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会员登录
尊敬的客户,您好!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首页
高净值人士线上商学院
唐宁会客厅
谈资论市
有资有未
传承时刻
财经纵横
瑞承动态
美好生活
会员权益
小黑卡专区
传承学院
公益金融
PLUS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精英团队
荣誉资质
合作伙伴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瑞承服务协议》
《瑞承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我已阅读并接受
《瑞承服务协议》
《瑞承隐私政策》
楼市,正在上演一场大剧
1620281027000
这几天统计局陆续公布了很多数据,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比如第一季度各地经济开门红,让人兴奋至极;但在人口数据上,多个城市出生人口滑坡,对未来感到丝丝凉意……
房地产销售热火朝天,但房价、学区房问题又被双双点名。
接下来,楼市怎么走?
下面,我继续站在楼市角度,用逻辑线把这几天的信息串起来,解读会议,确定未来趋势。这篇文章干货较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经济形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我国一季度GDP总值为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
如果以2019年一季度为基数,包含去年疫情期间计算的两年平均GDP,竟也超过5%,从全国各地公布的数据来看,基本都迎来“开门红”。
这份经济数据十分抢眼,超过大多数人的预期。
尤其横向对比,基本辗压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6.4%,德国经济第一季度环比下滑1.7%……
我在年前的一篇《加速反弹》里讲过,中国作为第一个从疫情走出的国家,经济会实现稳定复苏:
2021年是阔别已久的中国资产大年。
大家应尽快做资产配置,现在看,基本应验。
但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这里面有几层因素需要思考。
这轮经济形势,主要是由“外贸红利”造成的,“可持续性”存疑。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外疫情肆虐,东南亚等国家的制造业停摆,全球订单基本都转移到了国内。
但随着国外新冠疫苗普及,不久的将来,制造业国家也会跟着复苏经济,由于人家的生产成本更低,我们的制造业优势不足,订单会重新流出中国。
所以政治局会议上也讲到:“
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
”。
值得肯定的是,今年是中国的“经济红利窗口”,如果利用好,可以加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利用不好,也就是一波红利效应,不可延续。
2
机会窗口
这种外贸型红利经济增长,有一个传导链:
国外订单-国内制造业-国内消费
这样会造成两种分化:
首先是区域分化
,外贸订单转移到国内,主要利好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地区,比如江浙一带、广东省、东部沿海,然后带动资产向内地转移,拉动内地消费型经济。
大家可以认真研究这张表,从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广东、浙江、江苏省GDP季度增速都在18%以上,其中江浙达到19%以上。
其次是海南经济比较亮眼,季度增速高达19.8%,两年平均为7%,全国第一。
整体来看,南北分化趋势非常明显,广西、贵州、江西这些南方弱省城市都要超越北方大多数中省市。
东北、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河北、天津、甘肃、青海等北方地区,经济远跟不上大潮。
其次是贫富分化。
订单到了中国,主要受益的是制造业以及上下游产业。
受益人群是外贸企业主以及工厂小老板,这些人富得流油,然后财富依次向下逐层衰减,整体呈现28比例。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结构。
因为富人消费有限,市场经济主要靠中下层人群消费带动。如果财富只聚集在少部分人手里,对于整体而言,就是一场财富剥夺。
所以政治局会议也讲到:“
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
”
这波财富大潮,整体的金字塔分级是:
南方沿海一二线城市企业主、普通居民-中部二线城市企业主、普通居民-北方企业主、普通居民。
3
路径依赖
因为疫情,中国破天荒地迎来外贸红利,仿佛回到了刚加入WTO的盛世阶段。
但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外贸红利”是短暂的,可能1年,可能是2-3年,等到疫情结束,东南亚复工,红利就会加速转移。
中央政治局这次开会的主题是:
我们抓住机会要利用这个窗口期,把全世界涌进来的财富转移到实体经济,然后刺激小微企业发展,实现居民财富增长,从而带动大消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然而意料之中,这波财富又大量涌进了房地产。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600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金额达到3.8万亿元,
