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发布,提出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
本次政策措施涵盖财政、金融、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等领域,尤其是针对兜底民生、纾困企业出台了多项增量政策。
稳经济,保民生,促消费是此次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点。
政策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
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快财政支出,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使用并扩大范围;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保证岗位稳定,增加扩岗补贴。
货币金融政策
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
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等。
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
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提高煤炭储备能力和水平,原油等能源资源储备能力等。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
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等。
保基本民生政策
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等。
利好民生相关行业
从政策中不难看出,国家将对大宗消费,煤炭,物流等重点行业进行扶持, 以期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因此,相关板块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大宗消费
政策要求,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研究今年内对一定排量以下乘用车减征车辆购置税的支持政策。
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并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因此,之后政策会全面发力,加大对于汽车行业等大宗消费的支持力度,从金融方面,也会提升金融企业服务能力,满足消费者购置需求。
煤炭
加快保供煤矿手续办理,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露天和井工煤矿项目释放产能。
尽快调整核增产能政策,支持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提高生产能力,加快煤矿优质产能释放。
虽然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快,但煤炭依旧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目前的生产生活都与煤炭息息相关,因此在稳经济的关键时期,煤炭的供应是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
物流
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左右,择优支持全国性重点枢纽城市,提升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引导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降低综合货运成本。
物流行业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农产品销售,海外贸易运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拉动内需的重要步骤,因此,国家将会对物流行业进行持续关注和扶持。
不论是大宗商品,还是煤炭或物流,这些行业都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采取大力度的稳定经济和拉动内需的措施,才能更好的走稳下一步的经济复苏。
稳经济、保民生
▶ 经济是否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 中国实现稳经济的关键点在哪里?
▶ 企业家当下最需要关心什么问题?
▶ 面对未来如何做好长期战略?
围绕以上“稳经济”的话题,在宜信16周年庆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与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展开了精彩分享。
▼
点击图片看精彩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