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北京稳经济增长方案的发布,两大城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中国资产也越来越受外资追捧。
虽然端午小长假,A 股、港股休市,但阻挡不了富时中国 A50 期指、离岸人民币等全线大涨。
——
外资回来了
最近一周(0530-0603),富时中国A50期货强劲,累计上涨2.53%,横盘突破的走势有所显现,大概率后期会强势依旧。
另一个可测量的重要资金指标是北向资金:
如果从月度成交来看,自2021年以来,仅有今年3月份北向资金出现大幅净卖出,其余各月全部为净买入。
持续不断地大幅净流入,必然是对A股中长期价值的肯定。
此外,2022年前3月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450亿。6月开始,年内累计资金转为净买入32亿。
“从出到入”的巨大转变,显示外资对A股的情绪整体好转。
为何外资对中国股市情绪出现整体好转?可以从业绩底、估值底、政策底三方面分析。
——
业绩见底
业绩见底是机构未来做多的底气。
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利润见底,二季度过后,公司盈利将在今年下半年回升。
三季度公司的季度盈利表现有望改善,经济也有望整体反弹。依据其经济模型,三季度公司每股盈利有望实现同比4%的增长,而今年二季度下降了4%。
同时,近期不少公司业绩频超预期,显示市场对于经济下行周期之下公司业绩过于悲观。
最新公布营收的美团一季度同比增长25%至462.7亿元,比市场预期高了大概10亿元;调整后净亏损35.9亿元,比市场预估少亏了10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估值可观
除了业绩底外,支持外资看多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下的估值。
经历了开年大跌后,A股在全球股指下行的5月企稳反弹,多个股指滚动市盈率仍为近期新低。
大盘蓝筹沪深3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为12倍, 相当于2020年疫情反弹后5月的水平。反映A股整体市场的万德全A指数约17倍估值,约相当于2020年4月水平。
从全球投资环境中来看,中国股市估值低于美国股票约18倍市盈率。
高盛认为与美股相比,A股仍有较大估值上升空间,看好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反弹20%。
——
政策转向
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不少外资巨头看好中国资产,当时的主要观点就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领先美国一个身位。
后疫情时期,美国采用超常规手段刺激经济后,经济已经出现了通胀苗头,市场预期需要加息控制并收紧流动性。
中国前期由于疫情管控得当,提前渡过疫情最初的困难时期,而面临后续经济发展乏力,市场预期经济需要宽松政策来进一步刺激经济。
只是,市场没有依照剧本演练。
受全球流动性收紧、成长股普遍转跌影响,开年A股深度回调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叠加监管政策、人民币贬值、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和围绕疫情的不确定性,北向资金一度逃离。
进入5月以来,美联储启动加息和缩表,流动性收紧之下,美股经历了最长的连续下跌周期,而国内的疫情形势开始好转,海外机构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鉴于近期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宏观流动性条件相对宽松,中国政府对经济政策支持力度自5月中以来持续加大,市场对股市的投资情绪有所回升。
——
重点关注哪些投资板块?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仍处于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建仓期,未来有望逐步进入稳定的发展期。
不少外资机构把机会投向了超跌反弹和政策刺激、疫后复苏等主题。
高盛表示,当中国政策转向时,投资者可关注受惠财政刺激股、国企房地产股、互联网股和疫情后复苏股,并列出5大政策主题受惠股。
当内地放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地产政策、监管政策和疫情政策时,地产、消费者服务、资本品、交通、半导体行业股份往往反应更正面,但耐用品、餐饮、能源、生物科技和科技硬件股份反应较平淡。
瑞银财富管理则看好包括可再生能源股在内的能源金属及资源,以及地产建筑相关股份,该行又看好个别电信银行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外资持续流入
将给A股带来何种影响
首先,外资的大手笔加仓,会被市场理解为一个积极的信号,从而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流入A股市场,奠定了持续上涨的基础。
其次,作为极具号召力的外资,大手笔的加仓会加剧A股市场的结构性分化,基本面质地优异的股票会迎来上涨良机。
还有,外资遵循价值投资理念对A股市场投资风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估值上具有明显优势的标的可能会迎来一波修复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