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谈资论市 | 元宇宙投资与高质量七大赛道

 

10月底,Facebook正式更名为Meta后,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涉及元宇宙概念的股票也被一路追捧。


钧山董事总经理、资本市场总经理王浩宇谈资论市,探讨元宇宙投资机遇,我们精选对话内容,分享给大家:

投资金句

1、元宇宙八大特征: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2、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接近尾声,增量减少,深挖用户价值以及寻找新的入口是新的增长驱动。


3、人类对于元宇宙需求是长期存在,所以元宇宙的“爆发”也是长期趋势。


4、梳理各厂商元宇宙布局,主要包括:VR/AR 技术和产品开发、UGC 技术和产品的打造、社交元宇宙构建。


5、投研关注交互技术、算力能力、网络以及物联网技术所衍生出的行业,也是元宇宙技术底座及基础。


6、元宇宙的重要入口,VR/AR攀升的需求将会带动硬件行业二次繁荣,相关标的众多,需谨慎筛选。


7、价格价值匹配程度、供给关系使得不可篡改和唯一性的区块链技术在元宇宙中尤为重要,如NFT。


8、科技迭代永远在超预期发展,即使估值有泡沫,未来商业价值也仍需仔细甄别。


Q1:元宇宙当下还很难准确定义,是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还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数字化?那么您认为什么是元宇宙?


王浩宇:元宇宙本质上是现实生活在线上的映射和延伸,有望成为互联网的下一站。


2021 年 3 月Roblox 的上市再次加强了市场对于元宇宙的认知,据 Roblox CEO 巴斯祖基(Baszucki), 元宇宙有八大特征,分别是: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2021 年 10 月举办的 Connect 大会上,Meta CEO 扎克伯格(Zuckerberg)也提出了元宇宙的八种体验:临场感、虚拟化身、家居场所、空间传送、互通性、隐私与安全、虚拟物品、自然交互。


元宇宙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我们认为,元宇宙本质上是现实生活在线上的映射和延伸,强调沉浸式体验与生态系统的构建。从门户网站到 PC 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从文本到照片再到视频,元宇宙有望成为互联网的下一站。


元宇宙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可提供游戏、购物、社交等沉浸体验的开放虚拟世界。我们认为元宇宙的核心特征:社交、内容丰富性、沉浸体验、经济系统。

Q2:元宇宙今年快速步入爆发期,到底是风口还是泡沫?它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深刻影响?

图1 《堡垒之夜》打破该游戏虚拟演唱会最高记录


2020 年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下活动开展受阻,社交、 娱乐、工作线上化趋势明显:


- 2020 年 4 月说唱歌手 Travis Scott 在《堡垒之夜》举办的音乐会同时在线人数超 1,230 万,再次打破该游戏虚拟演唱会的最高纪录;


- 2020年5 月,哥伦比亚大学在线上举行了 2020 届学生虚拟毕业典礼,在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中还原校园环境。同时人们对于虚拟场景的认知也逐渐发生改变,虚拟并非虚假,更不是无关紧要,线上生活从偶然转向常态化,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逐渐被认知,《头号玩家》为其提供远期想象愿景。


王浩宇:疫情是一个根本性的催化剂,推动了线下场景的虚拟化。


总结看,元宇宙解决了人类面临的问题,只不过疫情把问题放大,推动了元宇宙的发展。我能想到的需求包括: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

Q3:Facebook、苹果、腾讯、字节、华为这些国内外科技巨头为什么在这个时点加速布局元宇宙?是迫于移动互联网增长空间遭遇瓶颈后的无奈之选,还是主动的长期战略转型?


