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市场需求释放不足,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

 
国家统计局周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上月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至49%,创今年5月以来新低。

本月PMI低于外界预期。界面新闻采集的7家机构预估中值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5%。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国家统计局表示,7月份,受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释放不足、高耗能行业景气度走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降至49.0%。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48.5%,比上月下降3.0和1.9个百分点,均位于收缩区间。
“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连续4个月上升,本月超过五成,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制造业发展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统计局称。
统计局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专用设备、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PMI高于52.0%,连续两个月保持扩张,产需持续恢复。纺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PMI继续位于收缩区间,明显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
分析师表示,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的落地见效,以及疫情防控更为精准,制造业有望继续保持扩张态势。不过,外需走弱以及房地产市场下行或将制约PMI后续的扩张幅度。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界面新闻指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可能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外部需求在紧缩政策影响下可能超预期下降,导致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订单减少,二是地缘政治分裂加剧,阻碍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过,他依然预计未来几个月PMI有望稳定在50%荣枯线上方。
除了外需方面的不确定性,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徐天辰表示,房地产市场短暂回暖后再度走弱,叠加近期房企信用未见改善、出现断贷事件,考虑到房地产行业的庞大体量,其持续低迷可能冲击上下游行业的景气度,进而影响PMI改善的斜率,后续提振制造业投资者信心仍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银行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重点支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增加信用贷、首贷投放力度。
同时,稳投资促消费红利也在持续释放。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筛选的项目要符合“十四五”等规划、有经济效益、能尽早开工;要支持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更灵活安排。一周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加快投资,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使用,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并联审批,依法依规加快手续办理,在三季度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工程质量。
非制造业PMI方面,7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3.8%,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反映当期全行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PMI指数比上月下滑1.6个百分点,至52.5%。
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表明在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带动下,服务业持续恢复。
统计局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高于60.0%,前期受抑制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相关行业业务量继续较快恢复。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8%,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调查的全部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服务业企业信心普遍回升。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