力度最大——北美占到了全球新增财富总额的一半以上,中国占到了四分之一。而非洲、欧洲、印度和拉美新增财富合计仅占全球财富增长的11.1%。
在中国,中国的个人总财富较前一年增长15.1%;成人人均财富中位数从2000年3133美元升至2021年26752美元,增长超过8倍。
而与不断膨胀的富豪群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富的进一步迁移。
《2022全球财富报告》显示,目前超高净值人士仅占全球成年人口的0.00004%;前10%人群拥有82%全球财富;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全球46%的财富,2020年这一比例还是44%。
为什么大多数人难以持续有钱?富人又做对了什么?
当下,新兴投资类别、新的规则不断涌现,理财的重要性凸显、且考验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市场波动频繁,加上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守护财富变得越发难。
大多数家庭为什么难以持续有钱?
以中国为例,大量财富缩水的人群,正在做自杀式的资产配置。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家的家庭,有近六成的资产被锁定在了房子上。同时,除了房产,大部分资金都是存银行的。
这样管理自己的财富会带来什么结果?
前些年,房价涨得确实很快,早早买房的人在上面的确赚到了钱。但是,在接下来,这种状况可能很少出现了。再加上如果房地产税推广开来,未来的房子很可能会成为家庭的负资产。
而把钱存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就是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而接下来,货币贬值的速度可能会变得比以前更快。
什么是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举个例子,假设三四十年前有1万块钱,当时几乎可以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也就是说,4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1万块前带来的增值是相当相当可观的。但是假如当年把这1万块钱存了定期,到现在取出来,则很可能只有不足10万块。这就是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
而在疫情期间财富逆势增长的新富人们又做对了什么?
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中一些研究发现获取能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新富家庭成员财务需求多样,其中,女性投资者更愿意为子女教育问题做财务规划,而男性投资者更倾向于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
第二,新富人群对房价的担忧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房产投资热度持续减弱,调查的所有年龄群体中,持有1-2套投资性房产的新富人群比例均有所降低;
第三,金融素养较高的新富人群对投资热点的风险意识更强。金融素养较高的受访者对ESG、虚拟货币、元宇宙三大投资热点的风险评估较为准确,能够更好地过滤概念炒作;
第四,新投资者财富信心和投资热情总体较高,专业金融服务和金融教育可为其夯实基础;
第五,受访者对专业理财顾问、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智能投顾这三种涵盖投资顾问的金融服务使用率均有提升。
从以上这项结论可以发现两点重要启示:
首先,新冠疫情期间金融资产的价值急剧上升,加剧了巨富与其他人之间的不平等,因为穷人是没有什么资产的,而富人的资产不仅多且分散,具有一定的抗风险性。
另外,投资顾问服务在新富人群实现财富梦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高净值客户更注重寻求多资产类别、且不同资产类别之间关联性较弱的配置,同时还有教育方面的需求,包括子女教育、科普研学等。要达到以上要求,需要投资人具备比较高的金融素养。
人生的道路上,获取财富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源于不同的财富方法和心态。不同的人群往往会有不用的财富增长曲线,这里面有一些典型的类型:
先富后穷型:用错误的方法凭运气赚一波大钱,然后慢慢亏掉:
坐过山车型:用投机的思维追逐短期暴富的机会,财富呈随机大幅波动。
先穷后富型:经历长期的资本与知识积累,在合适的时间厚积薄发。
稳健增长型:通过专业知识或专业机构一波波地阶段性突破财富瓶颈。
以上财富增长曲线,你是哪一种?
2022年,财富增长趋势是否会发生逆转?如何抓住机会?
当然,财富是会流动的,全球范围内不确定性因素增加,2021年惊人的财富增长能否持续?
例如:
今年9月,美联储将基准利率再次上调0.75个百分点,至3%-3.25%的区间,为2008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还暗示,2023年终端利率可能高达4.6%。
9月27日,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88,创下2011年2月以来新高,并创自6月13日以来最大的单日涨幅。突破4%!“全球资产定价之锚”飙至创历史新高。
这些因素会否带来全球资产估值的再次下降?金融资产存在哪些隐患?
对此,宜信资产配置和研究中心认为:
美国基准利率目前上行至3%,与此同时作为无风险资产定价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9月底也最高升至4%以上,从资产表现来看,已对各类资产估值形成了压力。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不断上行,意味借贷成本的持续增加,将不断加大企业融资成本以及新兴市场等其它国家的债务融资成本,不仅降低了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同时也加大了国家债务违约的风险。
种种因素下,财富增长趋势在2022年是有可能发生逆转的。无论是通胀还是利率的上升,都会令账面财富缩水。
对此,宜信资产配置和研究中心建议需要注重对另类资产的投资,以做好资产的分散风险和组合波动的降低。
总得来说,在家庭资产配置中,要做的就是做好规划,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
现金类的资产,保证家庭的短期开销,用于每个月的固定支出,一般维持在3-6个月。
保障类资产,一般占家庭资产的20%,用于意外的保障,专门解决突发的状况,购买例如重疾险、医疗险等。
投资类资产,简单讲就是为了可以钱生钱。但最好是可以进行长期投资,并且进行无论是盈亏,对家庭都不会有致命性的打击。
稳健投资的钱,来获得稳健增值。例如,投资信托、债券、类固收等,特点就是本金安全、收益稳定、能抵御通货膨胀,为以后的养老和子女教育做好准备。
我们应该提高自身金融素养,并提早做好资产配置,在必要的时候提升对于投顾业务的认知,寻找专业的投资服务机构量身定制财务规划和财富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