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美国缺电、英国缺油、欧洲缺气、印度缺煤……这个冬天有点贵!

 

人类越来越感受到,环球同此凉热。



1


能源荒,席卷全球



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再一次被“电荒”困扰。


过境的飓风将能源传输网络斩断,超过80万的得克萨斯和路易斯安那居民,被迫体会断电带来的痛苦。


这种“原始”的日子,早在今年初,美国人已经感受过一次了。


在那场百年难得一见的寒流中,以得克萨斯州为中心的400多万人遭遇严重停电危机,各种发电设备因为太冷无法运作,电网也因冰冻而瘫痪。


百万得州居民被迫在寒冷和黑暗中度日,上百民众甚至因此被冻死。



在黑暗的房间里点上蜡烛吃晚饭、在户外砍木头用烤肉架生火取暖、在漆黑的超市里打开手机电筒购物还只能使用现金……


你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真实发生在2021年的美国。


这不是个例。如果我们把目光移向英国,这里的形势更加严峻。


根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英国半数加油站已无油可加,英国政府正在考虑派军队运油。汽油零售商协会 (PRA)透露的信息显示,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的汽油和柴油短缺持续存在,其中22%的油站没有任何燃油,60%的油站只有两种可用的燃油。


WT5kO0WkuLZp3NuKz9iblNHsYZqjkCSlFZXQsV4NiaCkstnbzgAII75QnHuzQwYB1rDpqIvUzJfnIfZ4g5ElSQRw.jpg


更紧张的是天然气。时至今日,英国天然气批发价格年内已涨超250%,自8月以来,英国已有10家小型天然气公司接连宣布破产。


能源价格攀升之下,英国的电价与去年相比上涨幅度超过了7倍,直接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WT5kO0WkuLZp3NuKz9iblNHsYZqjkCSlF1gOpsS2sYhVM6uVibPvDPdLGfibvichqKhF2sreatXN4swsFGsCpx52kg.jpg


进一步来看,在整个欧洲,油荒、电荒、气荒,都在迅猛来袭。


在德国,明年到期的电力价格期货首次突破150欧元/兆瓦时,创纪录新高。


在法国,电力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上涨10.3%至每兆瓦时135.50欧元。


这意味着,今年冬天,欧洲可能有数千万家庭无法负担供暖费用,而陷入所谓的“能源贫困”。在保加利亚和立陶宛,这样的人群占到总人口的近30%。


这场能源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巴西水力发电崩溃(其60%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印度135家火电厂的煤炭库存平均只有4天……


WT5kO0WkuLZp3NuKz9iblNHsYZqjkCSlFOBianpianBNvUAFpImV9rFCWHerutGgyW9DrRL0bjqibXhRVWSo0vQNrw.jpg


煤荒、电荒、油荒、气荒……


这个冬天,不仅有点贵,还有点冷。




2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乍一看,大家都是“能源荒”。但如果拿着放大镜看,每家的情况又不尽相同。


先来看美国。和我国这段时间的拉闸限电不一样的是,从数据上来看,美国并没有出现能源上的短缺。过去数年,美国的主力能源(天然气、原油、风能、太阳能、核能)都创下产量和产能的历史新高。


美国之所以停电,主要有两个原因:


1、美国现有能源设施和输送网络的老化

2、能源生产具有不稳定——风能、太阳能天然气这些,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现极端天气,能源的供给就会出现问题。



换句话说,更大的原因是电的运输过程不给力。


再看英国,同样是运输出现了问题。英国出现“油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运输汽油的卡车司机不够。


在英国脱欧前,这部分工人都是由东欧的工人来做汽油运输工,自英国脱欧后,这部分劳工已经离开英国。


为了缓解运输压力,英国只能向外国货车司机开放5000张短期签证来解决燃眉之急,但和10万名货车司机的缺口相比,这简直是杯水车薪。



由于劳动力短缺,英国还出现了“屠夫危机”,近10万头活猪因为没有人来宰杀而面临被焚烧销毁的命运。


“脱欧”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叠加“脱碳”带来的能源危机,英国将面临一个难过的圣诞节。


从整个欧洲来看,根源还在于“脱碳”大潮。


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欧洲发电量的38%,首次超过了化石燃料发电。


但到了今年,在风能发电效果微弱、煤炭不足的情况下,整个欧洲的天然气需求迎来爆发。2021年8月初,与2020年5月的创纪录低点相比,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了10倍!



哪怕是天然气主产国之一的美国,自拜登政府上台后实施“绿色新政”以来,天然气产能也受到了限制。这进一步加剧了产能的不足。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到全球,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供需失衡。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的能源生产能力得到抑制。而如今,全球经济的迅猛复苏,加上全球央行玩命印钱,能源的需求急剧拉升;与此同时,全球能源的生产却没能跟上消费的迅速增长。


能源生产商提高产量很艰难,而需求的反弹却很迅速。


周期性的能源短缺,就这样来了。巨大的供给缺口之下,全球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开始暴涨。


家家那本难念的经,汇聚成了这轮“能源荒”。




3


历史会重演吗?



很多当下发生的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影子。


这轮“能源荒”带来的价格暴涨,使得很多人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的那场能源危机大通胀。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纷纷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态度。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阿拉伯国家把石油当做武器,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同时还以“每月递减5%”的速度,减少对美国等国家的石油供应。


这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紧接着,在1978年底到1980年底之间,随着伊朗伊斯兰革命运动的不断升级,伊朗开始停止石油出口,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十分之一,致使国际原油价格暴涨。这是“第次石油危机


这两次“石油危机”之后,全球原油价格从1970年初的1.2美元/桶上升至1979年底的近40美元/桶,十年间累计涨幅高达约32倍


▲图源国信证券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很快就传导到了消费领域。这场能源危机,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从1972年到1982年这十年间,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CPI的年均涨幅是8.7%,英国、法国、韩国等国家的十年间CPI平均增长都超过了10%。


由此,70年代的“大通胀”30年代的“大萧条”一起,被经济学家称作是20世纪全球经济的两大暗黑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美国通过美联储的铁腕加息,走出了滞胀泥潭,债务违约和破产潮随之而来。但伤得最深的不是美国,而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一朝回到解放前,至今还没缓过来。


再来看当下,能源还在暴涨,截至2021年10月5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突破每桶80美元,天然气价格、动力煤价格大幅飙升不断刷新着历史纪录。



那么,如今的这轮能源涨价潮,会不会带来全球性的大通胀呢?


我的观点是,70年代那种大规模的通胀,大概率不会出现。当时的通胀,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PPI向CPI的迅速传导、“婴儿潮”下全球青年人口的大幅增加,都是放大通货膨胀的关键因素。


而如今,老龄化、青年人口占比回落的大背景下,那种总需求爆发的局面,很难再出现了。


尽管历史性的大通胀很难出现,但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是——


廉价能源时代,已经结束了。


这个冬天,全球都将感受到,比以往更加彻骨的寒冷。


文章来源:经济学博士


30a9691bd1f8884d5352626599cb4ce.png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