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会员登录
尊敬的客户,您好!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首页
高净值人士线上商学院
唐宁会客厅
谈资论市
有资有未
传承时刻
财经纵横
瑞承动态
美好生活
会员权益
小黑卡专区
传承学院
公益金融
PLUS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精英团队
荣誉资质
合作伙伴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瑞承服务协议》
《瑞承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我已阅读并接受
《瑞承服务协议》
《瑞承隐私政策》
稻盛和夫:这13条法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1636371915000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一生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又接手频临破产的日航。短短一年,就让日航业绩从谷底飙升到顶峰,在全世界航空业内名列第一,且遥遥领先,十年来持续保持着世界第一的高收益。
他还利用退休后的闲余时间,创办了“盛和塾”,帮助许多企业走出困境。
在企业经营上,他提出“磨炼心性,拓展经营”的口号。
不靠金钱刺激,超越经营的战略和战术,从哲学高度上,提升全体员工心性,把企业几万人的力量和智慧充分调动起来。
稻盛和夫先生虽是科学出身的企业家,但他终生追求的问题,是“心”的问题。
所以,《心》这本最新著作,是稻盛先生十余年的夙愿。
本篇经人民邮电出版社授权,萃取了《心:
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一书的部分观点,凝结为“心”的13条法则。
推荐认真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对企业来说,比起科学技术,比起经营战略等,人心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心在哪里呢?
我也不知道,但心的本质就是真善美。
人生的一切,都始于心,终于心。
01.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从降生人世,到生命终结,无论对谁而言,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
其中既有充满荣光、极尽欢喜的时光,也有遭遇苦难、咬牙忍受的日子。
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
犹如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在屏幕上一样,内心描绘的景象,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心灵塑造现实,心灵驱动现实。
这是驱动这个世界的绝对法则,是推动一切事物运行的真理,没有例外。
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发生巨大变化。
02.
不管境遇是好是坏,都要感谢。
现状越艰苦,人就越容易发牢骚、
鸣不平,怨天尤人。
但是,这些牢骚与不满,又会兜兜转转,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导致自身境遇不断恶化。
所以,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不管面对何种境况,都要以“感谢之心”去面对。
遭遇困境,结果不尽如人意,要在此时此刻说一声“感谢”,确实很难。
如果人格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磨炼,我们往往就会口出怨言“为什么偏偏是我?
”
另一方面,就算我们好运连连,事事称心,我们就会说“感谢”了吗?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往往也做不到。
我们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甚至很多人还会贪得无厌。
不管现在多么一帆风顺,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
我们不能沉溺于顺境而自傲,必须用谦逊的态度,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严格约束,不可忘记感谢之心。
而当逆境和困难发生时,更是表达“感谢”的绝佳机会。
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峻的局面,能锻炼我们的心志,磨炼我们的灵魂。
所以,“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表达感谢”,用理性将此道理铭记于心。
在心里做好准备,让“谢谢”可以随时脱口而出。
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人生秘诀,但能在生活工作和自己的人生中,一以贯之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03.
常怀谦卑之心,才能萌生感谢之心。
如果缺乏对他人的谦卑之意,感谢之心是无法萌生的。
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帮助支持的结果;公司之所以能够存续,是依靠员工辛勤的劳动,还得多亏那些下订单的客户。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谦卑之意,感谢之心才能油然而生。
自己拥有的才能和能力,绝不是自己的私有物,不过是偶然被赐予的。
那些我们认定是自己的东西,不过是现世一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东西。
我们不应将其只用于自身,而要将其用于他人和社会。
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抱有这样的想法时,骄傲自大就会在心中消失,内心就会充满感谢和谦虚。
04.
埋头工作,就能触及“宇宙真理”。
每天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心灵就能得到净化。当心灵处于纯粹状态时,人就能触及所谓的“宇宙真理”,也就是触及事物的本质。
稻盛先生在创办京瓷之前,曾在一家陶瓷公司,从事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
那是一家很糟糕的企业,经营连续亏损,工资拖欠已成家常便饭,研究设备更是极其匮乏。
但在当时,他除了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去做事研究,已经别无出路。
于是,他便
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研发工作中。
当全神贯注投入工作时,杂念便从心中消失了。
如同修行僧的坐禅,达到了无我的境界。
当心灵处于清澈纯粹状态时,就会冒出不知来自何处的智慧。
05.
