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碳中和的新举措,这个市场未来将有十倍增长空间

 

最近能控双控闹得沸沸扬扬,部分企业的生产,因为电力限制受到影响。


但限制主要集中在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螺纹钢、黄磷、电解铝、工业硅、建材、煤电,对其他企业的影响不大。


笔者也向制造业的朋友了解情况,他们表示限电对生产的影响有限。



能耗双控虽有不便,但它背后却是我们在碳中和路上的重要一步


如今能耗双控带来“限电”局面,未来有望被绿电交易打破,它也将带来巨大的政策红利。


那什么是绿电交易,对企业有什么影响?能耗双控在碳中和政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新兴的产业,又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机会,接下来咱们慢慢聊。



能耗双控制度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写入了规划,十三五时期开始实行,指的是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


其中,能耗强度是指单位GDP能耗,公式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每年全国设定总量目标,再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执行,每季度考核。从发改委公布的双控情况来看,广东、江苏等9个省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说明GDP的提升速度,没跟上能源消耗的速度。


这几个省份也被点名批评,发出一级警告


(图源:国家发改委)


“十四五”是碳中和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确保单位GDP能耗降低13.5%。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约束性指标。


所以,目前双控政策的考核力度加大,从5年一考核改为每年考核,而且每季度预警,盯得很严。


那今年为何会出现大规模能耗超标呢?


原因有二,一是今年我国制造业恢复势头迅猛,二是发电结构还是以火电为主。


今年前8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3.1%,全社会用电量也随之增长了13.8%。



我国仍然是以火力发电为主,占总发电量的2/3以上,今年的增速比总发电量还快!



既然上半年能耗超标了,下半年就需要咬牙补回来才能达成目标!所以各地纷纷提出了一些限电限产要求。




要减少碳排放,目前是两条腿走路,一边通过双控政策减少能源消耗,一边做能源革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想要如期实现“碳中和”,需要改善能源结构比例,大力扩张可再生能源发电。预计到2060年,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占比都要达到30%以上。



双控新政虽然对能源消耗极为严格,却给予可再生能源极大的政策鼓励。


国家发改委每年都会给地方政府下达可再生能源电力最低消纳权重,有及格线和优秀线两档。


比如A省的及格线是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达到10%,优秀线是12%,而当年这个省份实际用电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为16%,相比优秀线就超出了4%。


按照旧版政策,优秀线以上的4%不计入能耗双控指标,就可以多用4%。但按照新版政策,及格线以上的6%都不计入能耗双控指标了。


根据测算,以2020年目标为例,全国范围可以多用1100亿度电。


(图源:白话投研)


地方政府想要不停电限产,就必须大幅使用新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方法也很简单,要么自建,要么买外地的。


自建是需要时间的,远水救不了近火。通过绿电交易,从外地购买新能源,是中短期切实可行的办法。既能保证不停工停产,也能够达成能耗指标。



何谓绿电交易?


其实就是让一些绿色电力能够纳入市场交易中。可以交易的产品主要为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上网电量,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扩大至符合条件的水电。


绿电交易是碳中和下的重要举措,只有环保属性在电价里合理体现,才能促进绿色电力发展。通过绿电交易,可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的占比,加速能源革新。


用电企业对是绿电是存在刚需的。


在欧美国家,不仅政府对进口商品有碳排放要求,许多企业也提出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标,为自己设立了减碳时间表。在华头部外企及其在华供应链企业、产品面向海外市场的企业,是当前最迫切希望采购绿电的企业。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是首批参与首批绿电交易的企业之一;

国际食品巨头雀巢正与当地政府沟通绿电采购事宜;

苹果的主要供应商立讯精密等都在市场寻求绿电或绿证的采购方法;

......


如果只是外企购买绿电,绿电市场规模不会很大。但在限电和能耗双控的目标下,绿电对于高耗能企业就是稀缺品种。


根据双控政策,对于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高耗能企业,是不占用能耗指标的。企业想要不被限产,甚至扩产,大量采用绿电是个性价比很高的方法。预计未来对绿电的需求大幅增加。


并且,上头已经明确表示,要支持碳中和的绿色事业发展。如果企业购买绿电,可凭借“绿电票据”,只要涉及融资和发债,在金融体系内几乎是一路开绿灯的。


在强劲的需求面前,绿电交易出现了溢价。9月7日首批绿色电力交易中,每度电溢价3~5分,大概比标杆上网电价贵了10%左右。


绿电溢价能改善电力运营企业的现金流情况,降低对补贴的依赖。如果是发电成本较低的项目,可以直接转化成企业额外的利润。有钱才更有动力投资。


预计到“十四五”末,风电和光伏的装机量会有3~5倍的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我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未来会站上C位,成为未来电力能源的主要增量。



当市场形成了正反馈,政府可以顺利退出绿电交易补贴,将促进绿色电力发展的工作交由市场完成。


绿电交易形成了三赢局面,企业满足环保需求,电力运营商的现金流得到改善,政府可以退出补贴。


现在绿电交易仅为80亿千瓦时,中长期或将出现千亿千瓦时级别市场,存在超十倍的增长空间。


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关注两个投资方向:一是新能源电力运营企业,二是新能源产业链。


文章来源:智友学院


f0e7027be89d6bfce1ccc890b95c367.png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