图2 Meta(Facebook)年内持续推动元宇宙热度


王浩宇:我认为科技巨头对元宇宙的布局来自于“被动”和“主动”两方面。


一是被动的转型。新的内容消费场景革命有望开启互联网新的“红利期”。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接近尾声,深挖用户价值以及寻找新的入口是新的增长驱动。


截至 2020 年底,全球移动互联网人口规模为 44.6 亿,渗透率约 59%,全球游戏用户近 27 亿,渗透率约 35.5%。


在移动互联网较为发达的中国,网民渗透率达到约 70%,移动互联网日均时长约 6 小时,但用户数增长已经有明显的放缓迹象。


在用户数增长乏力的阶段,追求更高时长以及更高的ARPU(每户平均收入)成为重点突破指标,“元宇宙”成为科技公司当前重点布局的方向。


二是主动提前布局。元宇宙作为一个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结合体,虽然初期会从线上起步,但未来一定会通过创造各种线下沉浸式的体验把线上和线下的世界逐渐从局部打通转变为全面连通。


这种无处不在的“沉浸感”会从游戏、社交等泛娱乐体验逐步延伸到各种现实场景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满足人们对极致娱乐体验和效率提升的需求。梳理各厂商在元宇宙上的布局,主要集中在 3 个方向:


1)VR/AR 技术和产品开发(对应沉浸感);

2)UGC 技术和产品的打造(对应经济系统和内容丰富性);

3)社交元宇宙构建(对应社交)。

Q4:国内外的元宇宙竞争格局如何?


王浩宇:这问题我们讨论的是“入口”,目前大多设备商都在争夺入口。


如之前我们讨论的,元宇宙的虚拟世界需要:


- 基础设施,比如网速要快,5G甚至6G随时随地接入;

- 入口,通过VR眼镜或者接入装置;

- 有好的内容,接入进去后是玩Roblox、Fornite还是办公效率的内容比如workrome;

- 经济社会,数字资产完成整个虚拟世界的闭环价值的交换等等。


图3Facebook在VR已有积累,向AR、CR推进


对于入口的争夺确实很激烈,目前有前边提到的Oculus Quest 2,苹果的AR,华为也有VR眼镜等等。但就目前来看,确实还比较初级,没有形成谁家特别超前,就像马拉松,可能暂时facebook先行一步,领先了500米或者1公里,但剩下的几十公里谁真正跑出来还不定。

Q5:VR/AR硬件设备是元宇宙的入口,也是产业链中最先发力的领域,相关的传感器、处理芯片、屏显、电子声学公司相应受益;延伸看,整个产业链中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图4Facebook在VR已有积累,向AR、CR推进


王浩宇:


元宇宙的基础,底层技术支撑方面:


1)交互技术:具备 3D 显示、大视角高分辨率的 AR/VR 有望成为元宇宙世界的重要接入方式之一,当前 AR/VR 发展进入提速阶段,2021 有望成为出货量拐点;


2)算力:元宇宙的并行计算与渲染需要大量 AI 处理器投入。AI 处理器分为“云-边缘-端”,各自形成生态,探索更为成熟应用模式;


3)网络以及物联网技术:支撑大规模用户在线,降低终端门槛,同时物联网下游行业成熟应用不断增多,有望经验复用在元宇宙类似场景内,加速元宇宙发展进程;


4)基础设施:从产业发展顺序来看,元宇宙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因此 XR 交互设备(如 Facebook,苹果,PICO 等),网络建设以及 AI 算力(如英伟达、高通等)和引擎(如 Unity、Epic 等)、NFT 等技术底座率先爆发。


图5元宇宙底层技术支持


元宇宙应用层,以内容和应用为主:


1)C 端,重点提升体验。游戏是最接近元宇宙的内容形态尤其是 UGC 游戏平台。比如前面提到的堡垒之夜,以及Roblox等等;


2)B 端,重点是提升效率。虚拟人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连接点,产业互联网,提升商务沟通体验,提升制造业的效率。


完全符合元宇宙设定(社交体系+沉浸体验+内容丰富性+经济系统)的应用仍有距离,但是 UGC 游戏平台最为接近元宇宙的雏形(如 Roblox),此外拥有社交和娱乐内容入口的互联网巨头(如 Meta、Epic、腾讯控股、字节跳动、米哈游等)也有望抢占先机。

Q6:您管理的主动管理基金擅长对新赛道、高增速赛道的敏锐捕捉。元宇宙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商业价值会有很大不确定性。投研团队有没有覆盖相关的研究,会做投资布局吗?


