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春节十大热议话题盘点!

 

今天是大年初七,虎年的第一个法定长假结束了。


第一天上班的你是否还不太适应,有点节后综合症,忍不住想掏出手机刷一刷?


按照惯例,每年春节结束,小巴会奉上一份春节十大热议话题盘点。今年的春节热议话题包括:顶流“冰墩墩”、国足、最贵春节档、停办现金业务、二胎三胎问卷……先看完这篇,咱再开工。



微信图片_20220207111855.jpg


大年初四,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鸟巢开幕。开幕式美轮美奂,赛事很精彩,王濛解说很欢乐,但冬奥顶流非“冰墩墩”莫属。只可惜,线上线下“一墩难求”,网友强烈要求“落实一户一墩”。


如何实现“冰墩墩”自由?答案是,只要你在冬奥比赛获得奖牌,你将获得限量款“冰墩墩”,还是带金边的。


这么不切实际的,咱还是不想了,不如自己画一个“冰墩墩”交作业。


也别急,本来已经放假的江苏生产商目前正在加班加点赶制“冰墩墩”。


不过,网友也在微博呼吁#别忘了冰墩墩的好伙伴雪容融#,但不管怎么说,顶流“冰墩墩”背后是国人前所未有的冬奥热情。小巴衷心希望未来几天,中国参赛队员能“人手一墩”,甚至“多墩”。





除夕春晚+初一男足比赛,真真闹死了小巴的中国心。但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或许是“男足会输”和“春晚不好看”,似乎没那么“出人意料”。


9年前,“男足输越南”还是人们的心理底线,9年前的2013年春晚,虽然也被吐槽不那么好看,但与今年相比,是90分和60分的差距。


人们的失望还有另一层原因。


初三晚上中国女足在核心队员受伤的情况下,和日本队苦战120分钟,两度落后,又两度扳平比分,最终点球获胜,晋级亚洲杯决赛;而就在昨晚与韩国队的决赛中,女足更是在0∶2的不利局面下,最终以3∶2大获全胜,取得了不可能的胜利,时隔16年再夺亚洲杯冠军。


那一刻,全网都在刷“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女足yyds”“强烈建议男足奖金都给女足”,而她们的每一脚都踢在了男足的良心上。


类似的对比也发生在虎年春晚上,非春晚原创,于2021年8月开始首演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被搬运上春晚舞台,顿时爆火出圈,大年初一杭州站的门票刚开票就在7分钟内瞬间售罄。


问题就来了:同样甚至更不利的条件下,为什么就你们不行?


个中原因或许很复杂,但有些时候,结果就是比过程更重要,不是吗?





虽然虎年春节档票房为历年来的NO.2,但相比2021年出现整体倒退。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大年初一全国电影总票房14.5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4%,观影人数更是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00多万人。初二票房刚突破10亿元大关,较去年下滑24%。到了初三,电影大盘并未突破10亿关口。


劝退大家的原因之一是高票价。据灯塔专业版显示,虎年初一的平均票价为56.1元,一线城市部分影院的票价已超百元。而春节档平均票价在2017年为37.8元,2019年为44.7元,2021年为48.9元,可以看出一路小跑的趋势。


有人说,“电影票这么贵,不如在家看看冬奥”,好像也没毛病。


说起冬奥会,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震撼刷屏,网友感慨“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而他导演的春节档电影《狙击手》,叫好不叫座,排片太少,仅有的场次不是深夜就是清晨。


于是,冬奥会开幕式后,大家纷纷表示“要给张艺谋补张电影票”。目前,《狙击手》排片已经略有上涨,7日开始,这部电影还将下调票价,它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


那么,是时候兑现为老谋子“补张电影票”的承诺了。




pmBoItic0ByhdiaFia8QK5XwLFNHNPSNuu0QgvxP3vW07Sezt9sIc9B0bmnXB4AwUZI2ptZkwgoywDjvFgLRKQcvw.jpg


2020年春节疫情刚爆发,大家在不知情下返乡了。2021年,政策提倡“就地过年”,很多人响应号召留了下来。


2022年春节依然是个“疫情年”,虽然Omicron冲击了部分地区,但卫健委也表示“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再加上这两年积累的精准防疫政策,很多人选择返乡。


疫情还在,就地旅行兴起,春节长途游则完全没能恢复元气。


携程发布的《2022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截至2月5日,春节期间,来自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住宿客群占比同比增长13%,较2019年春节期间增长34%,订单量同比增长30%。


途牛报告显示,春节期间主题乐园酒店等预订量同比增长53%,部分城市近郊的星级度假酒店一房难求。


不过,这些数据的增长本质上依然是对“现实的妥协”,希望“绿码和核酸做通行证,惟愿行程码不要带星的日子”能够早点过去。






在浙江的小巴,也参与了这份问卷的调查。但填到第一条——“是否为浙江省内3岁以下婴幼儿的父母”,问卷就结束了。小巴觉得这个设置不是很合理,仅从“了解三岁以下婴幼儿的养育成本”这点看,这个设置很OK,但如果从“深入了解浙江父母的生育意愿”来看,小巴认为调查群体的范围可以更大些。


