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9日,“2019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本次会议以“全球格局变化下的应对与抉择”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众多政商学界精英,围绕全球经济、投资新变局、金融科技、保险科技以及国际关系等全球热点议题,全面展望2020年全球及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新趋势。
宜信博诚保险首席技术官、小智保险CEO李智应邀在“保险科技应用与未来”分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等保险行业代表也参与了本次论坛。
“2019三亚财经国际论坛”现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
保险科技的发展从1.0阶段的电子化到2.0阶段的信息化,再到3.0阶段的智能化,模式逐步成熟。在大力发展保险科技的同时,也需要监管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的约束。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建立一个普惠的信任机制。这要求我们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一是要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以及金融监管价值观;二是要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三是要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四是要推动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创新,抓紧完善数字金融的技术标准、安全规范和认证审核制度。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
数字技术是未来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数字化的客户数据将成为新的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重要贡献;数字技术将重构保险业商业模式,从而带来保险行业成本下降,盈利周期缩短;数字技术将加速打破健康险和年金险领域的增长瓶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数字技术人才将成为保险行业核心竞争力。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
保险具有风险治理职能、价值创造职能和资源配置职能。需要通过科技和保险融合发力,让保险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宜信博诚保险首席技术官、小智保险CEO李智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科技解决保险痛点问题。他认为,目前互联网保险存在着两方面痛点,代理人的痛点体现在获客困难、收入不固定、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销售方法落后、维护客户关系时间成本较高等,客户痛点体现在不知道买什么保险、买多少保险、怎么买保险等。而宜信博诚过去几年来通过保险科技有效解决了上述痛点。
宜信博诚保险首席技术官李智
李智介绍,宜信博诚自主研发的保险科技创新应用“智能保险”,整合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保险产品量化评价体系为基础,采取跨公司多产品组合、单一产品最优购买及保险责任横向打穿三大策略,为客户家庭量身定制最优的保障方案,切实为客户省心省钱。智能保险贯穿了客户信息获取、保障需求分析、保险产品配置等多个环节,目前用户遍及全国20余个省级行政区。宜信博诚的“全球保单管家”则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复杂的保险合同进行高速自动识别和处理,并自动设定家庭保障动态管理、续费提醒、理赔指引等辅助功能,是新一代保险科技工具。宜信博诚的“智小保”则通过机器人提供全天候一对一咨询服务,打造贴身保险顾问。这些科技应用有效解决互联网保险的痛点,让宜信博诚走在保险智能投顾行业的前列。
近年来,科技和互联网巨头跨界进入保险行业,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成为保险科技的主要驱动力。这些技术通过对保险业务流程的全面渗入,从底层逻辑上重塑保险生态价值链,提升保险行业业务效率、改变产品形态、服务和交互方式,从而深刻影响着保险行业的整体生态及未来走向。
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宜信很早就在保险领域谋篇布局,深耕细作。成立于2011年的宜信博诚,目前已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保险科技公司,在全国建立起40家分支机构,累计服务超过200万客户,累计保费收入达21亿元。2016年,正式挂牌新三板;2017年,由IDG资本领投,融资1.4亿元,投后估值15.25亿元;同年入选CB Insights全球金融科技250强,是中国惟一入选的保险销售服务机构;2018年,荣获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是惟一入选的国内保险科技创新机构;2019年,入选InsurStar 50 中国保险科技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