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会员登录
尊敬的客户,您好!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首页
高净值人士线上商学院
唐宁会客厅
谈资论市
有资有未
传承时刻
财经纵横
瑞承动态
美好生活
会员权益
小黑卡专区
传承学院
公益金融
PLUS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精英团队
荣誉资质
合作伙伴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瑞承服务协议》
《瑞承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我已阅读并接受
《瑞承服务协议》
《瑞承隐私政策》
美联储变脸?中美货币政策一松一紧,普通人如何寻找投资机会?
1630303679000
靴子终于落地!政策大转向要开始了。
当地时间8月27日早上10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亲口承认:
“今年开始缩减购买债券是合适的”
,但同时认为这并不直接暗示了加息的时间。
他这种犹犹豫豫的状态已经好几个月了,也重复了每次开会总会听到的那句
“
通胀是暂时的”。
甚至这一次他还表示,即使在债券购买计划结束后,长期债券的高储备仍将维持宽松的金融环境。
翻译成人话就是,
虽然我开始Taper了,开始收水还债了,但宽松的环境不变,大伙还可以继续舞继续嗨!
鲍威尔讲话期间,现货黄金短线上扬,上破1800美元关口。普通人还看不懂,聪明的人已经抄底成功了。
美股短线拉升,纳指继续突破新高。
根据其他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可能会在下个月的议息会议上正式宣布缩减QE。
酝酿了大半年的缩表就要开始了,政策转向风雨欲来,每个普通人都要做好准备。
时机
对于美联储的taper,比起何时开始,结束的时间更加重要。
今时今日,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讨论都是关于美联储在何时开始削减购债规模。然而事实上,从股票到债券,再到货币等一切事物,更为重要的是缩债的结束时间。
如果美联储从2021年底开始缩债,持续一年到2022年底结束,那么就可以从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缓慢加息。这样的影响是最小的,还有助于推动股票和大宗商品的继续上涨,并使得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2%。
美联储推迟开始缩债,比它提早要更加危险。
如果美联储等到明年下半年甚至是年底才开始缩债,那恐怕要面对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加息的巨大风险,会让各种资产的价格都承受巨大冲击,从而将投资者推向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资产。
根据彭博社,美联储缩减计划的核心不在于具体的日期是什么,而在于在经济状况合适的时候是否会及时做出行动。
差异
每一年的全球央行年会都备受瞩目,不仅因为规模大,还往往会出现里程碑式的转变。
2008年金融危机后,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
杰克逊霍尔年会
上安抚市场,
连续推出量化宽松
,开创了危机后的大宽松时代。
2014年之后,时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开始参加
杰克逊霍尔年会
,谨慎发言,到了2015年
突然开始宣布加息
,结束了大宽松时代。
而到了2019年前后,时任主席鲍威尔在
杰克逊霍尔年会
上释放了鸽派信号,美联储准备停下加息步伐,
开始新一轮的宽松周期
。
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让美联储在
杰克逊霍尔年会
上宣布了一个重大的信号——
允许通货膨胀率“适度”高于政策目标2%
。
如果说当时没多少人能看出这个政策的后果的话,那么后来发生的一切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从去年底开始,美国预期通货膨胀就一直往上飙,完全走出了低谷。到了今年上半年,实际的通胀更是超过了历史高位,万物皆涨,甚至加速了市场对于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恐慌。
只是短短的一年时间,美国的经济情况已经与其他经济体大不相同。比如,美国已经收复了所有的产出损失,约900万个就业岗位已经恢复。
但为了使经济能继续复苏,保持长期低利率,鲍威尔显然还想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现在的情况极其复杂。缩债和加息是分不开的,一旦开始缩债,加息也就开启倒计时了。
鲍威尔想要阻止的正是这种直接爆发的反应。但犹犹豫豫的态度恰好给了风险资产继续飙升的空间。
分歧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都很被动。
各国央行都在等美联储的靴子落地,而美联储却被华尔街牵着鼻子走。
2023年加息是个确定的事情,但在此之前,美联储的所有表态和举措都是极其模糊的。美联储的担忧在哪?或是疯狂蔓延的Delta病毒,或是高企的通胀。