双双创下近年来同期新高。
因市场整体向好,行业其他指标也明显改善,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576亿元,同比增长25.6%,较2019年一季度增长15.9%。
而且,今年楼市行情完跟上文提到的经济路径,一模一样。
核心一二线是主力支撑,一二线城市行情火热,尤其制造业分布密集的长三角和大湾区,排队购买豪宅。
为了打破这条路径,年后又是强令银行全面收紧信贷,又是出政策打补丁抑制投机炒房需求,年后到4月中旬,调控频次达到160次,调控频次打破同期历史记录。
这次政治局会议上,特别重点提到了学区房。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
学区房
等名义炒作房价。
4
打击学区房
中央政治局认为,每次房价炒作的罪魁祸首就是学区房。
这倒是实话,学区房因为绑定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个城市绝对的稀缺投资资产,每个城市行情启动,最开始领涨的一定是学区房。
学区房上涨,带动周边二手房购房情绪上升,逐步蔓延开来。
年后我们也看到了,全国各地在轮番出政策打击学区房。
比如上海,发布“指标到校”政策,要求名校必须把招生名额平均分配给各大区的普通学校。
比如北京,多区继续巩固“多校划片”政策,要求名额平均分配。
比如深圳,出台二手房指导价政策,强行给学区房打折。
然而我之前也讲过,
学区房的本质在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极端的供不应求,就会导致价格永远站在高处。
解决方案只有两种:
1、想办法推进教育改革,让更多老百姓的子女进入好的学校;
2、学习日本“均衡教育”模式,直接“租售同权”,不论出身不论圈层,没户口、租房子的老百姓,照样也能进好学校。
现在看来,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尤其是第二种,是学区房大杀器,会直接推翻既得利益集团,从学区房业主到土地买卖,都会被波及。
这也是为什么调控学区房,永远在“刮痧”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利益格局无法撼动,时机尚未成熟。
不过这次中央点名,各地会加速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打击学区房,头部学区房存在政策风险,但中部学区房价值还会恒定不变。
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学区房,未来很长时间内依旧是最好的资产。
5
博弈深水区
其实站在山上向下看,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复苏背后的隐忧是完全在理的。
接下来会运用一切可运用的方式打击炒作因素,
重点调控房价,
保持房地产市场合理运行。
但打击的只是炒作因素,投机需求。
经济动力较强的城市,房价还会一去不复返地上涨。
尤其是人口流入外加财富增长较快的城市,会继续创造更多的刚性住房需求,而之前的刚需还会向上寻找改善住房空间。
只要这层关系链在,房价不可能回去。
最最重要的是,土地价格从未下降过。
年后集中供地政策出台,本以为会借此机会抑制“面粉价格”,然而重庆前几天的土拍盛典直接结束了这一想象。
2021年4月28日-29日,重庆集中土拍大会上线,国央企背景的房企和百强头部房企,激烈抢占地盘,平均溢价率高达40%以上,大大超出市场各方的预期。
很多人不知道溢价率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你之前买一根冰棒需要1块钱,现在一群人过来跟你抢这根冰棒,老板将冰棒价格调到了1块4毛钱,溢价率40%。
地价涨了,房价涨不涨呢?
所以这几天的新闻都是在还原一场“央地博弈”历史大剧:
上面着急拍大腿,下面虚心接受,但无法或者不想改。
不过无论如何博弈,台下的观众记住一点就好,经济动力、人口动力强的城市,房价只能被抑制
“过快”
上涨。
文章来源:子木聊房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05.07财经早报|央行、证监会等部门将开重磅发布会;中方同意与美方接触,何立峰将与贝森特会谈;欧盟:若谈判失败加征美国千亿关税
05.06财经早报|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巴菲特召开股东大会;特朗普宣布:对进口电影征收100%关税
04.30财经早报|习近平: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美国3月商品贸易逆差远超预期;马斯克将推出新模型可回答火箭问题
文章推荐
05.13财经早报|中美联合声明释放积极信号;高盛大幅推迟美联储降息时间预期;避谈关税,苹果或将上调新iPhone价格
05.12财经早报|国常会:稳步推动共同富裕;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额度5000亿元;中美在日内瓦结束首日贸易磋商
05.09财经早报|王文涛部长刊文: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英美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特朗普称美乌达成稀土协议
京ICP备2021029146号-1
Copyright © 2023 Heritvest. All Rights Reserved. 瑞承家族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