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如期加息0.25%,并通过点阵图传达了1年可能有7次加息的“预期”,并且鲍威尔表示,最快5月将迎来缩表。
美联储点阵图中值显示,预计截至 2022 年底利率为 1.9%,2023 年底利率为 2.8%。
加息不可怕,更可怕的是缩表。加息,缩表等一系列操作之下,资金必然会回流,釜底抽薪的一年,资金面枯竭。
本次加息带来什么影响?
虽然本次加息及加息基点几近被市场完全消化,整体影响不大,但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来说,全球流动性已然迎来拐点。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美联储进入了加息通道,加息的频率或成为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
市场看来,全年加息7次外加启动缩表,是相当激进的货币政策收紧信号。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后,三大股指盘中转跌。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表示,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劳动力市场继续走强支持了美联储本次加息的决定。但他强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没有特别高。鲍威尔讲话后,美国三大股指转涨并刷新盘中新高。
加息会引发危机吗?
从历史来看,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启,都会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让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受到打击。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因互联网产业泡沫膨胀收紧货币政策,美元短缺,引发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美联储在疫情前的最近的一次加息期间,也引发了土耳其、阿根廷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都遭遇了“股汇双杀”。
美联储加息之所以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原因在于多方面。
首先,在加息周期开启前,由于美元的借贷成本低,美国资本会借美元投资到相对利率更高的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经济体,以寻求更高回报。然而,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快速升值,资金会再次从新兴经济体撤出,流回美国,大规模的资金撤出会导致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和剧烈的金融市场波动。
其次,利率上升将导致新兴市场借贷成本升高。一旦加息导致美元回流,前期因为低成本借贷美元的公司,美元贷款难以续借,会造成流动性困难。如果美联储加息节奏过快,一些经济形势不佳、过度依赖外部融资、偿债能力弱的国家将“雪上加霜”,甚至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风险,这反过来也会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传导到全球,危及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
在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下,新兴经济体注定与美国及美元周期相捆绑,具有系统脆弱性。如果美联储紧缩力度选择不当,或将造成通胀未能有效缓解、经济复苏受阻的滞胀局面。
对我们有何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美联储加息使美元资产升值,容易导致资金的外流。中国放宽货币政策,意味着人民币和美元的息差会进一步收窄,给维持国际收支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在这种复杂环境之下,更考验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对股市的影响#
加息短期内对A股有一定影响,但长时间预热已使市场情绪得到提前消化,A股不会受到较大冲击。另外国内利率持续走低,股市的“性价比”也在上升。经过连续大跌后,短期很可能构筑新的震荡区间,到了五六月份,很有可能会开启一波反弹行情。
#对债市的影响#
本轮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债市的影响较为有限,年内国债收益率将维持振荡,波动可控。从国内债券市场的自身特性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保证了国内债券市场具备收益率与安全性的较优平衡。
#对人民币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虽然会在一定程度挤压国内政策宽松空间,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上升。但从目前国内外环境看,国内政策靠前发力,多部门政策协同配合,精准施策,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因此即便美联储靴子落地,欧美金融资产仍面临高估值与高通胀等问题,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