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前几天,本号关注了“2021年广州常住人口只增长7万人”的新闻。近日,随着《2021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公布,我们看到更低的人口增长数据:
2021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只比2020年末增长了1.07万!(下图)
更令人瞠目的是:2021年,上海户籍人口减少了18.19万人(因为去世或者移民)。
上海总人口能维持1.07万人的增长,是因为非户籍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增长19.26万人所致。
根据上海的统计公报:2021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生11.6万人,出生率为4.67‰;死亡13.9万人,死亡率为5.59‰;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2‰。
或许有熟悉上海的朋友会惊讶:人口自然增长率-0.92‰?前两年好像更低一些呀!
上图是上海统计年鉴里的数据,上海的“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2020年是“-3.52‰”,早在1995年就为负值了。
但你要看清楚:上海之前公布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户籍人口”的,今年突然改为“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了!
统计口径变了。
因为上海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更难看一些。那些新移民,生育欲望更高一些。
即便如此,即便加上了新移民,上海整体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跌破了0,为-0.92‰。
也就是说,要维持上海的人口增长,只能依靠“机械增长”(迁入)了!
或许有人会问:上海、北京都在控制人口,前几年还宣传人口下降了呢。增长1万,难道不正常吗?
不正常!因为最近两年,上海、北京都改变了人口政策,也修正了城市发展的策略。
具体来讲就是:降低落户门槛,适度做大城市。
上海先是在临港自贸新片区降低了落户门槛和购房门槛,后来又降低了北大、清华等名校本科生落户门槛,全面提升了五大新城的定位,把五大新城定义为上海都市圈的“一环”、5个独立的功能完善的城市。
在这个背景下,上海人才落户2021年突然放量。
有研究者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每月公示的“居转户”、“人才引进”的数据,推算出上海2021年户籍人口“迁入量”达到了7.3万人,创下了2014年以来的新高!
2021年持上海居住证落户的居民达到了37684人,同比增加了104.6%;通过“人才引进”渠道获得上海户口的为35444人,同比增加了172%!
上图则是两项合计之后,上海每年迁入的户籍人口数。2021年,几乎相当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总和!
即便如此,上海2021年末的户籍人口仍然出现了高达18万人的负增长。
一般来说,上海每年去世的户籍人口约13万人左右,我们大概可以推算出,2021年大约有12到13万的上海户籍人口迁出。估计其中多数人是移民国外了。
也就是说,即便上海放下身段、加入了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而且的确增加了将近20万的非户籍常住人口,但上海总人口仍然增长乏力,2021年只增加了1万人!
再看广州。
过去10年,广州平均每年新增近60万的常住人口。但2021年,只增长了7万人。
广州统计局日前发布了“2021年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广州截至2021年末的常住人口为1881.06万人。
第七次人口普查后,广州统计局发布过“2010-2020年常住人口及分布”,对此前几年的数据做了一个调整、修正。根据这份统计,2020年末广州的常住人口为1874.03万人。(下图)
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出:2021年广州常住人口增加了7.03万人!
整个广东省,2021年只增长60万常住人口。在六普到七普的10年里(2010-2020),广东省平均每年新增常住人口217万!
再看北京。
北京的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两大指标,2021年均出现了下滑。
也就是说,在过去1年里北京的常住人口下降了0.4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下降了4.8万人。
要知道,过去1年北京也加入了抢人大战。具体措施是,北大清华和华东五校的本科生,只要有单位录用就可以直接落户。另外,北京还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此前成立了北京自贸区,北京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功能已经被唤醒。
但北京的人口增长仍然乏力。
反过来,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没有改变策略,没有加入抢人大战,北京和上海2021年的人口增长只能更惨。
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相加,只有可怜的7.7万人!
深圳尚未公布2021年的人口数据,估计增量也非常有限。因为2019年和2020年,深圳的小学生招生人数是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