图6更高的要求倒逼硬件行业自我迭代


王浩宇:硬件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比较容易落地。


比如给Quest 2提供CIS芯片、摄像头模组、扬声器甚至组装服务的公司,业绩体现的很迅速。更远一点比如从内容等角度看也有很多公司,目前也在研究和覆盖,有些已经在投资了,但国内的内容公司还没投,需要更深度看一看。

投资转型较快的巨头也是个方向,包括三大互联网巨头,我们都在关注。利润的归因上看,电商、游戏为主,转型的速度也会有区分。


图7技术创新的总和催生出元宇宙

Q7:元宇宙核心技术支撑是区块链,这意味着同样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在虚拟世界会被广泛应用。元宇宙的快速爆发是否会加速当前数字货币的发展?


王浩宇:元宇宙是追求去中心化模式的平行世界,因此区块链技术可看作元宇宙运行的核心,重点完成生态的搭建和运行以及内部经济系统的重塑。


这其中的经济系统包括生产、积累、交易和消耗等,需要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货币的交换。


作为UGC 游戏平台的Roblox,内容创作高度自由,Roblox 平台通过提供平台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赋能开发者输出更多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为内容付费,进而吸引更多开发者入驻,最终构成正循环。

而经济系统形成的闭环,使得玩家既可用货币在游戏内消费内容,也能兑换现实货币,拥有线上会议、Party Place、虚拟音乐会等多种社交互动方式。

Q8:今年有一副天价NFT画集《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英国佳士得拍卖中国以6900万美元成交,带动数字资产破圈。2021上半年NFT行业市值达到了127万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300倍,这里面收藏品、艺术品是主流。


动辄百万美元、千万美元的定价真的与资产价值相匹配吗?早期的NFT是投机还是投资?


图8 《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


王浩宇:我个人觉得是泡沫,但有供给、也有需求有人愿意买或者愿意炒,泡沫就不会破,不会破的泡沫到底算不算是泡沫,这个就不好说了。


基于区块链的NFT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不可篡改性,这个特点使得其可以有效的提供支付和清算系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通过共识机制实现,共识机制能够解决并保证每一笔交易在所有记帐节点上的一致性和正确性问题,并使得修改交易数据的成本极高。


另一个是唯一性,NFT 实现了数字资产的自由流通。以太坊提出的通证(也称代币,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可生成唯一可识别令牌,首次实现了数字资产的价值表示的唯一性和价值转移。

Q9:元宇宙产业投资有哪些风险?


王浩宇:元宇宙可以提前布局,但过分给估值就有点荒谬,有一些板块是过分的概念包装。


有两个重要的点:


1)人类未来总时间会越来越长(主要体现在寿命延长),体力劳动越来越少,总劳动时间下降;吃喝拉撒被药物替代,功能性时间减少;这么多闲暇时间,必然要花在虚拟世界里;


2) AR/VR离成熟实际还很远。如果看手机开始普及,也就是2007/2008,但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一波平台型机会都是在普及后的几年内才开始产生,现在过度炒作这些都是过早。


如同20年前难以精准预测互联网发展,我们无法准确判断未来元宇宙的形态,但我们认为终极元宇宙可能包含如下特征:


1)三维沉浸式体验;

2)人和社会关系数字化;

3)物理和数字世界交汇;

4)海量用户创作内容;

5)数字资产价值显现等。


图9UGC 游戏平台Roblox


当前全球科技巨头陆续布局元宇宙相关产业,有望推动VR/AR、AI、云、PUGC游戏平台、数字人等领域持续渐进式发展。


中长期看,元宇宙的投资机会包括:GPU、3D图形引擎、云计算和IDC、高速无线通信、互联网和游戏公司平台、数字孪生城市、产业元宇宙、太阳能等可持续能源等,短期概念则需要仔细甄别。


文章源于公众号:浩宇观点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