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宣布,特斯拉将在9月30日的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发布原型机——Tesla Bot“擎天柱”,二级市场的智能机器概念掀涨停潮,科技领域的投资再次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科技创新,大国飞跃,中国下一个十年也势必是科技创新的机遇时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科技创投如何才能创造超额收益?哪些赛道已展现“确定性”的成长性?我们邀请到钧山私募股权母基金合伙人欧阳琦玮进行解读。
欧阳琦玮先生拥有十多年的一级市场直接投资经验。于2008年加入宽带资本,并于2016年作为合伙人参与共同创建了宽带资本的早期投资平台晨山资本。期间,欧阳琦玮重点关注TMT领域的创新企业,参与了对智布互联、同盾、挖财、大众点评、分众传媒、宝宝树、零氪科技、深演智能等数十个企业的投资。
以下为采访实录:
01
什么才是真正的“硬科技”?
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第一种理解,硬科技是相对于软科技而言。有形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我们叫它硬科技。没有实物载体的,比如微软的软件产品,我们可能叫它软科技,这是一种理解。
第二种理解,“硬科技”跟“黑科技”的含义接近,表示是一种很厉害的的科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硬科技”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和发展的概念。
在50年前,一个非常简单的CPU就能称得上是硬科技。但到了当前科技与经济发展新形势,最具代表性的硬科技主要体现在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
硬科技的“硬”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硬,难以模仿,壁垒足够高。二是精神硬,做硬科技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很高的壁垒又体现在:第一要长期投入,第二要专利保护,第三要人才资源,还有阶梯壁垒、生态壁垒等等。
02
没有“软实力”的硬科技不值得投资
当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处在一个“软硬”不那么容易区分的一个时间节点。
比方说iPhone手机本身是一个硬件,但手机里面有大量的软件系统。
再比如,我们今年投资的机器人相关的公司,机器人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硬件,但它的核心能力是在软件层面,包括深度学习的算法,让机器人更加智能。
在如今的发展阶段,单纯比拼硬件的竞争已经结束了。
只做一个特别简单的硬件,已经没有办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比如做一个简单的传感器硬件,得不到任何的结果。因为造成传感器读数变化的原因太多无法分辨。必须通过软件算法,大数据的分析,深度学习来把噪音去除掉,最终找到你想要的那个信号。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我们投了很多外表看起来是硬的东西,但是它的内核可能既有硬的也有软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地发展,科技企业需要更加综合的竞争力。
03
未来五年新能源车还有确定性机会
说到未来几年里,哪个科技领域的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最近一年我们看到的最清晰的信号就是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速十分疯狂,在2018至2020三年里,每年大概只有100万辆的年销量,到了2021年突然就涨到了300多万辆。
背后原因是国家在2020年制定了一个关于2025年的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车的销量要占整个新车销量比例的20%。在2022年的1月份到5月份,新能源车的总销量就已经超过了全部新车的2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至于新能源车的投资期还能延续多久,我认为这个板块是不同于其它投资领域的。
现在的投资市场充满动力,发展变化非常快,大家一看到什么东西赚钱就都去做,所以会导致一个风潮的投资周期缩短,可能原本需要经过20年的投资发展,现在10年、5年就很快地结束了。
但新能源汽车不同于其它的板块在于,汽车是一个慢速的、耐用的消费品。所以我认为在未来五年,新能源车肯定还是在一个正确的趋势上不断地增长。
在宏观上有政策鼓励,在微观上这个领域的企业确实能赚钱,在时间上成熟度到一个点就会爆发。未来新能源车至少要达到50%的渗透率之后,可能大家才会去寻找下一个热点。
在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车产品属性更加多元,汽车将成为软件定义的智能移动终端。
硬件变革:一方面,电池、电机、电控将取代发动机;另一方面,智能网联将提升对于整车感知、交互与决策的需求,传感器、中控屏、芯片将成为汽车的核心零部件。
软件变革: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将由分布式向类似于智能手机的集中式架构(底层操作系统、芯片SOC)进化。
服务与生态变革: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在生命周期内通过OTA空中升级持续更新应用,界面交互将赋予汽车更多应用场景。
以上这些变革都蕴含了新能源车赛道巨大的投资机会。
04
如何识别一家公司是否有泡沫?
泡沫是什么?泡沫是没有被实现的预期。
如果你认为一个事情是很好的,然后它也实现了,那就不是泡沫。但如果你对一个事情的预期,在它最好的情况下都达到不了,那它就是泡沫。
我们经常会用到PE(市盈率)这个概念来给一家公司估值。
如果我们正常假设一家公司30倍PE,那么E对应的应该是多少?这个E真的能实现吗?是三年能实现,还是五年能实现?每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都不同。
所以说期望能不能被实现决定了股价,可能在五年之后,回过头来看才能判断是不是泡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再以电动车为例,从供给的角度,从需求的角度,我们都认为这个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的空间。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某个时间点上,某一只股票就一定是划算的。因为我们还看当下的价格隐含了什么,这个隐含的期望能不能在某个时间点实现。
05
放长眼光,在正确的趋势里冲上浪尖
科技的创新和进步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匀速的,而是脉冲式的。所以不同年份里,所能呈现的创新类型是不一样的。
一个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在某一个年代做了当时最正确的决定,而是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里,能够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业务,让自己在新的科技浪潮爆发的时候不被甩下。
即便是问乔布斯哪款iPhone会成为历史上卖得最好的iPhone,可能他也不知道。但是他就是在一个不持续不断精进的轨道上,持续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收获回报。
做一级市场投资人跟二级市场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不期待对某个事情有非常精确的预测。
因为我们的投资是种下一颗西瓜籽,在地里至少要一年以后才会变成大西瓜;我们的投资是种下一颗树,它要几年才能枝繁叶茂。
我们经常能听到媒体称各项技术创新为各种“元年”,但这个元年似乎过了很久也没有到来。因为实际上谁也很难讲,到底哪一年这个趋势才会爆发。
所以对于一级市场投资人来说,只要我们认为这个趋势是可以持续的,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坐在那个浪上浪头上,跟着一起往前飞。看长远的趋势,做时间和趋势的朋友。
06
尾声
每一个崛起的大国都得益于新一轮科技革命。英国是机械时代,美国是信息化时代,中国未来将是光子时代。现在中国正在从经济的超越跨向科技的超越。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崛起,催生了一大批的明星企业。
由模式创新逐渐进入科技创新,底层科技的突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基石,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
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元宇宙、智能制造等领域将是未来10-20年的热门应用场景,而这类下游场景的旺盛需求也将助推相关的人工智能、芯片、工业软件领域内的细分赛道保持创新与发展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领域也正是钧山私募股权母基金长期关注的重点投资机会。携手专业头部投资机构,把握股权投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