不过,话说回来,教育和房子才是年轻父母身上的两座大山,可比孩子0-3岁的奶粉钱、养育支出重多了。


所以,生不生二胎三胎,真不是“每个月多补贴1000元”能决定的,而对于本就有意愿生二胎三胎的普通家庭来说,这确实是一项可以减轻些许压力的好福利。






银行取消现金业务必然是为数字货币的到来做准备,但还有一个因素是——对部分银行来说,每天柜台、柜员、押送现金等固定成本开支可能都远远高于现金业务带来的利润。夸张点说,现金押运费比押运的现金还要多。


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的普及速度正在加快,深圳、苏州、雄安等地已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目前安卓手机的“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的安装已达1359万次。


数字人民币钱包用起来很方便,通过POS机、扫码、“碰一碰”等方式就能付款。对于用惯了移动支付的年轻人来说,分分钟就能上手。


但小巴还是希望银行(至少是部分银行)能保留现金业务,毕竟老年人群体使用现金居多。并且,逢年过节发红包、新婚随礼等情况,还是送现金更有仪式感一些。






“A股有没有开门红”,是每年春节假期前后投资者们的“必问题”。


但答案无疑仍属于“玄学”范畴。


以上证指数为例,小巴查看了近10年的春节开门行情。十年中,六跌四涨,而涨的幅度最高有2.17%。去掉2020年这样的极端情况(开年第一天跌了7.72%),最大跌幅为-1.47%。此外,无论这一天是涨还是跌,后续的走势也涨跌不一,有开门涨了以后暴跌的,也有开门跌了以后暴涨的。


说到底,期待开门红有点类似国人“抢个头彩”“争头一炷香”,更多的还是心理因素,而真正用脚投票的投资者,大都早已在节前布好了局,乐观的人会留着股票过年,甚至大笔买入“抢开门红”,悲观的也早已选择离场过年。


至于外围市场的走势,顶多能管个开市的前10分钟,很难改变“市场先生”本身的想法。换言之,与其期待春节开门红,不如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用更宏观的视角看待2022年的行情趋势。






比抖音和快手早了近一周宣布与春晚的合作,且是竖屏直播,给全国人民带来沉浸式看春晚的新体验,视频号这波操作被视为“偷袭珍珠港”。


不过,视频号有这份底气。坐拥12.6亿微信用户的视频号,与春晚的国民属性颇为匹配。过去一年,也已经有过几次现象级直播的演练,如西城男孩“所爱隔山海”线上演唱会,有超2700万人在线观看;跨年夜五月天线上演唱会,有超过1600万人在线观看。


在春晚上演“三国杀”的抖快和视频号,看似一掷千金、风光无限,实际上他们正面临着共同的问题——用户增长焦虑。


CNNIC数据显示,2021一季度国内的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8.87亿,较2020年年底,用户规模几无增长。对已有用户的运营和对竞争对手用户的争夺,成了各家平台的重点。


目前,三家分别有了新动作,抖音上线独立电商App“抖音盒子”,快手推出“快招工”,开始为老铁找工作,视频号则上线了付费直播功能。谁能胜出,尚需时日。






春节“开工大吉”遇上“招工难”,本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新冠疫情暴发前,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就面临“工资加倍,无人问津”的窘境;而疫情暴发后,人员流动的物理限制,更是逼得不少企业干脆关门大吉。


基于此,在春节前后帮助企业,已经是各级政府的“必修动作”。网上搜索“助企开门红”,就会看到春节前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纷纷跑到企业“调研问诊”。


而与往年相比,2022年开年的形势更严峻:2021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为4%,创下1993年有数据以来第三低,仅高于2020年前两季度;过去两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为3.9%,跑输GDP,加上各地疫情反复,干扰因素颇多,今年企业们的信心需要更大剂量的支持。


不过,从杭州十条的具体细节来看,这次支持的方向主要是针对那些本身就十分努力精进的企业,如对2022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且同比增长5%及以上的,产值每增加1000万元奖励1万元;对2022年在库企业月度零售额增量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各类企业和个体户,单月奖励10万元,餐费收入增量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个体户,单月奖励5万元,单个企业和个体户累计奖励上限200万元等。





pmBoItic0ByhdiaFia8QK5XwLFNHNPSNuu0hfR3tNomiaRlbiaiaiaefJg5Au2mW6SOF3fH7B4SM0ROhpWHnhopIg1UicA.jpg


当父母们吹响催婚的号角,是时候反击了,反向催婚走起。


小巴总结了一下,网友支招的反向催婚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招:抢先一步。当父母问“孩子,还不找对象,以后怎么办”时,接住这个茬开启诉苦模式“我都30岁了,你还不给我找相亲对象,以后可怎么办啊”,轻松将任务抛给了父母。


第二招:拉人入局。当七大姑八大姨问“孩子,你还单着呢”,再次接住这个茬反问“是啊,这不等你给我介绍一个,记得您的XX还单着吧,您看我如何”,顺利地终结催婚话题。


反催婚虽然爽,但如果有机会的话,小巴还是希望以后的团圆能够不那么“针锋相对”,而是彼此都温柔地说说心里话。


文章来源:吴晓波频道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