在“利他”的地基上,才能建立成功的大厦。
如果动机是善意的,事情自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动机只为一己私利,那么不管多么努力,最后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经营的“引擎”,仅仅是追求经营者的私利或名誉,那么即使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企业也终究无法长期发展壮大。
“利他”并不是宏大高尚的理念,这个词本身就很简单,“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放后面,优先“为他人”。
比如,在家庭中,可以为家人做什么让他们幸福;
在工作中,为同事和客户又能做些什么。
利他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绝不是什么需要大张旗鼓的行为。
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微小,即便是做人的朴素单纯的行为,都有助于利他心的萌芽。
“心不唤物,物不至”。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会好转,这是宇宙俨然存在的因果法则。
06.
大自然教给我们“知足”的生存方式。
急剧膨胀、过于庞大的事物,在其成长达至顶峰时,宇宙的原则和规律,一定会让它们走向崩溃和衰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成长的同时,保持和谐,就非常重要。
这种生存方式的好榜样,我们在自然界就能找到。
稻盛先生分享了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专家的发现:
一般认为黑猩猩是草食动物,但有时它们也会袭击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
因为动物蛋白营养高,味道好,所以整个族群都会兴高采烈地一起享用。
既然如此,为何黑猩猩不会经常捕猎呢?
据说它们捕食,只是为了补充生存必需的那部分营养。
所以,它们不会过度捕食,不会贪得无厌。
即便是百兽之王的狮子,在一次捕猎成功、填报肚子之后,在一周左右,即便猎物在身旁,他们也不会发起袭击。
稻盛先生感慨:
自然界中,存在着人类世界所没有的“节制”。
为了生存,动物需要做成最低限度的努力;但是它们绝对不会让欲望过度增加,都具有“知足”的本能。
07.
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真正的开始。
稻盛先生认为: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当你遭遇前所未见、如同绝壁一般的巨大障碍时,能不能在那一瞬间,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
如果认为自己“可能不行吧”,哪怕有一点点踌躇和犹豫,命运就会截然不同。
所以,首先要坚定地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光明的未来必定到来。
带着这样的强大心灵不断前进时,我们就能逐渐看清前进的道路,理清走向成功所需的种种线索。
在京瓷最艰难的创业期,去拜访客户,十有八九要吃闭门羹。
尽管如此,稻盛先生却这样激励自己的团队:
不管看起来眼前矗立的壁障有多高,首先要想“一定能跨越”。如果用手触摸一下,说不定这个壁垒只是纸糊的。如果是纸糊的,戳破它就行了;如果是石头做的,只要思考如何攀登就可以了。
当你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真正的开始。
正因为情况困难,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开,一心向前。
08.
“愿望之力”,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灵,以及“洞穿岩石般的坚强意志”。这种坚强意志,并不是那种类似暴风雨般的剧烈粗野之心,而是从内心涌现的安静平和又强烈无比的愿望。
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目标,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能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就是“愿望”所具有的力量。
“愿望”,可以说是在内心的画布上,所描绘的想法、梦想和希望等,也可以说是心灵活动本身。人的一切行动,都产生于“愿望”或者说“想法”。
如果你不“想”,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当愿望产生,就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如果变成这样就好了”的含混状态,而要有“无论如何非这样不可
”的信念。
人类文明的发展,正是把心中描绘的愿望,作为原动力。
“想要更快到达目的地”,催生了蒸汽火车和汽车;
“想要飞上蓝天”,促使飞机飞上了天空;
最后,抱有“想去宇宙旅行”的想法,终于飞到了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
稻盛和夫提醒我们:
现在的我们,似乎已经忘却这种愿望的可贵。
我们只重视用头脑进行的“思考”,轻视产生这种思考的根源,以及由心产生的“想法”或“愿望”。
09.
将做人的“正道”,作为经营的“原点”。
稻盛和夫成立京瓷后不久,就将“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经营判断的唯一基准。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一基准太幼稚、太简单了。但他认为:
事物的本质就是单纯、明快的东西。
行为的规范不是基于得失,而是基于作为人应走的正道。
稻盛和夫在受命重建日航、出任会长职务后,虽然是临危受命,却通过贯彻这一简单的判断基准,帮助日航重新渡过难关。
10.
