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外资已大幅加仓中国股票!传递出什么重要信号?

 



随着上海、北京稳经济增长方案的发布,两大城市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中国资产也越来越受外资追捧。


虽然端午小长假,A 股、港股休市,但阻挡不了富时中国 A50 期指、离岸人民币等全线大涨。



外资回来了


最近一周(0530-0603),富时中国A50期货强劲,累计上涨2.53%,横盘突破的走势有所显现,大概率后期会强势依旧。


另一个可测量的重要资金指标是北向资金:


如果从月度成交来看,自2021年以来,仅有今年3月份北向资金出现大幅净卖出,其余各月全部为净买入


持续不断地大幅净流入,必然是对A股中长期价值的肯定。


此外,2022年前3月北向资金累计净卖出450亿。6月开始,年内累计资金转为净买入32亿。


“从出到入”的巨大转变,显示外资对A股的情绪整体好转。



为何外资对中国股市情绪出现整体好转?可以从业绩底、估值底、政策底三方面分析。



业绩见底


业绩见底是机构未来做多的底气。


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的利润见底,二季度过后,公司盈利将在今年下半年回升。


三季度公司的季度盈利表现有望改善,经济也有望整体反弹。依据其经济模型,三季度公司每股盈利有望实现同比4%的增长,而今年二季度下降了4%。


同时,近期不少公司业绩频超预期,显示市场对于经济下行周期之下公司业绩过于悲观。


最新公布营收的美团一季度同比增长25%至462.7亿元,比市场预期高了大概10亿元;调整后净亏损35.9亿元,比市场预估少亏了10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估值可观


除了业绩底外,支持外资看多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下的估值。


经历了开年大跌后,A股在全球股指下行的5月企稳反弹,多个股指滚动市盈率仍为近期新低。


大盘蓝筹沪深3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为12倍, 相当于2020年疫情反弹后5月的水平。反映A股整体市场的万德全A指数约17倍估值,约相当于2020年4月水平。


从全球投资环境中来看,中国股市估值低于美国股票约18倍市盈率


高盛认为与美股相比,A股仍有较大估值上升空间,看好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反弹20%。



政策转向


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不少外资巨头看好中国资产,当时的主要观点就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领先美国一个身位。


后疫情时期,美国采用超常规手段刺激经济后,经济已经出现了通胀苗头,市场预期需要加息控制并收紧流动性。


中国前期由于疫情管控得当,提前渡过疫情最初的困难时期,而面临后续经济发展乏力,市场预期经济需要宽松政策来进一步刺激经济。


只是,市场没有依照剧本演练。


受全球流动性收紧、成长股普遍转跌影响,开年A股深度回调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叠加监管政策、人民币贬值、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和围绕疫情的不确定性,北向资金一度逃离。


进入5月以来,美联储启动加息和缩表,流动性收紧之下,美股经历了最长的连续下跌周期,而国内的疫情形势开始好转,海外机构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鉴于近期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宏观流动性条件相对宽松,中国政府对经济政策支持力度自5月中以来持续加大,市场对股市的投资情绪有所回升。



重点关注哪些投资板块?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仍处于外资增配中国资产的建仓期,未来有望逐步进入稳定的发展期。


不少外资机构把机会投向了超跌反弹和政策刺激、疫后复苏等主题。


高盛表示,当中国政策转向时,投资者可关注受惠财政刺激股、国企房地产股、互联网股和疫情后复苏股,并列出5大政策主题受惠股。


当内地放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地产政策、监管政策和疫情政策时,地产、消费者服务、资本品、交通、半导体行业股份往往反应更正面,但耐用品、餐饮、能源、生物科技和科技硬件股份反应较平淡。


瑞银财富管理则看好包括可再生能源股在内的能源金属及资源,以及地产建筑相关股份,该行又看好个别电信银行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外资持续流入

将给A股带来何种影响


首先,外资的大手笔加仓,会被市场理解为一个积极的信号,从而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流入A股市场,奠定了持续上涨的基础。


其次,作为极具号召力的外资,大手笔的加仓会加剧A股市场的结构性分化,基本面质地优异的股票会迎来上涨良机。


还有,外资遵循价值投资理念对A股市场投资风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估值上具有明显优势的标的可能会迎来一波修复行情。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