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通货膨胀:美国向下,中国向上

 
就在6月16日凌晨,美联储正式宣布加息75个基点,加息力度创下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



看到一幅很有趣的当前世界通胀行星图。

r4Em8wOBKDibNicLoIpfTrk6aDLIMVM83tXUzUwMtuznA6T2tOQYZRXzPiaX8NS08rO1WxdKdEBiaKLYFw6vgM6Iew.jpg


根据各国最新公布的5月(或4月)CPI数据,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


土耳其年度通胀率高达73.5%,去年1里拉现金,现在其价值不及去年的60%;


俄罗斯年度通胀率高达17.1%,去年的1卢布现金,现在其价值相当于去年的85%;


然后就是英国、美国、德国和印度了,年度通胀率分别达到了9%、8.6%、7.9%和7.8%,算下来,1美元(英镑/欧元/韩元)的现金,现在其价值就相当于去年的90%左右;


接下来是韩国,年度通胀率5.4%,1韩元现金,现在其价值相当于去年的95%;

……



只有中国和日本的表现最优秀,通胀率分别是2.1%和2.5%,基本相当于没有贬值,尤其是我们,比日本的通胀率还要低0.4个百分点,优秀到了世界第一。

下图表,就是2019年12月-2022年5月,全世界最主要的8个国家的通胀率的变化情况。其中美国和中国,我特意加粗显示。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看上面这幅图表,我们可以简单得出2个结论:

1)2021年3月份开始,全球进入一轮通胀上升期;
2)美国的通胀领先全球,其他国家随后跟上。

关于全球通胀为什么会起来,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

2020年下半年-2021年,还在疫情恢复期,俄乌还没冲突,当时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基本都还处于历史低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拼命借债发钱,美联储拼命印钞,其广义货币、流通中的货币增长率,均创下二战以来最高增幅。

全球物价处于低位,美联储印钞,美国政府发钱,老百姓有钱买买买,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全都被美国人趁机给接走了……

依靠着美元的世界地位,美国人借机狠狠地薅了一把全世界的羊毛。

天上当然不会掉馅饼,美国人接到的馅饼,都是全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血汗和口粮,美国人把正常生产的东西都给超额买走了,其他人买不到,可不得涨价么?

这就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物价普涨的真相。

美元是当代绝对的世界货币,美国又是全球经济绝对的扛把子,美国的通胀,领先于其他国家,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看着美国人消费这么旺盛,美国企业坐不住了,防疫放开之后,美国企业赶紧买原料,去库存,涨工资,加大生产力度——于是乎,2021年底以来美国就出现了生产、消费两端都无比旺盛的现象。

这个时候,虽然美国政府已经不再发钱了,但工资大幅度上涨了啊,美国人手里还是有钱,还是要买买买,买买买……

这种远超预期的生产、消费双旺盛,自然就带来了美国物价的全面上涨,从能源到食品,从二手车到服装玩具,从房租到理发服务,万物皆涨价。这种过于旺盛的需求,甚至导致美国的物流体系和库存体系,都出现了问题……

这更进一步加剧了物价上涨。

与此同时,许多给美国供应商品和原料的国家,原来的库存,都被美国人在过去一年多给低价买走了,新的商品和原料生产,又因为防疫而不得不断断续续,供应不可能那么快地及时跟上来。

再加上俄乌冲突,对于全球能源和粮食供应再打上一闷棍,于是乎,万物普涨局面进一步强化;再加上美元是世界绝大多数商品的计价货币,通胀迅速就会传导到美国国内,于是乎,美国的通胀自然就领先全球了。

当然,这些问题,放到美联储和美国联邦政府嘴里,就成了“供应链问题”。

这里我特别要说一下,俄乌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深远影响。

瑞士信贷银行投资研究部主管Zoltan Pozsar认为,俄乌引爆了一场大宗商品的危机,这不仅仅是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能源、粮食和金属生产中的地位,更是因为两者的冲突,造成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的重构。



按照Zoltan的看法,俄罗斯是全球大宗商品出口(不含制造业产品)领域份额最大的国家,美国、沙特、加拿大、澳大利亚、阿联酋、伊拉克紧随其后。



当欧洲拒绝使用俄罗斯的原油,对俄罗斯来说,将不得不通过效率更低的油轮、距离更远的航线,将他们的原油运往亚洲的中国、印度等国家。这不仅会大大延长商品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而且会抬高到港原油的价格。

更进一步,当前大型油轮的数量也根本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原油需求规模,甚至,俄罗斯能够满足大型油轮装卸的港口设施都不存在,这意味着俄罗斯必须对大量原油进行转运,这都将进一步抬高原油的成本。

原本运输1-2周俄罗斯原油就能到达欧洲目的地销售,现在,俄罗斯原油需要4个月之后才能出售给亚洲国家,而且出售数量还少于以前。

从欧洲方面看,舍弃俄罗斯原油之后,他们要么使用中东的原油,要么使用美洲的原油。在距离远远增加的情况下,还同样造成商品到达目的地时间的延长并衍生对超级油轮的需求……这同样会大大推高欧洲使用原油的成本。

当前的金融和信贷体系,又难以支撑这种大型油轮远距离运输的金融需求,由此会带来商品的进一步上涨。

所有的时间成本、运输成本,都需要全部加载到柴油价格上,才能形成一个新的平衡价格——这,还不包括因运力紧张而导致的船运公司漫天要价的成本……

所以,至少在短时期之内,以原油为核心的大宗商品价格易涨难跌。

这一轮的通胀,到底怎么能解决呢?

没有什么办法,只有用时间才能解决!

随着时间流逝,全球逐渐建立起新的相对平衡的大宗商品供需体系和价格体系,这一轮通胀就会渐次消退。

叙述完上述问题,我们就能明白,在新的供需平衡和价格平衡达成之前,这一轮的通货膨胀必然会在全球蔓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躲过去,无非是早和晚的问题。

不过,在“通胀,何时才能下去?”一文中,我个人判断,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和原油消费国,美国很可能会最先达到平衡,到2023年之后,美国的通胀水平短期内至少会有下降。

所以,美国通胀整体已经到达顶部,接下来大概率会逐渐下降。

相比之下,中国和日本目前的CPI数据尚且还好。

在五月份的CPI保持稳定而PPI进一步下降至6.4%的情况下,中国的发改委宣称,今年能够完成CPI全年3%的预期目标。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不过,这一轮的全球通胀,PPI的短期下降,并不能代表CPI就能控制住。

原油作为全球所有大宗商品乃至消费品的“锚”,原油价格持续位于高位的情况下,而且最近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还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中国的CPI维持低位,可能稍微有点难度。

如果说,过去几年通胀率的大幅度下降,有赖于“猪将军”助阵的话,那么在2022年,“二师兄红利”也早已被榨取干净,因为猪肉价格已跌无可跌。

所以,我们的CPI通胀率数据,大概率会上升。


文章来源:智友学院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