面对两难选择,不以得失为标准,正确的判断源自“灵魂”。
不以得失,而以“善恶”作为判断、决策的标尺。稻盛和夫分享了面临抉择时,自己给部下的建议:
当问题发生,寻找解决方法时,立即在头脑浮现的想法,几乎都是基于自我、欲望或感情的。
所以,不能把最初冒出来的念头直接作为结论,而是要等一等,用“善恶的标尺”好好对照和衡量一下,然后重新对问题进行思考。
为了防止错误的决定,这种缓冲是十分必要的。
面对两难选择,我们如何去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不单单是依靠聪明的头脑,或丰富的知识。比这些都重要的,是心中是否持有成为判断标尺的“善恶规范”。而这把善恶的标尺,又从何而来呢?正是心灵深处的“灵魂”而来。
灵魂的最深处,存在着称之为核心的“真我”。所谓“真我”,可以用“真、善、美”三个字来形容,它是最纯粹、最美好的心。
用位于灵魂核心的“真我”,来做判断和选择。
当这样的规范在你心中深深扎根,即便碰到未曾经历的局面,或是必须迅速做出判断的事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把事业引向成功。
11.
是否适合当领导者,由“心根”来决定。
稻盛和夫认为:选择领导者,判断他是否合适的基准,就是看他拥有怎样的心根。
“聪明能干”不过是三流资质,“深沉厚重”才是领导者的第一等资质。
一个人,不管才华多么出众,只要表现出“只为自己”的、野心家式的人物,他认为都应敬而远之。
甚至,他会推举即使有些愚钝,但却谦虚又勤奋的好人。
另外,人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
很多具备优良品性的领导者,在获得一定的成就后,因为接受周围人的吹捧和奉承,真的相信杰出成就的取得,都是自己的实力所为,不知不觉就会升起傲慢之心。
所以,只有那些具备优良品性,一贯勤奋埋头工作,并不断提高自己心性的人,才能成为真正好的领导者。
这样的人,即使手握权利,也不太会心生傲慢,不会堕落。因为他们掌握了优秀的人生哲学。
12.
组织的好坏,取决于领导者的“心”。
组织的成长,无法超越其领导者的器量。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领导者的人生观,思维方式和心中抱有的思想理念,会决定组织的存在方式。
什么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资质?
稻盛和夫的答案就是“心”。
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身居领导岗位的人,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组织,都必须持续努力,不懈地磨炼心性,提高人格。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像把一滴墨水,滴到水里一样,领导者会让整个企业都染上自己的色彩。
从这个意义上看,领导者思考事物时的思维方式、哲学或信条、人生态度,这都不是领导者一个人的东西,而将决定整个企业的色彩和性质。
13.
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稻盛和夫经常用“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来说明人生。
在这个方程式中,热情和能力的打分范围,都是从0到100分,但思维方式却是从负100分-正100分。三者相乘才是关键。
也就是说,
不管一个人的热情和能力有多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数,一切都是负数。
正因如此,不管我们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自我反省,决不能忽视了对心灵的修持。
稻盛和夫引用了英国思想家詹姆斯·埃伦《原因与结果法则》所说:
人的心灵像庭院,既可理智地耕耘,也可放任它荒芜,不管是耕耘还是荒芜,庭院都不会空白。
如果自己的庭院里,没有播种美丽的花草,那么无数杂草的种子必将飞落,茂盛的杂草将占满你的庭院。
出色的园艺师,会翻耕庭院,除去杂草,播种美丽的花草,不断培育。
同样,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美好的人生,我们就要翻耕自已心灵的庭院,将不纯的思想一扫而光,然后栽上清澈的、正确的思想,并将它们培育下去。
这里,他用简单易懂的比喻,说明了我们人生中的种种现象,全部都是“心”的投影。
心灵才是塑造人生最重要的因素。无论什么人,能拥有的都只是“当下”这一个瞬间。以怎样的心态活在当下,将决定我们的人生。
文章来源:投资经纬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04.28财经早报|中共中央政治局重磅会议;六部门:离境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特朗普称谈成200份协议关税不太可能暂缓90天
04.25财经早报|央行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外交部:中美没有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特朗普考虑对华关税分级方案
【直播笔记】承行天下第11期
文章推荐
【直播笔记】承行天下第12期
04.29财经早报|事关就业、消费、育儿补贴,四部门联合发声;中国外交部:中美双方没有进行磋商或谈判;ChatGPT杀入电商赛道
04.28财经早报|中共中央政治局重磅会议;六部门:离境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万元;特朗普称谈成200份协议关税不太可能暂缓90天
京ICP备2021029146号-1
Copyright © 2023 Heritvest. All Rights Reserved. 瑞承家族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