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中央政治局最新定调发出后,就有不少人预计,接下来还有更多地区会更加积极地跟进实质性放松。
果不其然,在五一假期期间,就已经有多个城市发布了新政。
各地宽松政策争先恐后出炉
近期,围绕限购、限贷、限售“三限”的放宽开始明显增加。
有部分城市放宽了限购门槛。例如南京、长沙、沈阳以及东莞等,均针对外地户口、高层次人才等放宽了限购政策;佛山规定满5年房产不计入房产套数,惠州2区宣布不再限购等。
还有部分城市放宽了公积金贷款、房贷利率下调及购房补贴等政策。
例如梅州将二套房公积金首付比例降至2成,连云港将商贷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成。
再例如南阳、洛阳、株洲、镇江等三四线城市,均宣布采取认贷不认房的首套房认定标准,其中贵阳、洛阳等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最低20%的政策。
2022楼市的拐点真的要来了?
自从2016年底我国正式提出“房住不炒”后,在经过长达5年的坚持调控下,如今房价也开始朝着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
根据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2021年纳入统计的316座城市中,有219座城市同比下跌,占比接近七成。虽然在进入2022年一季度后,房价仍没有回暖的迹象。但在进入二季度后,楼市中开始不断传出“未来房价还会继续大涨”的声音。
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大救市,在二季度已经全面铺开。
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4月全国累计发布房地产稳楼市政策已经超过60次,单月就刷新了月度稳楼市政策纪录。今年以来,更是有近110城出台稳楼市新政。
与2021年一季度房地产调控全面收紧相比,2022年楼市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宽松。不论是调控政策次数还是范围都刷新了近几年纪录。
不得不说,楼市回暖的信号已经越来越明确,2022年楼市的大拐点或许真的要来了。
楼市接下来会如何表现?
目前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从2016年到现在,国家对房价重视的基调依然是不变的。继续要求“房住不炒”,但同时也在帮助房价稳定发展。
虽然今年来房地产政策呈现井喷之势,力度和范围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峰,但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时也在继续强调“房住不炒”,意味着政策不会纵容无底线刺激楼市。
房地产产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其涨幅关系到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等方方面面。因此,房价的涨幅更需要立足长远,从政治、经济合格角度去看待房价的涨落,短时间过大的涨幅或贬值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以来一系列宽松政策,也是在积极促进房地产行业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于楼市大松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预计二季度楼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较为宽松的主基调,在下调房贷利率以及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实现保障刚需和改善需求的目的。
另外,随着宽松政策的持续,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有望逐步进入修复通道。
考虑到政策潜在积极变化,市场景气度有望在二季度中后段开启复苏,并于三、四季度持续回升。这轮市场大幅调整过后,伴随行业重回正常营商环境,房企的长期竞争力最终仍将归于业务赛道取向、财务质量、精细化运营能力等层面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