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中概股回归的红利!

 



最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就是SEC先后公布了几批“预摘牌名单”,截至今年7月29日,已有159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中,并且其中有153家已被转入确定名单。


美国要求被点名的中概股公司15个工作日内,交出包含原始数据的审计底稿,接受审查,否则就要列入“确定预摘牌”。据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如果“确定摘牌名单”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要求,它们将会在披露2023年年报后(2024年初)面临立即退市。也就是说,禁止在美国任何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或在美国“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针对此,中概股的对策是什么?后续对中概股及投资者意味着什么?我们来看一看。



中概股上市地多元化已成为重要趋势


中概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我国大陆注册、国外上市的企业;另一类是虽然在国外注册,可是主体业务和关系仍然在我国大陆的企业。


三十年间,一大批优质的中国企业陆续亮相海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是赴美上市。据统计,截至2022年3月16日,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380家,累计市值达1.53 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上市家数281家,是中概股主要的上市地;其次是新加坡、加拿大和英国,上市家数分别为 63、14和9家。


(数据来源:wind)


从行业结构来看,中概股主要集中在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工业与金融领域,累计占比达 68.42%。


中概股行业划分

(数据来源:wind)


2021年12月2日,美国证监会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细则后,在美中概股面临一定的压力。去年以来,中概股大量回流、上市地多元化已成为重要趋势,成为在美中概股避免美股潜在摘牌风险、为自己上“双保险”的重要选择。


而香港成为其回归上市的首选地,并且,目前“双重主要上市”这种方式成为中概股回港新趋势。



为什么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


目前,中概股回归港股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以及私有化退市后上市。我们主要来看下二次上市和双重主要上市。


对比来看,二者最主要差异在于港交所对公司上市地位的认定不同。


双重主要上市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只因同时也在美国上市,所以被称为双重主要上市。股票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跨市场流通,需要同时符合香港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全部要求。


二次上市是指,公司已经在其他证券交易所上市,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就像是海外上市主体在港股的“投影”。如果公司在美股摘牌,则同时失去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对投资者来说,在美中概股在港实行二次上市,本质上还是“美股”,因此,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并不适合纳入港股通的范围,国内投资者不能通过港股通来投资这些二次上市的股票。


具体来看,二者的差异主要涉及制度约束、成本差异和投资范围等:

显然,双重主要上市的上市地位认定程度更高,那为什么此前不少企业不直接选择双重主要上市呢?


此前,由于在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初期,一些公司如同股不同权等不能以主要上市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所以二次上市作为一种创新的过渡方式便被推出,以满足一些公司上市或回归的需求。


但随着上市制度的不断优化,同时二次上市也可以申请转换为主要上市,中概股在港主要上市的主要规定阻碍被解除。


再加上今年以来,美股遭遇十年不遇的大熊市,与波动剧烈的美股“脱钩”,或是科技公司在港双重主要上市的原因之一,公司能避免和美股ADR(美国存托凭证)联动,股价表现相对独立。





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作为新经济的代表,随着在美中概股的回港,流动性和定价权回归港股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首先,回港中概股企业被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有望更好地释放回流中概股的投资价值。据《香港经济日报》在今年6月15日的报道,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目前特区政府正在筹备更多支持措施,为中概股回港上市提供便利。其中包括正极力向内地有关部门争取,容许在港上市中概股纳入港股通。

港股通、沪港通、深港通

港股通——是指投资者委托上交所会员,通过上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联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联交所上市股票。它的范围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H股公司股票。双方可根据试点情况对投资标的范围进行调整。


沪港通——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指两地投资者委托上交所会员或者联交所参与者,通过上交所或者联交所在对方所在地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股票和股票ETF。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


深港通——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深港通包括深股通和港股通。


中概股等优质公司以双重主要上市登陆港股,也有望被纳入港股通,将有望获得获得南下资金流动性支持。对投资者来说,也将有利于境内投资者享受中概股公司的发展成果。

南下资金,指进入港股的中国内地的资金。


而且,中概回港后可以纳入更多市场基准指数,如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恒生科技指数,将有望带动资金增配。


总之,双重主要上市企业增多,对市场、股民而言意味着市场规模扩大、选择性增加以及更多优质投资标的的出现、个股流动性的提升,总体而言是有利于市场发展与股民投资的。


另外,流动性的增加,有望令中概股估值得到修复。


昔日,美股市场相对不熟悉中国市场,及在市场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下,给中概股过低估值;而新经济公司在港股聚集,有望让国际新经济投资者更重视这个市场。未来,中概股估值会由港股及美股投资人相互博弈共同决定。涌入港股市场的资金及投资者将给予中概股更好的估值支撑。


目前来看,今年以来中概股下跌幅度较大,且下跌速度较快,部分公司估值已近历史低位,处于性价比较高位置。


可见,中概股回归的红利可期。回到港股市场不仅有望给中概股提供一层“安全垫”,亦推动中概股的市值与流动性提升。两地上市能更好地避免或矫正短期市场情绪对公司市值带来的影响。

总之,回归有望为中概股打开一片新天地,创新企业们将有望有更多机会充分利用港股市场实现综合实力和规模的跃升。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