等不了了。不同经济体有自己的风险考量,各国货币政策的分歧今年早有。我提两个有代表性的,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
会议前夕,韩国宣布加息,成了疫情以来第一个加息的亚洲经济体。
这周四(26日),韩国央行上调利率,决定将7天期回购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
韩国央行行长李柱烈表示,“加息25个基点至0.75%后,利率仍处于支持经济的宽松水平。他还说,当前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的疫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较小,因为消费者已经调整行为以适应疫情新常态。”
美国还在重申“通胀暂时论”之际。韩国等不及了,货币政策的重点已经从“刺激经济”转向“抑制资产泡沫”。
(韩国股价综合指数,放水后直线飙升。万得数据)
其二,中美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美国紧缩中国宽松。
七月上旬,中国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中国存款准备金率会下调0.5%。事实上有些意外,在美国经济政策还没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做出了独立的决定。
炒股的人有句俗话,“美股是A股的爸。”A股涨涨跌跌,都要看美股一眼。加之一直以来中美经济十分密切,中国的各种经济政策都要看一眼美国经济政策再作调整。
但是我们能看到疫情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和美国慢慢走出了分叉口。而中国也最早开始收水,消化疫情放水以来产生的泡沫。
也因此,中国有更多的调整空间,应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而7月的全面降准,包括接下来宽信用,都是央妈的底气。
(万得全A指数,震荡消化估值)
由此可见,中国正在努力摆脱美国,做出独立的货币政策决策。
今天的会议已经亮了明牌,给出了未来的投资方向。
决策
回到投资层面,所有钱都在找出路。
从会议发言看来,接下来2年依然是流动性宽松的时期。
只要我们不认同鲍威尔的“通胀暂时论”,就得想方设法应对通胀。
接下来的一些关键节点,还是要关注。
今年9月、11月和12月的三次FOMC美联储会议都很关键。从资产价格的角度,所有价格都在投资预期,政策暗示信号远比实际执行更为重要。
会议前后,包括美元、黄金、美股、A股大盘的反应,都直接反映市场情绪和机构情绪。
一个清晰的认知,必须得记住。
QE减量,都只是减少印钞的开始。换句话说,放水速度变缓,放水量变少,并不意味着开始加息。
潜在的资产通胀,全球楼市和股市都在持续着这个鬼故事。“打不赢它,就加入它。”
对抗通胀,黄金是一个选择,但不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非生息资产,黄金可以用来避险,但对抗通胀略显鸡肋。性价比高的银行理财可以捡漏,债券、股票为底层资产的产品也可以适当配置。
最后,A股正在努力走出自己的行情。
今年上半年,以新能源、半导体、芯片为首的成长股已经跑了出来,下半年还有上车机会。
(Wind.)
美国的QE减量,会影响投资风格,从价值往成长转。而股市和债市也会有所流动。如果你没有时间看懂,最合理的投资方式,依然是在大类资产上做好分散配置。
做好配置,以更扎实的投资姿态,应对2023紧缩之年。
文章来源:智友学院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07.08财经早报|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多家机构备战香港稳定币牌照
07.07财经早报|特朗普称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量化交易新规,今日正式实施;罗马仕宣布停工停产半年
07.04财经早报|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大而美”法案;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国家药监局新举措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
文章推荐
07.08财经早报|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多家机构备战香港稳定币牌照
07.07财经早报|特朗普称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量化交易新规,今日正式实施;罗马仕宣布停工停产半年
07.04财经早报|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大而美”法案;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国家药监局新举措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
京ICP备2021029146号-1
Copyright © 2023 Heritvest. All Rights Reserved. 瑞承家族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