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看懂「东数西算」,抢占未来20年的新风口

 
最近,我们和氪的朋友“立方知造局”一起调研了未来二十年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超级工程,今年2月份才正式启动的东数西算。

之所以说它超级,一是因为东数西算在投资规模上,已经超过了之前的三大国家级资源调配工程。二是因为,数据和算力如今已经变成了大国之间新的“军备竞赛”。这里头的“数”指的就是数据,“算”是算力。
东数西算就是把东部产生的大量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运算,话说回来,这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我们一个人每天要产生多少数据?1.5GB。听上去不多,一个普通人2个月的数据量也才不到100GB,但放在1992年,100GB已经是全人类一天互联网产生的数据量,30年前还在用DVD存储数据的人们可能无法想象。
如今人类对数据的需求已经达到何种规模,更何况这个数字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到了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预计将达到175ZB,如果还用DVD存储的话,它的高度将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3倍,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中心和算力支撑,虚拟人、自动驾驶、元宇宙等等这些都会变成空谈。

过去20年里,尤其是疫情之前,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超过10%的GDP增长。
20年前发生了什么?
中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2001年12月),也是在这一年前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两大工程启动,20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进入下一阶段,GDP不再狂飙突进,工业面临全方位转型升级,同样也就面临着新的资源缺口:
数据和算力,已经成了新时代的水和电,而东数西算工程要解决的,就是我国未来发展对于数据和算力的需求问题。
其实我国目前在算力产业上的投入已经很大了,2020年中国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算力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
直接和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8万亿元,就相当于,在算力上每投入1元,就会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
高投入高产出是这个产业的一大特点,实际上不止中国,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几乎每个季度在算力上投资都超过25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布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就是算力产业的关键成本。这个成本,无外乎就两个部分占比最多,一个是土地,另一个是能源。
说起数据中心,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装满机器的房子,机房能有多大?只能说,非常非常大,比如中国移动在重庆的数据中心,占地总面积达217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相当于18个足球场的大小。我国城市化速度这么快,东部地区许多城市居住用地的供给速度本来就跟不上人口增长,房价飙升的同时,还要拿出几百亩的土地盖数据中心,不太现实。但这还不是最难的,除了占地儿大,大型数据中心还是能源消耗的黑洞,运营一个数据中心,接近60~70%的成本都是电费,怎么才能把成本降下来?
当然是哪的电费便宜就去哪,这个事最先跑明白的还是那些挖矿的大哥们。跟数据中心类似,挖矿的矿机也是一种高能耗的计算机,一个矿场月均耗电量能高达4500万度,折算下来差不多是1.5万吨标煤的发电量。
为了节省成本,大哥们一般冬天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用火电挖矿,一度电能控制在0.3元左右,到了春天,再带着设备全家搬到到川西地区,利用丰水期便宜的水电“挖矿”,超前点映了一回 民间版的“东数西算”。
国家下令禁止数字挖矿,原因之一,就是要把这些电用在能给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地方,但是,真正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数据中心,面临的也是和矿场类似的问题,我国东部地区本来能源供应就相对紧张,大型数据中心除了占地大,耗能也大,偏偏又大量集中在东部地区。

2021年,北京有11家数据中心因能效超标被约谈,上海、深圳和杭州也都陆续下发了限制在城区建设数据中心的行政命令。
相比之下,西部的能源不仅便宜,还环保。我国当前的电力结构仍以燃煤发电为主,在数据中心供电结构中,火电占比超过70%,而如果你去广袤西部旅过游的话,会发现那边大力建设的都是风电、水电和太阳能。
东数西算就在这种背景下拉开帷幕。就拿东数西算8大节点中的贵州地区来说,贵州大型水电工程集中,电价便宜,苹果就把中国用户的iCloud数据放在贵州,交给了云上贵州公司运营,就算是这样我也还是不舍得花钱扩容,用那个免费的5GB。
关键是,它的全年气温很合适,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适合旅游,更适合服务器散热,省去了大量制冷设备的能耗费用,别小看这散热,对大公司来说,省下的钱亿元起步。根据华为算的一笔账,在贵州建数据中心比起其他地区,光是电费一年就劲省6个亿,这还不算土地费用。所以除了华为和苹果,腾讯和阿里也都把数据中心建在了贵州。
除了巨头在抢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东数西算对于国力的长远影响。
短期来看,最直观的影响,是“新基建”的带动效应。
到了今年2月,我国多地发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总投资额已经超了25万亿元,其中保守估计将有4成(10亿)用于基建投资,东数西算就是这些投资项目中的关键一项,每年能带动4000亿投资,别看动辄上千亿的资金很多,对于东数西算这种产业链和周期都很长的国家级工程来说,每一阶段的资金消耗都很巨大。

从上游土建工程和主干网的建设,到中游IDC数据中心的建设和IT设备的采购,再到下游各大云服务商的规划参与,整套工程下来能涉及到十几种行业。
房地产、教培和互联网等几大行业的收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更别提中概股花几天就跌去了一整个时代,但历史的车轮还是向前,每年还是有数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要毕业找工作,这些新基建在提振地方经济的同时,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如此,东数西算更是大国竞争的关键因素,在全球算力规模排名前20的国家中,有17个同样是世界前20大经济体。

美国和中国在这个排名中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二名,毕竟,全世界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一半都在这两个国家。目前美国的算力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效率上,都领先于中国,英特尔、AMD、英伟达等企业也占据了绝大部分算力芯片的市场份额。
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算力水平不仅取决于终端服务器的规模和运算速度,同时还取决于网络传输能力。我国目前拥有5G基站超过77万个,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如果能让计算与网络相互协同,我国的算力水平将得到大大提升。
从三线建设到南水北调,再到东数西算,在这种长周期重大工程和基建上,中国向来具有很强的体制优势,可以从全国角度调动资源。过去的20年,中国创造了那么多经济奇迹,离不开这些超级大工程的助力,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向前走 是件复杂又庄严的使命,我们走过弯路,也错失过时机,但今时今日,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和实力,去为新的增长谋篇布局。
未来20年,东数西算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文章来源:36氪pro
明星产品-.jpg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