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拜登的9份报告藏着美国Web3野心,中国却早已做好布局

 


Web3,无疑是眼下最大的风口之一。


有观点说Web3将颠覆未来互联网的发展,也有观点认为Web3的落地还存在很大技术难度,尽管市场对Web3的未来发展尚无定论,但从全球视角看,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已经把Web3上升到国家战略层的竞争。


自2022年3月以来,拜登政府已经发布了超过9份加密报告,高频动作后透露出哪些信息?中国市场在其中有何竞争优势?Web3的大潮下又有哪些投资机会?



拜登9份报告

美国Web3的全球野心


9月16日,美国白宫发布首个负责任地开发数字资产的综合框架,覆盖美国数字资产的现状、监管、未来支付体系、未来技术路线等方方面面,美国想成为加密及Web3全球领导者的野心显露无疑。


关于数字资产现状:

在全球数百万人购买了数字资产的用户中,美国成年人占比达16%。截至2022年,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家金融科技公司中,约有一半位于美国,其中许多公司从事数字资产服务。


关于数字资产风险:

2021年11月,全球数字资产的市值达到了3万亿美元(如今1万亿美元)。但2021年超过32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被盗,几乎是2020年失窃金额的六倍。平台的开源架构使得数字资产的安全成忧。


同时,加密货币的巨大波动,也让无数投资者瞬间从造富神话切换成市场韭菜。2022年5月,LUNA币的崩盘,直接让投资者们的6000亿美元“灰飞烟灭”。


关于数字资产目标:

报告认为美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将使支付系统更加高效,为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提供基础,促进更快的跨境交易,并具有环境可持续性。促进金融包容和公平,使更广泛的消费者能够获得金融服务。


美国试图通过一系列报告的发布引导Web3的发展,站在监管创新的最前沿,在全球Web3的竞争中谋得先机。从全球各国的举措来看,Web3的竞赛已经打响,中、日、俄等国早已纷纷入场。


如积极派的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近期批准了一系列关于 Web3 的改革方针、专门设立 Web3 部长以推广 NFT 和 DAO,几乎将发展 Web3 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打算举一国之力来推动 Web3 的发展。


如中性派的新加坡,今年5月宣布启动「守护者计划」,旨在探索资产代币化的经济潜力和增值用例,测试资产代币化和 DeFi 应用的可行性。


尽管各国的举措和态度不尽相同,但动作背后都反映出对Web3 较为一致的认知,即Web3将是未来各国的必争之地。


Web3下的中国优势

金融科技全球第一


看向国内,中国在Web3领域的布局也早已开启,数字人民币则是打开Web3落地中国的一把钥匙。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国家数字货币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在2020年首次发行数字人民币,到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中国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布局将深刻改变我国整个金融基础设施,也将为中国在未来的Web3竞争中占据先机。


除此之外,从支付技术领域看,中国在零售端的金融科技已经是全球第一,具备领先优势。


对于此,CE Innovation Capital合伙人谷秉泽表示这得益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机遇窗口。目前,东南亚目前仍有50%的现金交易,欧洲和美国用信用卡还占很大部分,但中国由于没有历史技术包袱且零售金融赶上了移动互联的革新浪潮,直接跳过了实体卡阶段,由此连续八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


与此同时,随着Web3的飞速发展,2022年全球Web3人才同比增长76%,中国成为全球Web3人才三大聚集地之一,人才优势明显。


我国Web1.0、2.0时代涌现成长起来的一大批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为中国培育了大批互联网技术人才。


Web3下的投资机会

B端支付大有可为


在Web3飞速发展背景下,相关投资机会也随之显现。


如上文提到,中国的移动支付领先全世界,其实更多讲的是 ToC 体验,宜信生态圈伙伴Airswift CEO 张焱表示,“在全球领域看,C端机会被掌握在互联网巨头手里,B端想象空间更大。"


目前C端支付市场呈现垄断格局,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已占据绝对优势,份额达93.8%,但B端领域与欧美等国还存在一定差距。CEiC合伙人崔峥认为,我国B端产业支付市场竞争刚刚起步,未来将大有可为。


“从市场规模看,B 端支付每年在全球的结算金额是 C 端的4到5倍,但是在这些大量的金额里头,30%的结算方式是支票, 67% 是银行打款,只有 3% 可能能做到电子化。”崔峥表示,3%电子化比例的突破与提升,就会是未来重要的市场机遇。


除此以外,宜信生态圈伙伴上海简米创始人金亦冶也对此表示认同,作为聚合支付领域的代表,金亦冶认为,“ToC 端的‘仗’已经基本结束,但ToB端的市场竞争其实刚刚开始。”


在金亦冶看来B端的逻辑来自两个,第一B2B的支付很多不是通过现货交易,往往需要汇票、垫资、内部的审计流程等等,所以数字化的改造难度较高;第二B端支付一定会涉及银行,在金融强监管及牌照经营的要求下,支付业务会逐渐回归到银行和持牌机构体系。因此,非金融平台要完成支付,嵌入式金融无疑是链接场景方、金融机构、用户三者的最佳解决方式,这一领域也将蕴含巨大投资和发展空间。


更多Web3的精彩观点,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