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股大幅下跌让我们心有余悸,近期虽有反弹,但不可否认仍处熊市。然而,若稍往远看,A股最大风险不是何时触底,而是疫情、经济、信心自由落体的环境里,下半年市场将迎来万箭齐发的政策,A股再次泡沫化的风险会大增。
01
中国资本市场已深度下跌,本质是多个黑天鹅叠加
- 疫情问题
- 地产问题
- 反垄断深入
- 财政收入锐减
- 民企信心缺失
- 全球通胀高企
- 海外加息加速
- 全球民粹化
- 产业链分工逆转
- 中美关系恶化
以上每个问题单独拿出来,都会导致市场调整,更何况短期同时叠加在一起,推动了悲观预期触及仅次于08年金融危机时刻。
02
市场深蹲的逻辑很简单,经济确实差、需解决问题不少
1)核心因素一:疫情防控政策,是影响市场核心
- 拥堵指数反映出长春、上海、北京的经济先后停滞:
- 中国一半GDP的城市受到疫情影响:
2)财政收入锐减,对大政府模式下的“市场经济”有潜在负面影响
-全域静态15天和30天,对政府收入影响分别为-78%和-99%:
-潜在或有万亿财政收入受影响:
* 政府性基金收入指国家通过提供土地或服务获取的收入,其中,征收及出让土地是最主要来源,占比81%,其余来源为车辆通行费收入、基础设施配套费等。
- 但刚性支出仍在,赤字创历史新高不可避免:
我们开始看到关于政府债务货币化的讨论。如果赤字大幅增加、央行印钱为政府买债(参考美联储的QE),这将是今年政策最大的大杀器;虽然概率不大,但正在快速提升。
03
救市力度空前,万箭齐发的政策推动反弹
市场大幅下跌是再次泡沫化的前置条件,这种情况下,政府容易出台“用力过猛”的政策:
- 万箭齐发的政策或可能Overshooting,且短期这些政策收不回来:
- 新基建力度空前,专项债开始为资金保驾护航,比08年四万亿更大:
- 调控政策涉及各方面,且明显趋宽松:
- 棚改货币化是大杀器,用印钱的方式推进旧改和造房:
* 棚改货币化安置,指政府直接以货币补偿被拆迁棚户区居民,而后居民再到商品房市场上购房。棚改2.0时代,央行推出PSL(抵押补充贷款)创新性政策工具,部分解决了资金问题,通过PSL向国开行发放贷款,国开行通过棚改专项贷款向地方政府放贷,地方政府通过货币化安置向居民发补偿款,政府拆迁卖地后偿还国开行贷款,国开行偿还央行贷款,形成资金流闭环。
- 货币政策开始发力,预计仍将继续宽松:
截至目前,各项政策刺激力度远超以往。除上述刺激外,近期政府在风电光伏、居民消费、新能源车、家电下乡等多方面出台了系列垂直深、力度大的政策。
04
结论:反弹时应事前警惕泡沫化的趋势
政策超调的风险在增加。历史上看,财政、货币政策往往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大力度开展救助,即在对GDP“过于悲观”时、出台“过于乐观”的政策,这也是A股情绪在极度悲观、极度乐观的钟摆两方反复摇摆的核心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A股短期底部初现,甚至具备了泡沫的潜质。
前瞻性看,一旦刺激过度导致泡沫出现,应事前警惕类似2015年的风险、提前做好预案。只有事前想清楚,才能在事中保持清醒。
文章来源:浩宇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