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iPhone 13减产1000万部,看不到头的芯片荒!

 

从去年开始困扰世界的半导体生产不足问题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大多数迹象表明,情况正在恶化。

而苹果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买家之一,也因芯片供应短缺,下调iPhone13 生产目标,产量减少1000万部。


受此消息影响,苹果股价盘后跌幅超1%,市值蒸发超2100亿元。


与此同时,不惧芯片短缺的苹果还官宣了今秋二次发布会马上于北京时间19日(下周二)召开,除了首次搭载苹果自研高端处理器取代英特尔芯片的两个尺寸MacBook Pro,下周还可能有AirPods 3“千呼万唤始出来”。

此前,头部芯片大厂如意法半导体(ST)、赛灵思、安森美等陆续发布涨价通知,本土展锐旗下的智能穿戴产品线也宣布涨价25%。
半导体的交货周期也不断上升,已经逼近22周,远超于去年年底的13周。


01

缺芯!iPhone13将减产1000万部,
市值蒸发2000亿




早在今年 iPhone13 发布前,苹果公司早已要求供应商今年生产多达 9000 万部新一代iPhone,与2020年款iPhone的出货量相比大幅提升。

近年来,这家科技巨头的手机出货量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即新款iPhone从上市之初到当年年底的初期销量为 7500 万部。而今年,苹果预计在疫情后,消费者额外的购买力和需求将被释放,因此今年新款的iPhone将提高出货量以应对此强劲的需求。

据彭博今日消息,由于芯片紧缩,苹果准备削减 2021 年 iPhone 13 生产目标,预计 iPhone 的产量将比计划少 1000 万部。

苹果的芯片供应商主要为德州仪器 Texas Instruments 和博通 Broadcom。苹果从德州仪器获得显示部件,而博通则是其无线组件的长期供应商。市场上主要芯片制造商警告称,明年和未来需求可能将继续超过供应。

德州仪器虽然自己生产芯片,但主要依赖外部制造;而博通没有自己的大型工厂,完全依靠台积电等合同芯片制造商来制造产品。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苹果最新款 iPhone 短缺的 TI 芯片与 OLED 显示屏,苹果还面临其他供应商的零部件短缺问题,这些短缺直接影响了苹果向客户运送新机型的能力。

此前华尔街见闻也指出,10月3日,日经亚洲获悉,由于越南的疫情浪潮以及苹果对相机模块的升级,新款 iPhone 13 的买家面临比预期更长的交货时间。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供货中断主要与四款 iPhone 13 机型的相机模块供应受限有关,因为其大量零部件在越南组装。

iPhone 13 Pro 和 iPhone 13 Pro Max 于今年 9 月开始销售,目前苹果网站预定后预计要一个月后才会交付订单,预定后会显示 “目前无法在公司的几家零售店取货”。

除了面临 iPhone 供应紧张之外,苹果也在努力为 Apple Watch Series 7 和其他产品保持正常的供货量。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公司警告称,在截至 9 月的季度中,它将面临 iPhone 和 iPad 的供应限制。

苹果的运营商合作伙伴也看到了类似的发货延迟。目前的订单定于 11 月中旬左右发货,因此苹果仍然可以在假日季节到来前及时将新款 iPhone 送到消费者手中。

据彭博社预计年底季度将成为苹果迄今为止最大的销售闪电战,产生约 1200 亿美元的收入。这将比一年前增加约 7%——而且比十年前苹果整整一年赚的钱还多。

苹果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买家之一,其巨大的芯片需求为电子供应链设定了年度节奏。但即使拥有强大的购买力,苹果也在努力应对对全球各行业造成严重破坏的供应中断。

截止美东时间10月12日,苹果收于141.51美元,收跌0.91%,受此消息影响,苹果股价盘后跌幅超1%,市值蒸发超2100亿元。


02
苹果官宣今秋二次发布会,
顶得住缺芯危机吗?


美东时间10月12日周二,苹果公司正式向媒体发出邀请,将从美西时间10月18日下周一上午10点(北京时间19日凌晨1点)开始,在苹果加州总部Apple Park举行线上特别活动的直播。

这是苹果继上月发布iPhone 13等新品后今年秋季的第二次发布会。虽然苹果并未透露将发布哪些内容,但从苹果给此次活动设定的口号“释放”(Unleashed)看,媒体推测,苹果是在暗示,届时传闻中有望搭载高端版M1芯片——M1X芯片的新版MacBook Pro电脑就将“千呼万唤始出来”。

苹果去年11月发布了搭载M1芯片的低端13英寸电脑MacBook Pro,但高端MacBook Pro已有两年未发布新版。高端新版原本是外界期待今年9月苹果将发布的新品,但9月并未亮相,有媒体称,苹果可能在最后一刻取消了9月发布。

采用M1X芯片就意味着,苹果将首次在贡献公司总销售额10%的主力产品——MacBook Pro上用自主研发的处理器取代英特尔的芯片。此前消息称,苹果首批选用M1X芯片的MacBook Pro将有14英寸和16英寸两个尺寸。

知名消费科技领域记者Mark Gurman评论称,将要发布的新版本将是苹果高端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自2016年10月以来设计上的最大改版。

除了网传的以上两个尺寸,Gurman提到,新版MacBook Pro将恢复当前版本弃用的HDMI端口,将取消引起争议的Touch Bar触控条。

今年早些时候,苹果“预言帝”、资深分析师郭明錤就曾披露,高端MacBook Pro将重新启用磁吸无线充电器MagSafe ,撤掉Touch Bar,增加内置IO端口。还有消息称,高端版本将保留Touch ID按键,除了HDMI,还会配备SD卡读卡器。

