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冬奥让三亿人爱上冰雪,哪些冰雪经济会迎来“钱景

 


冬奥会结束了,但在全民冰雪的大氛围下,冰雪运动正迎来大爆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


在各类型冰雪运动中,滑冰和冰雪嘉年华的参与率占据前两名,参与率均超过50%。其次分别为滑雪、民俗冰雪运动、竞技性雪车/雪橇、冰球及冰壶,占比分别为42.6%、27.8%、13.7%、4%及3.4%。



前来冰雪产业的掘金者也在明显变多。冰雪项目迎来新“钱景”,在冬奥的带动下,哪些冰雪项目正火?谁能从中把握住新机会?

01 ·滑雪场人气火爆


冬奥会,首先带火的是滑雪项目。中国选手谷爱凌近期在冬奥会赛场上的纵身一跃,更是将滑雪项目再推向新高点。
据北京渔阳滑雪场的工作人员刘洋所述,目前日均人流量在4000-5000人。“要是不限流,人还可能更多,只能靠预约缓解人流压力。”

一张门票约260元,再加上雪具租赁、教练费等,节假日一天的营业额可以达到100万元以上
根据大众点评上的数据,目前北京地区在营业的滑雪场有12个。今年冬季比去年同期人流量增加了50%以上
除了北京,其他省份的滑雪场同样火爆。
在早期,国内滑雪场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新疆等高纬度地带,依赖自然气候和山型结构形成天然滑雪场。

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下,中国滑雪度假市场呈现遍地开花的新消费特征,全国滑雪场联盟从成立之初的60家成员单位到目前已扩展到109家,涵盖了吉林、北京、天津等全国19个省区市。

在南方,广州、重庆、成都等地的室内滑雪场也成为热门消费选择。

滑雪运动成为“网红”项目,不过国内滑雪场的盈利空间还有待拓展。以万龙滑雪场为例,从2003年雪场开业以来,连续亏损了11年,直到2015年才开始盈利。
原因首先是,前期投资巨大,再加上工程难度也大,在天气因素影响下,滑雪场也有非常明显的淡旺季。一般来说11月和3月是雪季的淡季,12月、1月、2月是雪季的旺季。滑雪场赛道回本周期通常以十年为单位

02·滑冰项目,遍地开花


相较于雪场的投资大、场地要求高,可复制性更高的滑冰场,被更多掘金者青睐

早早入局赛道的从业者正在享受红利。
滑冰场最大的支出在于场地费用,其次是水电能源费用人员费用等。

以万域芳菲为例,其冰面有1800平米,加上附属区域,总共区域有3500平米以上,滑冰场一年的总支出在一千多万元
在营收来源上,则较为丰富。

第一类是商业滑冰场,瞄准散客,人流量大,通过门票费营收;第二类是专业培训滑冰场,主营靠学费,收入更多元。

专业滑冰场的营业方式主要是培训,以花样滑冰、冰球两大项目为主,有的会加上冰壶等小众项目,主要营收分为上冰费、培训费和教练费三部分。

当学员积累到一定程度,滑冰场还能在培训的基础上开拓演出,收入来源还能再包含演出票务、赞助商以及衍生品等多元收入。
不过,想要复制此类专业滑冰场的运营,也并不容易。难点在于如何选择场地,吸纳教练员,以及如何实现专业化教学三方面。在北京,要达到专业滑冰场的场地要求就很难,这首先需要拿到3000平米的场地,能付得起租金的投资者相对少。
尽管相比开滑雪场门槛要低,但无数个大众滑冰场在商场崛起,竞争也不小。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初,中国就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块室内外各类滑雪场

在统筹规划建设中,滑冰场地、滑雪场地、鼓励冰雪乐园建设是重点,也让新一轮的冰雪赛道争夺战成功打响。

03 ·滑雪装备周边,还有机会吗?


除了滑雪场、滑冰场,围绕着冰雪的其他产业链也在展开,有的回报红利甚至来得更快。
滑雪场投资成本高,相关产业也需要专业知识储备。开雪具店、滑雪培训学校,进行滑雪装备的周边开发,能更快看到回报成果。这是一个让消费者“烧钱”的市场。
北京滑雪户外用品连锁超市“自由地带”的负责人口令介绍,刚入门的小白客户,第一消费阶段很多是在电商平台上,或是去买迪卡侬这类初级体验的品牌。玩了一两年,才会真正转到使用专业滑雪装备上。
近一两年新增长的消费者,在未来两年,有机会成为真正的专业滑雪爱好者。滑雪装备店家表示,他经营的店面营业额每年保持50%-60%的增长。

有很多专业客户,更愿意来消费千元以上的雪镜装备,而不是去电商平台,寻找百元的“平替”。
从客单价上来看,现在的滑雪装备主力消费人群有两档,一个是20岁-30岁,一个是40岁-45岁。

如果是一位有两年滑雪经验的专业消费者,想要购置整套滑雪设备,如滑雪镜、手套、护膝、雪鞋、雪板等,选择中等价位的产品,支出也需要两万多元。光专业级别的手套,每年店里都能卖出几千双。就算只购买单品,如常用的护脸、手套等,有的爱好者也需要囤两三套。
而少儿培训的趋势,也让雪具市场有不少机会

儿童租赁是其中的大市场,同时能带动至少1-4个大人的租赁。采用的方式里,日租、十天租、年租,最为普遍。基础全套装备日租金在100元左右。店铺每年的租赁营收流水,占据总营收的6成。为了做好未来的盈利模式,能租尽可能租

因为销量增长,2021年不停断货,像雪鞋、雪板等硬件断货更是严重
新入局者首先会面临进货的难题。目前很多知名品牌已经被国内的大经销商锁定,散户贸然进货已经很难有机会。
其次,从经营发展来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再次增长的爆发空间不大,未来会形成以大店为核心的规模店,创业小店想要入场,不太容易存活。
不过,因为雪具品牌店并不依赖雪场的基础设施,而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拓市场范围,“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未来三年的整体专业性消费需求都有机会爆发。

受自然条件与起步晚等因素影响,中国滑雪市场人口渗透率较低,中国冰雪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至2021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业逐步恢复,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将超3900亿元。下游冰雪产品用户渗透率将有所提升。

在北京冬奥会的加持下,中国的冰雪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

易观分析师认为,大部分冰雪相关产业都将获得发展,例如:冰雪旅游、滑雪装备、滑雪培训、滑雪赛事、滑雪制雪设备等。不过室外滑雪作为体验类项目,目前还需要大量配套服务支撑。

市场已经准备好,谁能在里面掘金,还要各凭本事。

b9440236f84f1156b4d5219fd51c0fb.png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