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29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期金融科技课程在上海隆重开课。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受邀参加,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原IMF副总裁、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原院长朱晓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等业界权威联袂讲授金融科技第一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期金融科技课程隆重开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由中国政府和欧洲联盟于1994年合作创办的高等管理教育机构,是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合作创办的商学院,也是亚洲唯一一所MBA和EMBA同时进入英国《金融时报》全球排行榜5强的商学院。在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的校友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校友是总裁、董事长、CEO等企业管理层,任职于国家经济管理与人事等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全国明星企业、全球500强企业等等,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金融科技未来发展前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打造了金融科技课程,针对金融业高层管理者、金融科技领域创业者及投资者,探索金融科技的应用现状、发展潜力及未来趋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原院长朱晓明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原院长朱晓明指出:金融科技的本质是由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的强势崛起,是中国金融业的新增长点和新亮点。金融科技也让金融和科技的边界日益模糊,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变革创新。企业应该积极确立数字化转型战略,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下的核心竞争力。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表示,金融科技已经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家要关注新形势下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正从线性变化转变为结构性变化,经济已进入服务业经济时代,居民消费偏好也从物质产品转化为服务产品,这些变化都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谈到,要把金融科技看作国家战略,看作未来的经济生态,要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颠覆性作用。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以金融科技创业之路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金融科技企业要认真做好合规、主动拥抱监管;企业需要不断重塑、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组织要有未来先见的能力,才能赢在未来。金融是一场长跑,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拥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金融科技未来需要满足更复杂、更高门槛的需求。
唐宁还总结了投资方法论的“六脉神剑”,Market(市场大、高度增长)、Model(模式好、客户有多元持续业务模式)、Men(好的团队与人才)、Money(较强的融资能力)、Mobile(代表先进的科技能力)、Motivation(初心)。
最后,唐宁回答了学员关于组织创新与管理、行业发展前景、投资等提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芮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和宜信公司副总裁刘致勇作为评委,评选优秀演讲并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