华尔街见闻上月文章提到,据市场消息,苹果今年10月发布的MacBook pro将采用MiniLED。使用这种技术升级的液晶屏幕被看做是笔电产品界的风向标。

由于灯珠尺寸微型化,MiniLED能够单独调节亮度。相比OLED,MiniLED的使用寿命更长,抗摔性能好,价格相对便宜、技术要求低,而且可复制性强,一旦开始进入量产规模,产品的结构、模板基本就区域稳定。

除了高端MacBook Pro,媒体预计,下周苹果还可能发布M1X芯片支持的低端笔记本电脑Mac mini,以及此前传闻9月就会发布的新一代无线蓝牙耳机AirPods3。除了硬件,苹果可能还发布最新版的Mac电脑操作系统macOS Monterey

各国政府和行业都在努力解决 “芯片荒”的问题,是否能像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所说的 “芯片短缺危机将在明年结束”?可能持续观察一下苹果新一代的 iPhone 发货就知道了。

03
芯片头部大厂新一轮提价潮

澎湃新闻此前文章指出,四季度即将来临,意法半导体(ST)、赛灵思、安森美等多家芯片原厂陆续发布涨价通知,本土展锐旗下的智能穿戴产品线也宣布涨价25%。

9月27日,意法半导体发布通知称,目前半导体供应链短缺继续严重影响行业,没有短期复苏的迹象,随着供应链上的一些关键供应的增加,加上公司在制造业上的大力投资。ST意法将在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第四季度)提高所有产品价格,包括现有的库存。

意法半导体没有公布具体涨价细节,称将会在未来几天内由ST意法半导体负责人做分享。

公开信息显示:这是ST第三次发出涨价通知

早在今年1月1日,ST已经宣布了一波涨价通知,ST称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提高所有产品线价格。今年6月1日,ST再次发布涨价通知,宣布全线产品涨价。


另一家芯片原厂赛灵思(Xilinx)近日也发布涨价函。赛灵思表示,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的全球经济形势带来了重大挑战,并影响了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公司面临显著的成本增加。为了抵消这些增加的成本,公司提高了2021年11月1日及之后所有当前和未来的订单、所有报价和所有发货的价格。自从11月1日,Xilinx产品价格将上调20%。

莫仕近日也发出通知函,称由于目前已经无法承担外部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将一部分成本上涨传递到某些特殊定价产品。自10月1日调涨7%以上。

本月早些时候,安森美涨价函流出,安森美称由于原材料、制造和物流成本不断增加,且产能供不应求,我将对部分产品进行涨价,本次涨价将于10月初生效,新价格将适用于新订单和现有积压订单。

不仅外资芯片原厂开启新一轮涨价,本土芯片公司展锐日前也宣布对旗下的智能穿戴产品线提价25%。

头部芯片大厂新一轮涨价,也反应了半导体产能的紧缺问题仍未缓解,而且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运输成本等持续攀升,给芯片厂成本和交付带来一定挑战,推动芯片厂新一轮价格上涨。

此前,拜登的 520 亿美元芯片投资计划就是为了帮助解决供应链问题;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表示,他将致力于在本国建立芯片生产基地。

04
看不到头的“芯片荒”


芯片短缺对芯片制造商来说并不是好事。

制造商仍然可以出售他们能生产的所有芯片,但问题在于他们也无法生产足够的芯片。

从去年开始困扰世界的半导体生产不足问题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大多数迹象表明,情况正在恶化。东南亚的疫情激增加剧了这一问题,因为许多芯片组装工厂设立在那里。

而且有迹象表明,芯片危机正在恶化。根据 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 的数据,芯片行业的交货时间,即半导体订单与交货之间的差距,已经连续第九个月上升至 9 月份的平均交货时间 21.7 周,远超于去年年底的13周。

在芯片市场的某些领域,这个问题甚至更为严重。根据Susquehanna的数据,作为汽车关键部件的MCU控制器现在的平均交货期约为32周。这几乎是历史标准的三倍。

因此,汽车制造商不得不继续削减生产目标;9月16日,市场调查公司IHS Markit将明年轻型汽车产量预测下调了9.3%。

这对芯片制造商本身来说通常是个好兆头,尤其是在第三季度财报季即将到来之际。

然而,半导体制造商也受到许多与客户相同的因素的制约,例如基片不足。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美光科技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在9月28日的第四财季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部分元器件的短缺“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们近期的芯片出货量”。该公司截至11月的季度营收预测比华尔街的预测低了近11%。

因此,对于芯片公司来说,即将发布的财报可能喜忧参半。

市场预计增长仍将强劲。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数据显示,费城半导体指数上的24家公司预计本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平均增长23%。

但与6月份这个季度38%的平均增速相比,这也是一个显著的减速。

据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称,台积电周四公布的业绩预计将显示收入同比增长19%(以美元计算)。相比之下,这家芯片制造巨头在过去四个季度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5%。

雪上加霜的是,“芯片荒”的终点可能还没有到来。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MCU芯片主要供应商Microchip的首席执行官Ganesh Moorthy在上月的一次投资者会议上说: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从现在到2022年中期,我们会看到供应和需求趋于平衡。”

IHS分析师Philip Amsrud预计,交货时间至少要到明年上半年才会开始下降。(作者粥七 李丹 编辑王丽)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

30a9691bd1f8884d5352626599cb4ce.png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