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神奇的端粒,长短决定寿命,延长端粒科学家如何说

 

今年年初,著名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一篇综述,名叫《衰老的十二个标志》,这篇综述从细胞层面对衰老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12个衰老标志,这12个衰老标志可能同时发生,作用于人体,并且产生累积效应,导致衰老。

衰老的12个标志 图片来源于www.cell.com


衰老,是一个复杂、多阶段、渐进的过程,发生在生命的整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的器官、肌肉会逐渐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所有细胞都逃不过衰老的命运,包括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时刻处于高度警戒状态,为了保护身体,它必须在体内持续数十年的分裂、复制,随着免疫细胞的衰老,免疫系统不能继续有效运作,会导致慢性感染、癌症和死亡的发生。


衰老的12个标志之一 【端粒磨损】

端粒,是每条染色体末端的“帽子”,它们拥有重复的非编码DNA序列,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也有人将端粒比作鞋带末端的塑料套,保护DNA双螺旋结构所拧成的这条“鞋带”不发生降解。一旦端粒“磨损”、耗尽, 染色体将无法正常分裂,细胞的更新也就走向终止,端粒也因此被科学家们称为“生命时钟”。

染色体上的端粒 图片来源于图虫网


海弗利克极限

每次细胞分裂时,端粒都会变短,直到它们变得短到细胞不能再分裂。人体细胞在染色体端粒变得非常短之前,最多可以分裂大约40到60次。长期以来,端粒长度一直被视作人类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端粒缩短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9年,鉴于“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这一重要研究成果,Elizabeth Blackburn、Carol W. Greider以及Jack Szostak三位科学家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更是给予端粒“有望揭开衰老与癌症奥秘”的高度评价。

诺奖获得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端粒酶

端粒酶的发现立刻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毕竟作为能延长端粒的特殊酶,它真的可能是撬动生命极限的“支点”!1998年,研究人员通过激活人类原代细胞中端粒酶,惊喜发现细胞有了无限复制的潜力,并能保持正常核型。


然而仅仅一年后,另一项试验却声称,若细胞内端粒酶与致癌基因被同时激活,细胞就会发生恶性转化(即细胞癌变),且端粒酶过表达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细胞癌变。


不过,对端粒的研究并没有停歇,在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延长端粒的方法陆续被验证。


运动

一项曾获得2018年Curt Richter论文奖的研究表明,每周三次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延长端粒。另外,英国莱斯特大学Paddy C. Dempsey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证明,步行速度也会影响端粒长度,改变衰老进程。走路越快的人显得越年轻不是没有道理的。


抗衰教父辛克莱也在书中说过:“运动可提高NAD浓度,增加能量产生,使肌肉增生更多微血管以携带氧气。改善心肺健康,使人更强壮,当然,还能延长端粒。”


高压氧

来自以色列的科学团队在Aging发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为健康老年人进行高压氧治疗60次,参与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端粒显著延长20%以上,衰老细胞也有所减少。


免疫细胞存储

免疫细胞也会衰老,在年轻时冷冻存储年轻健康的免疫细胞,此时的免疫细胞端粒较长,将这些年轻免疫细胞回输至衰老后的自身体内,会产生什么反应?


2022年9月,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抗原呈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APC,由B细胞、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等组成)会把自己的端粒转移给T细胞,并延长T细胞寿命。


由此可以推论,若干年后,把免疫细胞中的抗原呈递细胞回输体内,可以显著延长自身体内T细胞端粒长度,减缓免疫系统的衰老。这种新机制,或将开辟延长端粒、减缓免疫系统衰老的新方向。


部分保险产品中赠送免疫细胞存储服务,相关服务请咨询理财师。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645301830773X?via%3Dihub

[2]https://drjessesantiano.com/aerobic-exercise-telomere-length-and-covid-19/#:~:text=A%20randomized%20controlled%20trial%20that%20won%20the%20Curt,the%20exercise%20group.%20%2867.3%20vs.%20131.5%20base%20pairs%29.

[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104521/

[4]Dempsey, P.C., Musicha, C., Rowlands, A.V.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 UK biobank cohort reveals causal associations of self-reported walking pace with telomere length. Commun Biol 5, 38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2-03323-x

[5]Rossiello, F., Jurk, D., Passos, J.F. et al. Telomere dysfunction in ageing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Nat Cell Biol 24, 135–147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56-022-00842-x

[6]Amanda EPaluch et al. Daily step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5 international cohorts. The Lancet Public Health(2022). [7]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1)00302-9

[8]Jacob D.Meyer et al. Magnitude, timing and duration of mood state and cognitive effects of acute moderate exercis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22). https://doi.org/10.1016/j.psychsport.2022.102172

[9]《Lifespan Why We Age and Why We Dont Have To》 by David A. Sinclair, Matthew D. LaPlante (z-lib.org)

[10]Yafit Hachmo et al., (2020)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creases telomere length and decreases immunosenescence in isolated blood cells : a prospective trial

[11]https://www.timesofisrael.com/israeli-doctor-claims-to-reverse-aging-with-pure-oxygen-treatment-study/

[12]https://www.timesofisrael.com/israeli-scientists-claim-to-reverse-aging-in-blood-cells-with-pressure-chamber/

[1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2-00991-z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